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的孩子需要及时做好身高管理?我家孩子8岁了,需要做身高管理吗

如题所述

一般建议身高发育在3-16岁都要做好身高管理,8岁开始做身高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8岁出在孩子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要特别关注孩子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则可能有性早熟的风险,建议到医院进行骨龄检测,进行性早熟排查,以免发育过快,导致最终身高长不高。
身高管理不一定要打生长激素什么的。据研究,孩子的身高70%由遗传决定,30%由后天生活环境决定。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疾病等对孩子的身高增长影响至关重要,身高管理就是对影响孩子身高的后天环境进行科学多维的管理。
身高管理可以家庭自我管理,也可以找专业身高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7
家长都先让孩子健康长高,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长高这件事,极其焦虑却又无从下手,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长起来了,自己孩子却没多大动静,就非常着急,那儿童身高管理的4个误区,你确定知道吗?
身高管理误区1:唯遗传论
我国众多家长认为,孩子身高在极大的程度上与遗传相关。父母高的孩子一定不会矮,父母矮的孩子很可能长不高。这样的误区使得很多遗传身高较高的儿童疏于身高管理,导致最终身高不如人意;也使无数遗传身高较低的儿童错失长高的干预机会。
最近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做了一项世界各国百年身高变迁的调查,调查显示,韩国和日本都是世界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长最快的前五个国家。
日本、韩国都是非移民国家,不能用遗传基因的改变来说明身高的变化,唯一改变的只是环境因素。韩国和朝鲜为同一民族,二战后两国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韩国男性青年的平均身高达174厘米,朝鲜男青年的平均身高不足160厘米。这一事实,更加充分说明遗传不是决定身高的决定性因素。
身高管理误区2:晚长论
身高生长与骨龄生长密切相关。骨龄超过年龄1岁以上的儿童称为早长型,骨龄落后年龄1岁以上的儿童称为晚长型。
骨龄的生长速度,与个体差异和营养状况有关。营养状况不佳的年代,晚长的儿童较多;营养状况良好的社会,早长的儿童较多。没有进行骨龄评价、盲目认为孩子晚长,是导致孩子身高失去干预机会的又一常见原因。
身高管理误区3:坐等观
开始身高干预的年龄越小,获得的身高越大,实现理想身高的可能性也越大。但是在儿童身高停止生长之前,家长常常在没有对孩子身高进行有效干预的情况下,盲目等待。
我国首诊治疗的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大多超过十岁。很多在6岁之前已被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往往等待至青春期才开始治疗。
身高管理误区4:疏于监管
根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017年开展的线上调查数据,被调查的我国八千余名0-6岁儿童家长中,从未给孩子测量身高的占25%,3-6岁每月给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的仅占24%。3-6岁儿童经常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不到20%,学龄儿童中,这一比例更低。
因为身材矮小前往儿科内分泌就诊的儿童中,90%的儿童家长因为没有对儿童身高和体重进行监管,不能告知儿童准确的身高和体重值,对儿童前一年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值更不知晓。
身高在一个人的发展中优势地位也更加凸显。所以,一定要趁着孩子年龄小,做好身高管理,讲究科学方法,避免管理误区,才能达到理想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