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如题所述

离职的原因有很多,像团队氛围:一般是在入职第三个月的时候,会因为这个原因离职;像薪资待遇:一般是在入职半年的时候;像个人成长规划:一般是在入职一年的时候。个人倾向于慎始敬终,在真正选择单位入职的时候就要做好打算。但是世事难料,各种原因我们需要寻求新的机会,祝愿大家一入职场就遇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希望大家用不到这些注意事项:

一、离职前的准备



1、 何时提出离职:如果是为了换工作,那么合适的离职时间是,手里有了下一份工作的offer。切忌裸辞!!!因为离职需要提前三十天告知单位,最好有纸质文件(有提出离职的时间)留存。并且要和领导商量好最终离职日。

2、 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离职:和直系领导面谈或者邮件形式(休息日之前提出,那么你的领导会有充足的时间思考缓冲这个消息);离职的原因尽量客观,不提钱,不提职位,不提单位氛围,因为领导自己也知道,只说自己家庭、意向城市。不说自己的去向,等真正通过试用期在和前单位的同事沟通。

3、 注意离职信息的保密,切记让大范围知道自己准备离职的消息。

二、离职中注意的事项

1、 离职期间肯定会和接手自己工作的同事进行交接,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交接,不给接手的同事造成麻烦,留好自己的联系方式,确保离职之后,接手同事有问题可以联系到自己。

2、 办理离职手续:如果和HR关系好,尽量辛苦HR可以在自己的职位名称上尽量靠拢自己的求职岗位。

3、 拷贝好自己的工作环境,以便下份工作可以尽快入手。

三、离职后注意的事项



1、 把握好下份工作的入职时间,以免漏缴一个月公积金,15号之前入职,现单位缴纳公积金。

2、 与所有同事正式温馨的告别,不要偷偷摸摸的走,因为你是离职,不是被辞退。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美好的记忆,而且你的下一份公司还可能会进行背景调查哦。

人间总是美好,职场也偶尔风雨,改变心态,扩充眼界,愿人生越走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7

提前一个月跟公司提离职,让公司心里有数,给公司留下充足的招聘新人的时间。其实一些公司某些岗位离职是用不了一个月的,跟公司请辞后,如果双方都没有异议,尽快办理离职也是有的,但提前一个月请辞,是礼貌是周全也是态度:离开的心意已决,最多一个月大家好聚好散。

可以准备一个文件夹,把之前工作的文件分门别类归纳进去,按项目、年份、是否完成等标准进行分类。再准备一个文档或表格,交代一些办公细节,比如:电脑开机密码,重要文件的摆放位置,自己负责的网络平台的账号密码,待办事项,办公固定资产情况数目等等。一定要足够细致,把你能想到的需要交接的事情都交代清楚。如果有接任同事,就跟接任同事交代,不然就跟直属领导交代清楚,当面交代清楚,盘点两清,过后也能少受骚扰。

离职手续通常是在职最后一天办理,公司HR跟你核对离职事项,清算年假余额,结算待发的工资,交代工资发放日期,交接离职证明等,核对清楚之后就可签字了。这里我想让大家注意的有两项,第一是离职证明。确保离职证明上的信息是准确的,写有公司落款,盖有公司公章。一般的离职证明内容是“兹证明xx系我公司员工,职位是xxx,在职时间为xxxx到xxxxx”,所以即便不是很愉快的离职(比如被辞退)也不会在离职证明上有所区别,大家可以放心。要注意的是,有的公司离职证明不是离职当天就能拿到的,这种的要确保能收到的日期及方式(快递还是自取)。

还有一项,离职的时候HR一般不会交代,但是我们自己得盘算清楚,就是社保问题。从离职那一天起,原公司就不会再给你交社保了,为了社保不断缴,我们也要计划清楚离职和入职的时间。原公司社保交到几月份,新公司入职之后啥时候开始缴社保,一定要心里有数。

