诸葛亮用兵如何?

诸葛亮用兵如何?

诸葛亮第一次上阵,是在刘备攻打四川的时候,兵困葭萌,庞统战死,没有办法,才召“(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四川平定,“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职人员。说诸葛亮用兵如神,起码在刘备生前是看不到的——刘备很少让诸葛亮带兵,并且,似乎也不是很信任他。
前人早就论证过,刘备手下有三大集团:原从(原来就跟从)集团,代表人物是关、张、赵、黄、魏(魏延不是降将,顺带澄清一下);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是庞统、诸葛亮、马良;四川集团,代表人物是法正、黄权、刘巴、李严。而刘备最信任原从集团(都是老哥儿们嘛,可以理解),第二是四川集团,对于荆州集团就要差很多——尤其在老兄弟关羽死在荆州以后。后来法正成为刘备手下第一大红人,“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他爱报私怨,有人劝诸葛亮向刘备进言,管管法正,诸葛亮却不敢,回答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地位并不是刘备下面的第一把交椅,起码法正还压在他上面。

公元222年,刘备东征,被陆逊在夷陵打得大败,凄凄惨惨逃回白帝城。当他东进前,无数大臣都上表劝阻,只有一向主张孙刘联合的诸葛亮一言不发。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同意刘备这次冒险举动的,也有人认为,诸葛亮明知道说了也没用,就来个闷声大发财。等到刘备败回,诸葛亮才仰天长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其实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不象演义中说的那么重要,所谓“如鱼得水”,只是刘备笼络臣下的一句门面话而已。

到刘备临终时,他心目中比诸葛亮更加重要的臣子,如关羽、张飞、庞统、法正、黄权等,死的死,走的走,他才“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实际上让诸葛亮负责民政,而让李严负责军事。“建兴元年,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诸葛)亮。”至于诸葛亮军政大权一把抓,那又是以后的事情了。

从建兴六年到十二年,短短七年间,诸葛亮四次亲统大军北伐。第一次确实出的祁山,因为被张郃击破街亭,“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当年冬天,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诸葛)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诸葛)亮,(诸葛)亮与战,破之,斩(王)双”。第二年,遣陈式偏师攻武都、阴平,郭淮来拒,“(诸葛)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平二郡”,属于策应进兵,不计在内。建兴八年,魏遣曹真等攻汉中,“(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绝,(曹)真等皆还”,属于防御战,而且接触规模很小,也不能算。建兴九年,诸葛亮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兵,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算是撤退时候最辉煌的胜利了。最后是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出斜谷,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南岸,最终病死五丈原。

史书上就是这样记载诸葛亮北伐的,他屡屡进兵,不仅未能成功,甚至可以说寸土未得。说诸葛亮是大军事家——完全没有成功的例证,怎么证明他军事能力强?何况仔细分析他的用兵,平庸之处,每每毕见。台湾军事史家李震先生说得好:“观诸葛亮用兵,在战略上均只见其正,不见其奇,则无可辩护者,至于演义小说谓诸葛用兵神奇莫测者,乃无根之言耳。”

