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考备考怎样攻破常识判断?

如题所述

一、考点归纳从最近几年的国考常识出题来看,出题范围虽相对广泛,但也有一些固定的出题方向。比如在法律部分中,仍然以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为重点,每年20道考题中平均会涉及2-3道的考题,可以说是我们的复习重点。在非法律部分中,历史人文、地理国情、物理常识、科技常识等也是考试常考的考点。历史人文中,以中国的历史人物、传统文化和民俗、历史事件等部分出题较多,是我们复习的一个重点,当然这个知识面较为广泛,需要同学们在后期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地理国情部分,不仅需要同学们掌握我国的山川湖海,气候成因和分布,还需要同学们掌握一些世界地理的知识,但是世界地理的考点相对简单,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世界上的国家、洲、大洋的地位位置。在物理常识中,大家可以从最简单的初中物理着手复习,因为考试会把升华、凝华、摩擦、惯性、光的折射、反射、散射等简单的物理知识和常见的生活现象比如、雾凇、彩虹、海市蜃楼等常见的生活现象相结合来出题考试,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总结,多归纳。
二、备考方案(一)制定复习计划
对于第一次备考的考生,很多考生会抱怨不知常识要如何复习,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不知如何规划复习时间。因此,为了确保我们每天的足够的学习时间,面对这么多内容,我认为只有制定严格的复习计划才能事半功倍。
(二)划分复习时间
常识的考题就内容而言,大部分都是我们生活中能见到的或者是我们在初中、高中学习过的一些基础知识。这时我们备考时间的划分就要因人而异了,因为有的同学之前考过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的考试,公共基础的知识比较扎实,这样就可以把时间多往科技、历史、生物、化学等方面投入;文科生,或者说高中的文史基础好一些的,就可以把经历多往科技、生物、化学等方面投入;理科生,或者文史基础差的就相应的多看一些文史知识。因此,在备考的时间划分上,每个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划分。
(三)必看的常识复习资料
1.报纸及期刊:《人民日报—社论》(必备)、《半月谈》、《理论热点面对面》、《求是》、《南方周末》。(理由:之所以把南方周末加进去,主要是考虑积累素材,这份报纸的信息量比较大的——不仅有公基方面的知识,而且对申论写作的知识积累也是非常有益的。)
2.真题集:国、联考、广州省考、陕西省考、山东省考、江苏省考、浙江省考、福建省考等近4年的真题集一份。一方面,尽管我们现在是国考备考,但是省考和国考的考查目的是一致的,许多题型类似。另一方面,真题的质量一般是要比市面上的小机构出的模拟题的质量要高,因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尽量多做真题,模拟题只是辅助。
3.华图砖题库:华图砖题库里有历年的国联考真题,并附有解析。我们砖题库系统还会把每位考生之前做过题中的错题进行收集和记录,方便大家日后对错题进行复查。
三、国考备考之常识高分突破必备要点1.看教材:很多考生认为国考的常识在教材上没有重点内容,其实不然,从这两年的国考来看,考试60%左右的知识点都在教材上有所涉及,或相关知识点有所涉及。
2.建立公务员思维问题:公务员考试是招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选拔性考试,其题目设置和阅卷规则,无不体现着机关工作的思维方式,即公务员思维。考生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锻炼自己能够从法律、制度、政策、经济等各种角度全盘考虑问题。有了这种思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一些问题,也就会用考点的思维去理解和思考了。
3.时事热点的把握和利用:历年的常识考试题离不开国家的大政方针,那么今年随着国考时间的推迟,大家应把我们今年的十九大会议进行认真研读,作为复习的重点内容。因此,常识的备考除了了解、识记我们的基础知识之外,必须从准备国考的这一刻起,掌握以下三点内容:
(1)了解近一年来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把握政府工作的总体方向;
(2)熟知热点事件产生的背景、当前现状、发展过程、对社会的影响、多方位的评价。
(3)大量做题,因为只有不断刷题,才能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使我们看到一个题之后不至于对考点感到陌生。
(4)做好笔记。用自己容易记忆的方式把热点和一些知识点记录下来,避免出现前学后忘的现象出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8

    201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备考建议:

    多关注国情社情

    即,人文、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及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

    梳理常识知识框架

    常识判断主要包括法律、人文、政治、经济学、管理学、自然科技、公文常识等。

    对知识点进行初步了解、记忆,并把握考试重点以及考查形式。

第2个回答  2018-11-08
一、平时多积累,每天坚持记几条二、答题技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