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一般都用哪些词来表示钱?

如题所述

1、青蚨:

青蚨,传说中的虫名,别称蚨蝉、蟱蜗、蒲虻、鱼父、鱼伯等,原型可能是田鳖、桂花蝉。传说青蚨生子,母与子分离后必会聚回一处。人用青蚨母子血各涂在钱上,涂母血的钱或涂子血的钱用出后必会飞回,所以有“青蚨还钱”之说,“青蚨”也成了钱的代称。

2、布泉:

历史上定名为布泉的钱币有两种,一种为王莽时期所铸,另一种为北周武帝所铸。

(1)新莽布泉:

为王莽天凤六年(19年)所铸,廓深穿广,铸造精美,钱文为悬针篆,为新莽币制改革最具代表性的币种之一。据《汉书·王莽传》,此钱曾作为出入的符信使用。

(2)北周布泉:

为保定元年(561年)始铸。一以当五、与五铢钱并行。布泉铸工精致,内外廓齐整;“布泉”二字作玉筋篆横书穿孔两侧,古朴端庄。“泉”字中竖不断,一线贯底,是与新莽“布泉”除篆法不同外又一显著区别。钱径2.5厘米,重4.3克;肉实铜好,系北周三大美泉之一。

3、孔方:

钱的谑称。旧时铜钱外圆,中有方孔,故名。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言食则糊口,道钱则孔方。」

4、阿堵物:

即钱。“阿堵”为六朝时口语“这个”意。时人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钱”,其妻故将铜钱堆绕床前,夷甫晨起,呼婢“举却阿堵物”(搬走这个东西),仍不言。

5、上清童子:

上清童子是汉语词汇,是指古钱的别称。后遂以"上清童子"为钱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古文钱》:“昔有钱精,自称上清童子。”后遂以"上清童子"为钱的别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青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布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孔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阿堵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上清童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9
白虎(银子)
胡秉言
一生奋斗只为钱,
财富充盈气质添。
适度心平别太过,
白虎能把大船翻。
第2个回答  2012-06-11
铜钱是主要的流行货币,一个,一枚,或称一个铜子儿,一个铜板儿,一千串在一起,称为一贯,或一吊钱。
银子,金子,银票,极少流行,民间更是看不到。银子金子这种贵金属,主要是有钱人做为财富贮藏,可在一些地方换成铜钱。唐宋以后,有银子在市面上流通的说法,但主要是在大的城镇和商号使用。银票则主要是商家在固定的,较少的几个大城市中用来做商贸结算用。
第3个回答  2012-06-11
交子,银两,银票
第4个回答  2012-06-11
很多,上网搜搜吧,别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