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表面缺陷都有哪些?

铸件缺陷的影响?

1. 变色:
特征铸件表面呈暗亮不同。
危害:视暗亮程度,影响压铸件是否合格
检验:目测或配合仪器
原因:使用不适合的离型剂,离型剂含有不纯洁的物质,都会造成产品表面变色的现象。
对策:使用适当的离型剂,加强离型剂的管理。

2. 流纹(流痕、花纹):
特征:的流动方向表现在铸件表面。表面流纹是不同的固化区间之间的细结合模线,产品表面形成难看的皱纹。
危害:一般表面流痕及花纹不影响铸件使用,可以通过打磨或喷丸(喷砂)等方法将其去除,有时不将其当成缺陷,能接受的缺陷程度取决于最终的表面质量要求。要求电镀的压铸件对这类缺陷比较敏感,应注意消除。
检验:目测或测量检验,按表面流痕深度和面积评价缺陷程度。
原因:主要原因是模温或料温太低,射出速度太慢或压力太低,而使得充填时间过长。离型剂使用过量。
对策:
 提高模温  提高料温  增加溢流槽  增加射出速度  主要离型剂的使用  必要时改变流道系统

3. 凹陷(缩陷):
特征:压铸件面凹陷。
危害:凹陷区域减小铸件有效壁厚,承载能力降低,严重时会影响铸件使用。凹陷缺陷不可修复,影响铸件外观,一般会根据缺陷程度确定合格与否
检验:目测或测量检验,根据凹陷区域深度和面积评价缺陷程度
原因:模腔局部过热,使得该处冷却凝固缓慢,一般出现在较厚处及壁厚极度不平均的地方。
对策:
注意模具的设计与产品形状的设计,壁厚应均匀。 注意射出压力与延长射出保压时间 注意交口的位置形状与大小

4. 气泡
特征:铸件表皮下有气体聚集,有时看到铸件表面鼓泡,或受热后铸件表面鼓泡
危害:浅小气泡一般不影响铸件使用。气泡不可修复,要根据气泡大小及对铸件表面质量要求确定合格与否。对需要电镀等表面或需要热处理的铸件,一般要作报废处理
检验:目测或测量检验,根据气泡直径、个数及位置确定缺陷程度
原因:气泡是产品表面的残存空气囊。当开模时,若产品的强度无法防止在射出压力状态下的空气膨胀,便会出现气泡。尤其厚度小于1mm的薄产品更容易发生。
对策:此时可降低模温,增加射出压力,来防止气泡产生。

5. 拉模(机械性拉伤)
特征:脱模时在铸件表面的痕迹。
危害:
拉伤会导致铸件表面破坏对受力件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循环应力 轻微拉伤不做废品测量,可以通过打磨等工序清整
检验:目测或测量检验,根据拉伤程度和面积确定缺陷程度
原因: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成为拉伤面。
对策:
修正模具,保证制造斜度。 打光压痕。 合理设计浇注系统,避免金属流对冲型芯、型壁,适当降低填充速度。 修正模具结构。 打光表面。 涂料用量薄而均匀,不能漏喷涂料。

6. 粘附点(粘膜拉伤)和粗糙(粗痕)
特征:由粘附在模具壁上的碎料脱落造成。
危害:与机械拉伤相似
检验: 与机械拉伤相同
原因:模具型腔内有密集小针孔,其表面损伤或受冲蚀,或者型腔表面有锌液附着,就会导致产品表面粗糙现象。
对策:将附着物除去、模具抛光、省模,经常检查模腔。

7. 冷隔(点)
特征: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下陷线性纹路,形状细小而狭长,交接边缘一般比较光滑。冷隔有时一直延展到铸件内部,甚至穿透整个壁厚。较多出现在铸件的薄壁水平面或垂直面、薄厚壁转接或最后充填部位。
危害:
轻微冷隔对铸件的使用没有太大影响,危害性随冷隔的深度和长度增加而加大 穿透性冷隔割裂本体,使铸件受力这情况变差,严重影响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外力作用下,穿透性冷隔可能导致铸件突然失效 冷隔缺陷不能修复,对于受力件,带冷隔的铸件一般做报废处理
检验:目测、研磨或探伤检验,可根据冷隔深度和长度确定缺陷程度
原因:由于锌液射出的速度太慢,射出的压力不足或模温过低,其前端在模腔内形成氧化膜,使锌液不能完全融合,所产生的残留交界。
对策:
增加射出速度 提高料温与模温 增加横浇道与浇口的截面积 改变浇口的位置 增加溢流槽的设置

