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益的“捐款一元,购一张画”这个活动,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相信你的朋友圈一定也被腾讯公益的“捐款一元,购一张画”给刷屏了吧?!

许多朋友表示,这样的刷屏简直太美了!

然而下午再打开朋友圈,就发现并不是那么和谐了,朋友圈以及各个微信群里出现了各种诋毁言论及做法,不得不说,有时候真的是低估了某些人的素质。面对这次腾讯公益事件,我想说,即便是不支持,也请不要肆意诋毁,因为你开玩笑或者故意站在对立面的举动,会让身边人感到很厌恶。

“我只是随便p了张图,这周早饭钱就有了!”
我朋友圈里有一位并不熟悉的好友,他将朋友圈带捐款二维码的图片随手一p,就变成了自己的收款码,有一些不明所以但也希望参与这次公益行动的小伙伴就这样“上钩”了,接着就见这位好友又发了一个朋友圈,第一张图是刚发过的非常逼真的捐款二维码图片,另外一张是他的零钱明细,此条朋友圈状态附言:“ 我只是随便p了张图,这周早饭钱就有了!”
有位共同好友在下面评论说自己中招了,让他退款,结果这位好友不仅不退款,还在公开评论区说这是在替社会收智商税,没钱可退!

这位好友大概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开心不已,但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很让身边人反感。

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更何况是利用公益行为开玩笑?

对待这种人只有一个办法:拉黑不送。

“这些画都是家长老师画的
自闭症脑瘫只是随便画几笔而已”

朋友圈刷屏后,各个群也炸开了,其中有一个群里就有几位群员一人一句的聊着这次公益行为背后的画作。
有人说,“这些画一看就是假的,脑瘫和自闭症儿童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又怎么能画出这样的画呢?”
有人接话:“据说这些画都是家长老师画的,哪些残障儿童只是随便画上两笔而已,这也能算他们的创作?”

这个社会上,从不缺遇到大事就带节奏的人,也从不缺会被随意改变想法的人。于是有很多群员开始后悔自己捐款,也有一些人说正要捐款,还好没有付款。

然而事实真想真的如这几位所说吗?

这篇文章开头的那副《热气球的冒险》的作者小龙,刚好是我曾关注过的一位残障人士,纵然生活给他再多苦难,他对生活依然充满着热情与希望,也因为这份对生命的不放弃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他得到了很多外界人士的帮助。

而下面这个场景,就是他曾经作画的一个狭小空间,这些画的风格,与腾讯公益展出的小龙的画风是一致的,所以这些画,确实出自他的手,不要忘了,残障人士只是被剥夺了一部分行为能力,而不是全部。

在我看来,他们的思想,要比这社会上的许多人更纯洁更善良。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哪些与我们不一样的人,但要知道,这些人也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权利和自由,他们也是家长手里的宝贝,他们也有父母,这些父母在看到原本就不健全的孩子受到外界白眼的时候,也会伤心与难过。
他们比我们更难,然而有些人,还是会在并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去诋毁他们。

除了质疑这些画作真正出处的人外,还有许多人在质疑这些捐款的真正去向。诚然,曾有某些事件让我们一度感到公益事业不可信,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并非每一次公益活动,每一个公益组织都是商人谋利的手段。

据了解,截至今天(29日)中午13时,整个项目筹款金额已突破1000万元。在今天中午12:00-12:30,短短30分钟内,参与人数就增加100万。扩散力惊人。对于项目后续的善款使用情况,腾讯公益表示:将在腾讯公益平台上进行定期公示,接受所有公众的监督和询问。

“不就是一块钱吗,至于发朋友圈到处炫耀?”

是否参与一件事情是每个人的自由,而是否发朋友圈也如此。但对于认为别人发朋友圈是在炫耀的人,我只想说你的心胸太狭隘了。

并非每个人发朋友圈都是为了炫耀,还有很多是为了分享与传播。假设不是有人分享,又怎么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呢?

想起之前有人在论坛发帖吐槽,说朋友圈为何那么多人在筹集钱看病?生病之前为何不自己买保险,出事了来找陌生人帮忙?

要知道,这世上并非每个人都那么幸运,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钱的家庭、健全的保险意识......还有更多的人是在没有丝毫防备下就被病患砸中,他们需要外界的资助,而现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无法斥巨资去帮助某个人,但分享出来后,集体的力量可以帮他们筹集资金,度过难关,随手转发、力所能及的捐助,凭心而来的善意,为什么不呢?

最后,对待公益,即便不支持也请不要肆意诋毁。
你的随口恶意,可能毁掉一个人的希望;
你的随手善良,可能点亮一个人的人生。

愿我的故事里总有你的影子  微信公众号【倾心蓝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6

尽管在这场病毒式的公益传播中,罗尔事件依然让人们对公益传播产生后怕,然而此次事件中持有负面情绪的人数并不多。根据清博舆情指出,舆论正面情感占比57.78%,负面情绪不足一成,大多数人依然认可这场公益活动的价值。

“小朋友画廊”为何能够再次成为现象级公益活动?罗尔事件带给互联网慈善事业的“后遗症”是否已经破除?

