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送别的创作背景及其故事是什么?

如题所述

1、《送别》的背景: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这是因为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2、《送别》的故事:

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

扩展资料:

1、《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

2、《送别》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0
《送别》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故事可以追溯到1915年,当时李叔同正在日本留学。一天,他偶然看到了一首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格调深深地打动了李叔同。他觉得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具有黑人音乐的特征,于是他决定以这首歌曲为曲调,创作一首新歌。
李叔同为这首歌曲填上了五言诗的歌词,取名为《送别》。歌词描绘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情感,表达了对于友情和人生的感慨。这首歌曲很快就传遍了日本和中国的留学生中间,成为了当时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
后来,李叔同在中国的一所学校任教,他的学生之一就是后来的著名音乐家刘天华。刘天华对《送别》这首歌曲非常喜欢,他将其重新配器,并加入了小提琴和钢琴的演奏,使得这首歌曲更加动听和感人。
今天,《送别》已经成为了一首传世经典的歌曲,被无数人传唱和喜爱。它的旋律和歌词都充满了深情和感伤,让人在离别时能够得到一些安慰和鼓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07
1、《送别》的背景: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这是因为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2、《送别》的故事:
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