就以第一次北伐为例。此次北伐,可以说是时机选择得最好的,曹魏以为刘备完蛋以后,蜀中就无人了,根本没有防备,结果被一棒子打懵。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诸葛)亮身率诸军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叛魏应(诸葛)亮,关中响震”,形势一派大好。因此后人评价说,“若(诸葛)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之所有也”。可惜,诸葛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诸葛)亮无尺寸之功”。诸葛亮行军力求其稳,不肯疾趋,昔曹操“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遂于当阳长坂大败刘备,利有必趋者也;而亮计不及此,死抱住“必蹶上将军”的古训,其与赵括相差几希?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治蜀,不能富国而妄求强兵,其何异于缘木求鱼?况其用兵又实在平庸。南宋陈亮等书生称“孔明以步卒十余万,西行千里,行行然,求与之战,而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彼岂孔明敌哉”,认为蜀军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这是诸葛亮善兵的明证。其实战争的成败要依据战略目标是否达成来作判断,诸葛亮的目标是西据陇右,进图中原,他达到目的了吗?他能算掌握了主动吗?一出祁山,张郃直击其必救——街亭,大破马谡,他前功尽弃;二出祁山,曹真料其必出陈仓,使郝昭守之,以逸待劳,又大挫诸葛亮的锋锐;三出、四出,司马懿以坚守之策,教其粮尽自退。由始至终,诸葛亮竭尽心力,却寸步难行;魏劳战之卒少,却收防御战之全功。实际上战争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魏军手里,是以蜀因战益弱,魏被兵不伤,终于有二士灭蜀之役。因此,魏人称“(诸葛)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虽语带讥讽,细思却也不无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17
2006年7月18日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决定从汉中出兵北伐。
临出兵之前,诸葛亮同众将商议作战方针,询问大家从哪条路北伐合适。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语出惊人,他说:
“我听说镇守长安的夏侯懋,是个胆小而无谋的家伙。只是凭着他曹氏女婿的身份和曹丕的特殊关系而出镇方面。我请求给五千精兵,再加五千背粮兵众,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入子午道直出北,不过十天可达长安。夏侯懋听说我突然到来,一定会弃城逃走。夏侯懋丢下的横门邸阁粮仓和散民之粮谷,足以供给军食。曹魏东方援军集结需要二十多天,而在此期间,丞相您从斜谷进军,一定可以到达长安。如此,则一举咸阳以西可以平定。”(《三国志蜀书》卷10《魏延传》裴注引《魏略》)
魏延这个计划很有气魄,众人议论纷纷,诸葛亮也为之震动。按魏延的计划,蜀汉军便可一举夺得关中,这正是诸葛亮北伐首先所要追求的目标。但诸葛亮并没有马上同意这个计划,他要进一步考虑下这个计划还有什么不完善之处。因为在军事上的一个细小的疏忽,有可能使得全盘皆输,他要对魏延计划的每个环节进行深入考虑。
仔细琢磨这个计划,越觉得难以实现。这个计划的结果是美妙的,但美妙的东西是不会白白奉送的。要想得到它,必须满足5个条件:
第一,魏延从褒中出发,循秦岭而东,入子午道直出北而到长安,必须十天完成。
第二,夏侯懋知魏延到一定弃城逃走。
第三,夏侯懋逃跑时一定要留下粮草辎重。
第四,曹魏关东援军要在二十天后才到达长安。
第五,诸葛大军从斜谷进军,必须在二十天内到达长安。
魏延能保证十天内穿过子午谷而到达长安城下吗?600多里谷道,两边高山对峙,中间河流湍急,全靠架在山崖上的栈道通行。遇到栈道损坏就要修复,多处损坏修复时间就会延长,就会拖延到达长安的时间。如果不能在十天内到达,那就有可能暴露行踪失去奇袭效果使敌人有所准备。这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两年后曹真伐蜀走的就是子午谷,开始通过栈道又遇到下雨,结果一个月才走完一半的路程。早些时候曹操攻打汉中张鲁时曾说:“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而”。这句话是说来往往汉中于关中的路是天险,斜谷的栈道又损坏严重有五百里之多。作为魏延行军的子午谷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夏侯懋固然怯而无谋,但他会胆怯到闻魏延而逃的地步吗?万一他不逃,而是坚守怎么办?退一步,就是他逃了,还有雍州刺史郭淮呢。想当初,在争夺汉中时,主帅夏侯渊被杀,曹军大乱。郭淮就挺身而出收集散卒,推举张郃为帅,很快就安定了军心。并且为张郃出谋划策据敌于汉水对岸。如今,有胆有识的郭淮已成为雍州刺史,和夏侯懋一起镇守长安,他和夏侯懋一起逃跑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再退一步说,即使魏延夺得长安,怎么能保证夏侯懋和郭淮不留一座空城给魏延呢。万一魏军将粮草付之一炬,魏延军饿着肚子怎么守城。再说,关东援军要二十天才到的估计也靠不住。试想孟达估计司马懿一个月才到新城,结果八天就赶到了。魏军从关东赶到关中,一路上是一马平川,没什么障碍。诸葛大军从斜谷出发要走千里栈道,除了斜谷又有可能受到曹军的抵抗,如何保证在曹魏援军之前到达长安呢。万一落在后面,魏延军被吃掉不说,北伐大军将会屯在坚城之下,陷入进退维谷的地步。
魏延此计乃是一个“悬计”,无论哪里出了毛病,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自从彝陵之战以来,诸葛亮苦心经营五六年才有今天的十万北伐大军,这是进军关陇的最后本钱,不能再孤注一掷,不能再冒风险了。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5574670.html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1
神出鬼没
隆中对是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向刘备提出的谋取天下、复兴汉室的战略建议。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战略目标是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具体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占据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第二步是兵分两路,进取中原。毛泽东评点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认为造成蜀汉灭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国兵法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这也是毛泽东惯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

失街亭、斩马谡是一件亦悲亦壮的历史事件,评书中说,京戏中唱,都以此来颂扬诸葛亮爱惜人才、执法严明。毛泽东则不然,他对此有独到的见解。毛泽东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于街亭之败,而在于诸葛亮用兵无法,调度失略。张合围困马谡之时,诸葛亮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与张合展开决战,战胜张合。这就是毛泽东评点中所说的“亮宜自临阵”的关键所在。

参考资料:http://www.u8881.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65068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2-17
诸葛亮对于军事做的并不是多好。6出祁山均无战功,7擒孟获应该说成就不大,毕竟孟获是少数民族,智力低下。但是我很欣赏诸葛亮的,扶弱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敬重。
第4个回答  2008-02-19
演义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都是吹出来的,诸葛亮在正史上打仗其实不行的,正史三国志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评价是“将略非所长”“治戎为长,奇谋为短”,打的胜仗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