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如题所述

目前,京津冀地区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北京奥运会推动了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为国家战略,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河北曹妃甸港的建设也得到了国家的大量资金支持,成为河北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探讨了如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并采访了多位长期从事京津冀发展理论和战略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
专家们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初步处于要素一体化阶段,并正在向政策一体化阶段迈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孙久文教授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化通常经历贸易一体化、要素一体化和政策一体化三个阶段。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商品流动、人员往来、基础设施共建、产业转移等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空间布局的对接也已开始。因此,可以判断京津冀一体化已初步处于要素一体化阶段,下一阶段应向政策一体化阶段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的祝尔娟教授认为,在城市发展阶段上,北京已经步入后工业化社会,而天津正加速工业化,工业仍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辐射范围上,北京和天津实际上处于不同层面,北京更多地面向全国乃至世界,而天津则面向区域,面向环渤海乃至整个北方。京津之间的互补性、错位性和差异性,正是京津合作、共赢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最佳利益结合点。
河北经贸大学原书记于刃刚教授将京津冀关系比喻为“双黄蛋”和“蛋清”的关系:京津好比“双黄蛋”,河北好比“蛋清”,“蛋清”与“蛋黄”山水相依、紧密相连。河北省人口众多,面积广阔,占京津冀地区面积的近九成。真正的区域一体化,应当是京津冀城市群、港口群、产业群的联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连云研究员强调,应加大国家对河北生态区、贫困带的生态补偿和扶持力度。京津冀一体化,不能以抑制一方来发展另一方,必须站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点上。
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邢春生副院长分析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可能给北京和河北带来的机遇及产生的影响。他指出,滨海新区作为区域增长极,应发挥产业传导、技术扩散、功能服务和创新示范等四大作用。
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史利国副主任认为,滨海新区要成为京津冀的龙头,必须把大家的利益融合进去,需要不断挖掘和扩大利益共同点。北京应更加积极地研究如何借助滨海新区促进自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
在解决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方面,专家们认为,应如何应对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北京市发改委杨开忠副主任指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稀缺,经济发展受到水资源制约。预计京津冀人口承载上限为1.1亿,但根据目前的人口发展趋势,2027年左右,京津冀人口将达到1.26亿。目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对人口依赖度很高,未来发展应以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口依赖脱钩为方向,转变发展方式,降低人口依赖系数,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如何加强战略合作,由无序竞争走向竞争合作?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副所长认为,京津冀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推进冀津港口间的战略合作,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港口集群,在渤海西岸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导致京津冀一体化程度低、进展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专家们认为,主要是没有摆脱立足行政区划,依赖非市场手段谋求发展的套路。行政主导型经济存在各种行政性限制,产业调整不能跳出行政区划界线,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不畅,区域合作不能上升到产业融合的高度和层次,市场化进程缓慢,产业配套能力差。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包括:构建京津冀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以冀津港口协作带动渤海西岸协调发展,引导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融合,推进政府合作,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