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比例尺,怎么看啊,

如题所述

在1:100的比例中,图纸上量出来是5cm的就代表5米,10cm的就代表10米。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公式: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4、单位换算: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线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

扩展资料:

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1、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2、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3、通常比例尺大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4、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缩小比例尺地图。

2、用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公式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300千米,可以这样求比例尺,2cm:300km=2cm:30000000cm=1:15000000,这样就求出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0

get必备生活常识

详情
    官方电话
第2个回答  2013-05-18
例如一平方公里面积的居民地,在1∶5万地形图上为四平方厘米,可以表示出居民地的轮廓和细貌;在1∶10万图上为一平方厘米,有些细貌就表示不出来了;在1∶20万图上,只有0.25平方厘米,仅能表示出一个小点。这就说明,当地图幅面大小一样时,对不同比例尺来说,表示的实地范围是不同的。比例尺大,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小,反之,比例尺小,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大。
由于正常人的眼睛只能分辨出图上大于0.1毫米的距离,图上0.1毫米的长度,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实地距离是不一样的,如1∶5万图为五米,1∶10万图为十米,1∶20万图为二十米,1∶50万图为五十米。由此可见,比例尺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越低,表示的地形情况就越简略。
第3个回答  2019-04-24
比例尺是地图上的线段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长度之比。它表示地图图形的缩小程度,又称缩尺。如1∶10万,即图上1厘米长度相当于实地1000米。严格讲,只有在表示小范围的大比例尺地图上,由于不考虑地球的曲率,全图比例尺才是一致的。通常绘注在地图上的比例尺称为主比例尺。在地图上,只有某些线或点符合主比例尺。比例尺与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和精度有关。一般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表现形式有数字式(如1∶10000)、说明式(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10公里)和图解式(分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图解比例尺便于测量。只有在有限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图上,比例尺才是固定不变的。此外,对于长度变形不大或很小比例尺地图,用一个比例尺即可,在大区域和主比例尺与局部比例尺相差较大的地图上,最好能指出保持主比例尺的一些地图格网或线。地图比例尺在测绘和地图使用时是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它影响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一般说,地图比例尺愈大误差愈小,图上量测精度愈高。

你通过地图知道两地实际的距离,可以用尺子测量两个地方地图的距离,然后按照上面介绍的比例尺的公式就能得出实际距离,不过一般地图误差会比较大。如果需要你也可以用GOOGLE EARTH可以得出卫星测量的比较精确的距离!
第4个回答  2019-04-24
看比例啊,怎么比就怎么乘,一千米等于一公里也就是二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