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施一公因房贷请辞清华,学者一年能赚多少钱?

如题所述

在东北这边,一个高校老师,一个月收入也就4000-5000左右,唯一的好处就是除了上课之外的时间,相对比初高中老师要自由些,假期要多些,但是会议、课题、学术结果、科研指导成果、评定职称,等指标压力丝毫不小。

而北京的房价那么高,比如朝阳区一平7万多,一套100平的房子就是700多万,还没算税和交易手续费之类的,就算付3成首付,210多万是现款,他还要背负490多万的贷款。

北京那边的学者收入,就暂且假设是东北这边一个月四五千水平的四倍,那也就是2万左右。一年不吃不喝,也就是24万。490万除以24万,约为20.4年。如果算上一年的生活成本,在北京省着点一个月5000左右,一年6万左右,能攒下18万。490万除以18万,约等于27.2年。

但如果他以现在的身份背书,跳槽去一家企业,或者身兼多职,那么他一年所能赚的很有可能是远超这个数量的,也可以尽早还完房贷。

没在体制内待过的人都觉得,这种体制的光环特别好,比如老师、银行、医院等等,而真正在里面待过的人,才真正知道那是怎样的一座围城。

比如大型医院的医生,不能给私人医院接诊;比如银行的员工,不能从事其他行业的兼职、全职;也就是说大部分体制内的人,只能有一份工资性收入和通过这笔钱去理财的收益。

想要多做几份工作,身兼多职,是不可能的,名誉身份可以兼职,但是赚钱的活,基本是不允许的。

所以,表面上看上去光鲜的行业,也许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作者:Angela徐倩文,金融圈成长最快的90后

原创个人公众号:金融女孩Angel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4

房贷或许是很多年轻人的压力,但对于施一公这样的清华大学副校长来说,这个很难构成问题。

据我所知,百年名校有校内分房政策,我采访过的教授中,有些是被引进的时候就直接给了房子,而有些学者则是根据校内政策,以一万多一平米的低价购买到远远低于市面上的价格的房子。房子对于学者来说,尤其是有能力的学者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就这而言,对于清华大学副校长来说,更不会构成问题。

就他辞职而言,可能本身并非单纯属于钱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原因,有可能来自管理,也可能来自自身追求的改变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都认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是一个很光荣的头衔,值得为之服务一辈子,但恰恰是因为这个位置的光荣与厉害,意味这个位置有着常人难以承担的压力。

我接触过一些清华的人,了解到就研究情况来说,清华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科研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有不少老师已经跳槽去其他的学校了,相信很多人都会在身体和荣誉面前,选择自己的身体。

毕竟健康才是头等大事,而这和钱或许有一定的关系,钱可能会导致人产生一定的压力,提高收入或许能部分解决问题。但也有社会学家认为,钱并非激励个人前进的唯一要素,有的时候甚至给多钱,反而会降低绩效。

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也不得不考虑。而由此来问学者一年的工资,期间实际上没有必然联系

学者的工资主要看学者的能力,有的学者一年项目很多、还参与校外各种活动,能得到不少钱,也有人通过校内购房政策获得低价房。

工资=普通工资+隐形收入(深造机会+自带学区房+孩子成长氛围+自身工作的便利+社会认可度+其他)

而这个公式,更多是因人而异。不管怎么样,回到一句话,要想得到更多,就要付出更多,就要学习更多。

第2个回答  2018-04-24

先从大学老师说起。如果是一般大学的年轻教师,收入并不高。由于地域的差异,差不多在10万到20万之间。这样的收入水平与一般的上班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让人羡慕的就是教师有寒暑假。

虽然寒暑假也会有事情,比如带学生出去实习,比如做科研项目。但是,时间还是比一般的上班族要自由。有些时候不需要坐班。除了教学任务,做研究、看论文可以在实验室、家里进行。