罗尔事件“后遗症”仍是公益病灶?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我们在奔波忙碌中投入生活,投入到这伟大时代的浪涛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在社交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广泛使用源于信息的共享性,“社交关系”成为了传播的核心要素。公益传播通过人际关系的交互,去连接所有爱心与善心的资源,“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分享和帮助的愿景深植于人性。

当“关系潜力”与“公益诉求”相契合时,对慈善事业来说,这无疑是互联网公益传播“最好的时代”。公益活动往往通过“滚雪球”式的人际关系叠加实现最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传统的“大公益”碎片化,而“微公益”成为了新趋势。比起以往线下的学校募捐、公司筹集,互联网公益传播借助着人际关系的“强连接”,能够抵达更广泛的网络群体。

然而,正是基于“关系网络”的虚拟性,互联网公益传播也面临着一个艰难处境。根据霍夫兰的“可信度效果”研究,信源的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而公益传播能否广泛扩散的关键在于公信力的高低。

一方面,基于虚拟平台建立起来的互联网人际关系,在牵扯注册、捐款等公益活动常见形式时,往往参与度不高,信任感不足;另一方面,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也让虚假信息乘虚而入,在微博上打着“献爱心”的名义私募善款、“网络乞丐”骗取钱财等现象时有发生。一旦有人产生质疑,负面情绪便会裹挟而来,公益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去年发生的罗尔事件便是给了互联网公益当头一棒,随着房产、诈骗、重男轻女等真假混杂的消息频频爆出,汹涌的善意一时间遭到强大网络舆论场的反攻,即便有民政部门与微信团队介入,公众最后依然难以走出社会性焦虑的宣泄。如何为互联网公益传播正名,成为罗尔事件“后遗症”的重要议题。

而此次的“小朋友画廊”刷屏,不仅借助了微信人际网络传播的“可信性”,更是吸取了罗尔事件的教训,及时回应了“善款不明”、“平台分成”等一系列公益症结,腾讯公益平台以其公开性、透明化的处理方式,更是给“等待反转”的网友吃了一颗定心丸,互联网公益传播似乎又走回了那个“纯粹的最好的时代”。

情感+互动:互联网公益信任度提升

《遨游太空之旅》

梦见衬衣变成翅膀,我们一起在太空里遨游,在星球间穿梭,遇到困难时,我们会一起互相帮助。

没有冗余的活动介绍,没有繁杂的文字表达,整个H5的表现力都集中在作者介绍与图画作品上,再加上受捐者本人的声音极具说服力,公益活动的真实性、透明度也就增加了。

并且,每一幅画作的文案也是十分耐人寻味,有哲理意味浓厚的语言,也有童真童趣的描述,对比作者精智障碍的现实,仿佛每幅作品都在向我们传达他们的际遇与故事,让网友们能够走近这部分人的生活与困境,

试想一下,如果H5只是一个活动介绍,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这样的公益恐怕早就止步于你我的朋友圈。

美国学者Nikki Usher在《互动新闻》一书中就曾指出“交互”的意义:不仅仅是个别意义的表达手段,而是成为了维系情境的“过程”。真正的“交互”不是H5的制作形式而已,而是要实现人与心理情境的交流。

通过审阅画作、捐款购买、分享传播等一系列行为,网友在整个“交互性过程”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感”体验——既在做公益,又在艺术审美。这种深层次的体验感将会极大地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捐款可以达到心绪满足,分享可以呈现自我价值,因此“使用与满足”的效果愈加明显,也就成为了刷屏的重要推力。

此外,“一元购买”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公益参与的难度,并且捐款之后获得画作壁纸,同样能够带给人“平等交易”的满足感,弥补了以往捐献无回响的弊端,这极大地增加了此次公益传播的信任度。

他们不是“浪漫化”的天才

《漩涡》

有人说你是经幡,恣意招展,有人说你是霓虹,纵情变幻,你说你是漩涡,纠缠盘旋。

“小朋友画廊”利用“互联网+公益”的形式不仅迅速完成了募捐,更是拉近了人们与自闭症群体的距离。然而,当人们透过精美的画作聚焦关注这一群体时,难免会产生“自闭症都是天才”的浪漫想象。

我们常常认为,上帝在关上那扇门的时候,却打开了一扇窗。可对于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来说,这扇窗少之又少,拥有艺术天赋的人寥寥无几,他们的生活更像是一种“漩涡”,生活的困顿与迷茫的希望永远在纠缠盘旋。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是社交障碍,语言和非语言交流障碍,以及限制性和重复性行为。早期语言或行为干预能够帮助有自闭症的儿童获得自我照料、社交和沟通技巧。尽管没有已知的治愈方法,只有一些报道儿童康复的案例,并不是很多有自闭症的儿童在成年后能够独立生活。目前发展出了一种孤独症文化,有一些人在寻求治疗方案,而其他人认为自闭症应当被接受为一种个体差异,而不是作为一种障碍治疗。

34岁的精神障碍者晓琴就在《月影》里说到:“我希望大家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我们,把我们当成平常人对待就好了”。正如此次活动的标题那样,公益组织者并没有使用“自闭症画廊”等冷酷字眼,而是以“小朋友画廊”启发我们,不要用“病症”方式区隔自闭症人群,而是以对待“小朋友”的方式去与他们相处,多一点耐心与包容。

事实上,社会公益组织寄希望于“互联网+公益”,扩大了社会关注,引发公众对自闭症人群的关怀参与,这种方式无疑是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扩散效果;但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这种浪漫化的解读方式,会不会掩盖自闭症的痛苦,会不会减少社会的包容?

别把他们想象成“浪漫的天才”,纵是经幡,纵是霓虹,也不要忘了大多数自闭症者还是生活在“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