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就签合同还是试用期过了才签

如题所述

试用期是在签了劳动合同后签订的。在我国的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先试用再签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不合法的。企业应该根据劳动合同的年限来规定使用期的长短,一般一年的合同试用期是一个月,企业如果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可以向各区县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试用期为劳动合同中的组成部分,并且我国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六个月。也就是说正确的入职顺序应该是:入职前先签劳动合同,然后开启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就转正。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可以看到试用期开始前就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这同时也意味着就算是试用期当中的实习生也是具有自己的劳动权利的,公司如果以对方是试用期为由,而不给予相应的待遇,那么对方有权提出异议,可以请求赔偿。
试用期工资标准是多少
试用期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进行相互了解、相互考察的期限,但并不是劳动者的“白干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0条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即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工资待遇的法定最低标准。因此,试用期工资是有法定标准的,一是不能低于最低工资,二是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相挂钩。
试用期要购买社保吗
许多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尚未最终确定,所以企业不需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其实不然。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虽未最终确定,但确已形成,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应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劳动者,只要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企业就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如果不交,劳动者可以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要求补缴,以及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般公司里的正式职工应该都经历过试用期,这是一个公司对于劳动者能力是否符合公司要求的试探,而同样的劳动者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用人单位进行考虑,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双方双向选择的过程。此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试用期也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要在劳动合同中体现。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九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条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