但是,尽管工资收入不高,但是很多人对高校教师这个职业趋之若鹜。尤其是学历的门槛水涨船高。在十几年前,硕士毕业生在“211”大学留校当教师非常容易。但是现在,辅导员都要求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趋之若鹜的原因,除了工资、时间自由之外,主要是作为高校教师,还能够享受高校的一些资源。

比如,在引进教师的时候,会有安家费。安家费按照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都会有二、三十万。这笔钱,就是额外比上班族多出来的。

比如,好的学校有教师公寓。引入的高端人才学校往往会帮助解决住房问题,或者校内优惠购房,或者提供教师公寓,让教师能够安心做研究。

比如,好的学校可以解决配偶的工作问题。如果你的配偶也是高学历,学校也好,你的科研成果足够牛,学校会帮助解决你的配偶的工作问题。当然,工作一半也是安排在学校里,例如图书馆管理员。

比如,好的学校有自己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高中。这些学校不一定特别好,但一定不差。而教职工的孩子是优先入学,妥妥地解决很多人要买学区房的问题。

——————————————————————————————————

默默a234:时而呆萌如兔,时而一丝不苟,经常干些囧事,做事喜欢极致。

第3个回答  2018-04-30

实话说刚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还有点奇怪为什么是宗庆后来爆这个料。查了一下,信息来源是“牛爷财经”。说是参加2018年全球CEO发展大会,宗庆后的爆料。清华48万年薪,但不足以支撑孩子教育支出和房贷压力,所以请辞了清华副校长的职位,到了西湖大学。

不过马上,娃哈哈官方就出来辟谣说没有此等言论。暂且不论是真谣言还是炒作,之所以这个话题引发大众关注,无非是两个点。

1. 施一公4月份刚刚就任西湖大学校长。这个由一群著名科学家发起筹建,并得到包括吴亚军、马化腾、王健林等诸多民营企业家的捐助的民办大学。施一公从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位子上请辞,就任一所民办大学校长,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大众关注热点。

2.学者收入与社会地位的尴尬。随着知识和商业结合越来越紧密,这几年的高校学者收入是呈上升趋势,但和企业家和高管们比起来,还是差量级。

我相信爆料中的收入,因为在北京,如果按照仅仅学校给的收入,确实不足以支撑一个教授家庭的孩子教育和房贷。但是,如果施一公是因为这个原因请辞,并不足以让人信服。常青藤名校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私人捐助办学的机制,在中国,这样的尝试还是第一次,我倾向于相信参与的人都是想做些事情,并不仅仅为钱。

第4个回答  2018-04-24

今天最新消息:施一公回应相关媒体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不实谣言,不攻自破。”我相信一位学者的胸怀与修养,他辞职决不会仅仅是因为工资问题,而且以我们的了解就算工资确实如此,但是作为一个双院院士,他创造的价值绝对不止工资,他的人生价值也不会仅仅是工资,所以吸引他的肯定有更多的原因。当然,人家可能给更高的工资,也未置可否,但不能说人家离职就是因为是嫌弃工资问题。但是相对来说,很多学者确实很清贫,而演艺圈的人随便动动嘴皮子,演些好无营养的偶像剧,一下就拿人家学者多少年的工资的人不是大把吗?这确实是社会的不公平,也是社会的悲哀。

当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学者和科学家,如果他们都要为生活而发愁,谁还能专心搞科研、谁也不是神,都要在这社会存货,要养儿育女。不能光靠人家自己去克制,而是应该有一个公平的机制,让学者无后顾之忧,专心科研。

过去,做科学家可能是我们那一代人的梦想,如果现在的这些小孩子,不知道他们的梦想会是什么?当他们看到那些小鲜肉们小仙女们,一年赚的钱可能比很多实业家一辈子赚的钱都多,比那些学者几辈子赚的钱都多,当红明星片酬动则几百万,几千万,如果所有的人都认为做学问是一件没有前途不光荣的事,那么这确实值得深思。情感婚姻心理问题欢迎私信,公众号:幸福生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