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账户需要开吗

如题所述

今天来聊聊【个人养老金账户】这件事。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首次将【一个账户+多种金融产品】的结构呈现给大家,完全由个人缴费,个人自愿参加的,有税优,可调整的账户制度落地了。

关于个人养老金账户,有几点:
      谁可参加:社保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者(涵盖面广)
      如何缴费:个人自愿,年度缴费上限为12000元(月均1000元,未来可能会根据经济情况上调)
      如何投资: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储蓄存款及商业养老保险等(收益没有保证,完全看投资情况,自行决定)
      如何领取:退修领取基本养老保险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或者其他情况。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金可转入个人社保卡,按月、年领取,或者一次性。
      最核心的优势在于:有税收优惠,限制灵活性,变相强储蓄
      这次的政策可以说是国家再一次喊你”自己存钱养老“啦!
01 三条腿走路
      防止老龄危机,世行在1994年就提出了养老金三大支柱体系,即第一支柱为公共养老金,这是强制性税收融资的公共支柱,采用现收现付制;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这是企业和个人共同缴交的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这是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以个人名义自愿参与的养老金,包括保险、基金、信托、理财等多种形式。

中美现状对比
      美国的三大支柱分别的占比是8%(联邦社保基金)、57%(401k等)、35%(IRAs)。
      我国的情况是“一支独大”,第一支柱占比达到71%,第二支柱大概是接近28%,而第三支柱几乎空白,不到1%。
      如此巨大的差别,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影响,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已是重要的国策,箭在弦上了!
      第七次人口普查之后,老年人的人口数量再次把老龄化问题展示给大众,依靠国家养老是难以继续的,特别是社保养老金从2005年起的,已经连续17年涨幅,这是跟随中国经济腾飞之时才有的红利,经济放缓,出生人口下降,平均寿命提高,去年的人口净增长仅48万,未来缴纳社保的人少了,领的人却越来越多,如没有改变措施,预测到2035年,社保基金将面临“耗尽”,而当下辛苦缴纳社保的708090们,未来退休领取的时候不可能再向当下已退休的5060后们有这么客观的退休金了。
“老有所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为了让晚年有美好(至少不该是凄凉)的退休生活,提前规划很重要。这里,不仅是国家需要出力,企事业给力,更重要的是自己要用力!
02 发展粗壮的第三只腿
      第一支柱的社保只能解决最最基础的温饱问题,而第二支柱取决于企事业单位。一般来说,只有福利好的企事业,才会给员工提供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比如,很多央国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等。截止到今年3月底,来自人社部的数据,第二支柱的参保职工有7200万,累计基金大概有万亿,也是不少的一笔养老补充。
      我的前东家中信银行也有帮正式员工购买企业年金,可以通过中信银行的网银查询到。中信银行的企业年金是由中信证券来做投资的,我看了一下自己的账户,现在余额有5w+,在职的三年内,大概个人和企业缴费3w+,算下来,年化收益率8%+,真的相当不错了!只是,暂时领不到,因为在职缴纳年金的年限可能不太够,届时退休时能领回多少,还需要看政策。更需要看企业年金的管理者,据我所知,有些企业年金的回报率并不是特别高,也就3-5%之间。
      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不高,特别是体量巨大的中小企业。
      另外是职业年金,比如教师、医生,公务员等。这些职业年金,一般会参考职称评级等,所以职称也是他们很重要的目标。虽然,短暂的在大学校园当过几年老师,但因为是民办学校,并没有职业年金一说。
      职业年金的参保率比较高,特别是事业单位,缴费率高达96%。

      现在“考公”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在疫情后,很多行业出现巨大震荡,甚至是从前相当风光的教培、地产等行业。
      但,这些外在影响因素巨大。企业在面临经济危机时,自身的经营风险都难以管理,更何况要加大企事业年金的额外成本。如果职业发展改变,这些福利的兑现也会存在不确定性。
一个可以完全由自己自愿参与的个人养老账户就很必要了。
      政府一直在不断渗透【养老靠自己】的理念到老百姓心里。通过推出各种政策和金融工具,以期个人可以多维度准备。
      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建设起步晚,从2018年起试点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但因为缴费环节操作复杂,抵税力度也不高,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去年试点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理财产品,也在今年不断扩容;以及养老目标FOF基金等等。当然,最核心的还有商业养老年金产品,这些举措都是在不断告诉大家,必须给未来年老的自己储备尽可能多的退休金补充。

      这次落地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更是一大信号,这个账户建立起来,人均一个,可以放存款、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比起财政压力巨大的社保基金,覆盖率低的企业职业年金,这个个人养老金账户能惠及更多的人。
      账户制度更清晰,虽然各项实施细则为逐一公布,但这是参考境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而落实的办法。未来进行三个支柱之间账户的转移,监管都更便利。
      投资的金融产品的范围可以更广泛。存款、理财、基金都可以。
      上限12000元为目前的税优额度,未来也会随着经济情况进行调整。
      你会发现,上述图表中的养老保险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都可以去购买配置,用一个账户装多种金融工具。但很要的一项就是装进去可以,拿出来就不那么灵活了。国家也是为了我们养老操碎了心呀,毕竟任何配置,最终的目标是服务于养老退休的,如果买卖过于灵活,对于几十年后的老年的我们来说,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除了三个支柱,还有另外的资产也有人用来养老,比如房产等不动产,出租或者反向抵押养老。其他特别资产,比如未上市的股权的每年分红,一些保值增值的奢侈品等等。当然,这些的门槛相对较高,也更具专业性,没有普适性。
      所以,不确定性的未来,还是更需要确定性的方案和可实操性。

      最后,个人养老账户的落地是从国家层面去做“说客”,告诉我们三条腿走路更稳妥。靠国家,靠企业,都不如靠自己。
      毕竟,人人都会老,人人都需要养老规划。
      欢迎一起加入探讨,更欢迎来询,定制你个人的专属养老计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