8. 裂痕(裂纹)
特征:压铸件本体断裂,在铸件表面呈现裂纹。裂纹一般呈现直线或波浪形,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向
危害:裂纹是铸件最严重的缺陷。尖端处,应力集中强烈,铸件受力情况恶化,铸件可能突然失效,其承载能力、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会受到严重影响。裂纹缺陷不能修复,铸件不允许存在裂,铸件一旦产生裂纹做报废处理
检验:目测、金相检验或探伤检验
原因:
过早开模顶出铸件 顶出时模温可能过高 铸件内部存在大量气孔,当金属凝固时间不够,强度未建立起来,而过早开模顶出铸件,受压气泡鼓胀起来而使铸件表面凸起,产生热裂纹。
对策:
压铸过程工艺参数调整,适当调整留模时间; 降低缺陷区域模具温度; 优化模具排气效果; 保持料液干净。
9. 网状毛刺及印痕
特征:在压铸件表面呈现网状发丝凸起或凹陷的痕迹(日常生产中的龟裂),印痕是固定的凹凸的痕迹,与相关的顶杆或成型零件相对应。
危害:不影响产品使用,但增加清理工作量
原因:金属液流入模具型腔后,在压力作用下窜进模具龟裂纹中,凝固后形成网状毛刺。
对策:
消除压铸模具表面龟裂纹 适当降低浇注温度或压铸模具温度 调整顶杆长度或型腔相关零件的配合间隙
10. 冲蚀
特征:压铸件局部位置、浇口附近有麻点或凸纹
危害:可以打磨和喷丸去除,但对电镀和表面粗糙度低的产品要求严格
原因:浇注系统设计不当,造成金属液对压铸模具局部冲刷和模具局部温度过高
对策:
降低压铸模具温度和压射速度 修复压铸模具冲蚀部位并加强冷却 改变浇注系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04
  铸件表面缺陷有:孔眼、裂纹及其他。
  1.1孔眼类缺陷

  孔眼类缺陷包括气孔、缩孔、缩松、渣眼、砂眼、铁豆。

  1.1.1气孔:别名气眼,气泡、由气体原因造成的孔洞。

  铸件气孔的特征是:一般是园形或不规则的孔眼,孔眼内表面光滑,颜色为白色或带一层旧暗色。
  产生的原因是:来源于气体,炉料潮湿或绣蚀、表面不干净、炉气中水蒸气等气体、炉体及浇包等修后未烘干、型腔内的气体、浇注系统不当,浇铸时卷入气体、铸型或泥芯透气性差等。

  1.1.2缩孔

  缩孔别名缩眼,由收缩造成的孔洞。
  缩孔的特征是:形状不规则,孔内粗糙不平、晶粒粗大。
  产生的原因是:金属在液体及凝固期间产生收缩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浇铸系统不适当,冷铁的大小、数量、位置不符实际、铁水化学成份不符合要求,如含磷过高等。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过快等。
  1.1.3缩松
  缩松别名疏松、针孔蜂窝、由收缩耐造成的小而多的孔洞。
  缩松的特征是:微小而不连贯的孔,晶粒粗大、各晶粒间存在明显的网状孔眼,水压试验时渗水。
  产生的原因同以上缩孔。

  1.1.4渣眼
  渣眼别名夹渣、包渣、脏眼、
  铁水温度不高、浇注挡渣不当造成。
  渣眼的特征是:
  孔眼形状不规则,不光滑、里面全部或局部充塞 着渣。
  产生的原因是:铁水纯净度差、除渣不净、浇注时挡渣不好,浇注系统挡渣作用差、浇注时浇口未充满或断流。
  1.1.5砂眼
  砂眼是夹着砂子的砂眼。
  砂眼的特征是:孔眼不规则,孔眼内充塞着型砂或芯砂。
  产生的原因是:合箱时型砂损坏脱落,型腔内的散砂或砂块未清除干净、型砂紧实度差、浇注时冲坏型芯、浇注系统设计不当、型芯表面涂料不好等。
  1.1.6铁豆渣眼
  铁豆是夹着铁珠的孔眼、别名铁珠、豆眼、铁豆砂眼等。
  铁豆的特征是:孔眼比较规则、孔眼内包含着金属小珠、常发生在铸铁件上。
  1.2裂纹类缺陷
  裂纹类缺陷包括:热裂、温裂、冷裂。
  1.2.1热裂
  热裂是在较高温度下产生的,常发生在凝固温度附近。
  热裂的特征是: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呈弯曲形,开裂处表面氧化。
  产生的原因是:铁中含硫量过高或杂质过多、砂型的退让性能差、浇注温度控制不当、铸件壁簿厚转接处过渡剧烈、浇口、冷铁、收缩缩松筋、排气孔的尺寸和位置不当等。  
  1.2.2温裂
  温裂又称热处理裂纹由切割、焊接或热处理不当引起。
  温裂的特征是: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开裂处金属表面氧化。
  1.2.3冷裂
  冷裂是铸件在较低温度下产生的裂纹。
  冷裂的特征是: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呈直线形,开裂处表面未氧化。
  产生的原因是:铸件结构不合理,厚簿不均、砂型或泥芯退让性
  能差、铸件各部分冷却不一致,合金自身应力倾向大。
  1.3其他表面类缺陷
  其他表面类缺陷包括粘砂、结疤、夹砂、冷隔。
  主要针对会造成铸件裂的冷隔做一介绍:冷隔又称对火、接火等
  冷隔的特征是:在制件表面有不规则的明显下陷线形纹路(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从冷隔的特征看,它容易造成母体裂的危害。冷隔造成的裂纹,不会马上出现,它是在运用时,在承载受冲击作用下产生疲劳裂。
  
第2个回答  2012-06-11
夹渣、冷隔,气体破坏、夹砂等,表面缺陷主要影响就是:加工不掉影响外观。
第3个回答  2012-06-12
裂纹、气孔、砂眼、多肉、夹砂、夹渣、冷隔
第4个回答  2012-06-18
夹砂。裂纹、冷隔、砂眼、缩松、气孔、浇不足等,对铸件的强度影响很大,并严重影响密封性能。
对于铸件的问题,我们可以继续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