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如题所述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一个诸侯王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前207)。秦始皇继历代秦王蚕食诸侯之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中国历史上国土空前统一的王朝。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化风俗,加强了大一统的凝聚力,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 三皇 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废除谥号。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确立 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 关中平原由 内史直接管理。

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秦朝,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 卫尉,掌京畿警卫的 中尉,掌刑辟的 廷尉,掌谷货的 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 少府,掌治宫室的 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 宗正,掌舆马的 太仆等。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 三公九卿制,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

秦国自西周初封邑起立国,至灭亡时,王三十三代。秦始皇的确是一个有着伟大抱负的雄主,他修筑的长城守卫了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时间,并且还统一了文字和语言,不过可惜的是他错信了炼气士,以至于满腔的抱负无法实现。

秦朝确实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而努力过,只不过当时所使用的手段和方式太过暴戾,最终留下了太多的问题,导致秦二世根本无力解决,秦朝也因此而覆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