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水油状态,肤色状态,是和表皮层有关,还是肌底层?

如题所述

1、基底层:,表皮的最低层。基底层是表皮中分裂和增殖能力最强的细胞层。30%~50%的基底细胞每天进行核分裂,分裂周期约为19天。新生成的细胞向上进入棘层,因此基底层也被称为生发层。基底层增殖细胞不断向表皮层扩散,逐渐分化为彼此的层。在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底层细胞发挥着重要的再生修复作用。

2、棘层:位于基底层之上,由4-10层多边形的大棘细胞组成。它也有分裂和增殖的能力,但仅限于靠近基底层的深层细胞。棘层深细胞呈多边形,越浅越平。

3、颗粒层:位于棘细胞层的浅层,常见于手掌和跖骨表皮,细胞厚度可达10层。它也被称为过渡区,因为它在正常表皮细胞和死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过渡。颗粒层上部细胞的“膜颗粒”将磷脂物质释放到细胞间隙,使相邻细胞难以分离,成为防水屏障,使地表水难以渗透,无法渗透出体外。

4、透明层:是早期角质层,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无细胞核,仅见于手掌和足部表皮底部。HE染色呈嗜酸性,切片呈波纹状弯曲,有强烈折射,故称透明层。阻止水、电解质和化学物质通过的屏障。在静电作用下,颗粒细胞层带负电,透明层带正电,构成表皮的重要防御屏障。

5、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多层角质形成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组成。角质层主要由5~10层扁平的非核死细胞组成,而跖骨可能有40~50层。当这些细胞脱落时,下面的细胞被向上推,形成新的角质层。这层由于皮脂膜的形成,可以防止水分流失。角质层正常含水量为20%—25%,当皮肤干燥时,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就会干燥,脱屑,低于5%就出现红、肿、热、痛、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