第2个回答  2022-08-27
1、辞职时间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当然,如果双方协商,公司同意您不提前30天通知的除外。2、不辞而别需要承担责任吗?如果您因个人原因离职,但不按照法律的要求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司法实践中会被视为违法解除。依据劳动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3、试用期的离职时间4、提交辞职需注意的事项1)建议使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或“辞职通知书”,不宜使用“辞职申请书”。因劳动合同解除权系单方权利,无需申请。如果使用“申请书”,司法实践中可能会被认为系您发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要约,协商解除需双方意思一致方可达到目的。因此,为确保您辞职无碍,宜用“通知书”;2)辞职通知一定要公司签收,您保留签收的证据。如果您将辞职通知交给公司但未签收,到时发生争议时公司会反过来说您未通知即擅自离职,属旷工行为,这样将对您非常不利。5、如何确保签收直接通过快递邮寄上述文件,并保留好邮寄底单,同时根据邮寄单号打印邮寄送达的详细单,一并作为证据保留好。6、已依法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单位不同意辞职,如何解决?只要履行了提前30日通知的义务,则可离职。1)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可以解除合同。这种解除权是不附加条件的;2)根据劳动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5]324号)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7、如何辞职才能确保员工利益最大化?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不需提前30日通知,提出辞职还可获补偿,这就是实践中常说的“被迫辞职”:1)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3)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4)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员工权益;5)单位因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致使合同无效;6)以暴力等手段强迫劳动;7)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员工人身安全。从实践经验表明,只要您有一定的法律意识,能够发现公司存在上述违法行为,您可行使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权利,还可能获得经济补偿。您需注意:1)您以上述理由辞职,公司一般是不会签收您的通知书的,建议您ems快递解除合同通知;2)通知书需写明确您的离职理由,比如因公司拖欠工资、克扣工资、不支付、不缴社保等;3)无需提前30日通知,快递通知书后即可离职;4)注意当地司法实践对被迫辞职理由的适用条件。
第3个回答  2022-08-26
一、辞职时要注意的问题都有哪些

应注意的问题:辞职后,单位应及时将职工档案转到职工新的接收单位。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依照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经济损失,是指对造成经济损失的违纪、违约职工,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的一种经济处罚,赔偿的金额应低于单位的损失数额,并且应保障职工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

辞职是否给付经济补偿金的争议,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以下五种情况下迫使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2)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3)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4)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5)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除以上情况外,一般不能得到经济补偿金。

二、自动离职的要注意什么问题

自动离职的职工须承担违约责任,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录用自动离职职工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职工要求停薪留职,但未经企业批准而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内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企业有权按自动离职处理。

企业通知请假、放长假、长期病休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回单位报到或办理有关手续,应遵循对职工负责的原则,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30日,即视为送达。在此基础上,企业方可对旷工和违反规定的职工按照《奖惩条例》的规定做除名或自动离职处理。能用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而未用,直接采用公告送达,视为无效。

企业因故通知停薪留职期限未满的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回单位报到或办理有关手续,也按上述规定的方式通知本人,在此基础上,企业方可按有关规定及停薪留职协议对其做除名或自动离职处理。
第4个回答  2022-08-25
一、离职中注意的事项

1、 离职期间肯定会和接手自己工作的同事进行交接,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交接,不给接手的同事造成麻烦,留好自己的联系方式,确保离职之后,接手同事有问题可以联系到自己。

2、 办理离职手续:如果和HR关系好,尽量辛苦HR可以在自己的职位名称上尽量靠拢自己的求职岗位。

3、 拷贝好自己的工作环境,以便下份工作可以尽快入手。

二、离职后注意的事项

1、 把握好下份工作的入职时间,以免漏缴一个月公积金,15号之前入职,现单位缴纳公积金。

2、 与所有同事正式温馨的告别,不要偷偷摸摸的走,因为你是离职,不是被辞退。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美好的记忆,而且你的下一份公司还可能会进行背景调查哦。

人间总是美好,职场也偶尔风雨,改变心态,扩充眼界,愿人生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