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编制扫大街也行”,“编制内”比“编制外”好在哪?

如题所述

        编制就像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挤破头也要进去。如今有“有编制扫大街也行”,四年前更有媒体曝出落选者喊出“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然而身在围城的我,只想笑笑说其实编制也没什么好的。

        转眼间又到了报名“国考”和“省考”的日子,三年前的现在我也和众多考生一样在宿舍里挑灯夜读,只为换取一个在编制内的机会。“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表白固然有些偏激,但确是内心的真实写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所谓的“编制”:

        所谓的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在事业单位,有编制与没编制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在薪酬上,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由国家事业费及本部门分发,而非事业编制人员则完全由单位部门分发,往往要比同岗位的编内人员少一两千,甚至更多,而且随着年限的增长,收入差距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在福利方面,非事业编制的往往也没有同岗位的福利高。以某医院为例,非事业编制人员的福利按事业编制同类职工标准的60%发放,聘任副高后按事业编制职工同一标准执行;临聘职工的工资、劳务费和福利按固定标准执行。而且有了编制还能解决户口问题,这是大部分人追求编制的主要目的。

        在工作稳定性方面,事业编制内的常常会被称为“铁饭碗”,因为除非存在严重违法、或者违反单位管理制度中可以辞退的条件,单位才能辞退。但事业编制外的员工,又被称为“合同工”,签定合同以规定工作年限,期限到了后,是否继续签合同,还是个未知数。

        在个人感受方面,由于编制内外的差别,非事业编制人员有时会感觉地位低人一等,干着同样的工作,在收入与福利等方面却少了那么多。有编制的人认为,入编意味着自己是正式的医生、教师,编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相比我们的父辈和祖辈,我们错过了毕业包分配,错过了社会主义经济初潮,也错过了互联网初步形成的岁月。在学校滋润了数年之后被抛进社会,才知道什么是社会的残酷。我们一边挣扎,一边被父母口中所谓的稳定不断洗脑。

        的确,编制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也正如外界神话的一般。没有编制也就没有户口,没有户口不论是就业还是福利、教育等一系列的保障都将不同。有了编制就意味着有了户口,有了福利也就有了社会保障。

        不光是你家长辈,几乎所有长辈都在内心有这样一种假设:“你若是进了一家单位,一旦失业了,没能力没本事的你就会在社会上举步维艰,到老了谁养你?”所以众多长辈更期望的是,在你进入贬值期前给你找好地方兜底。而这个底,就是国家。

        因为国家不会倒闭,不会裁员,此计可保你一世平安。

        编制既是保障,又像是一道“屏障”。无形的屏障让人无法跨越,却又将人与人分为三六九等。它制造了不公,隔离了正义。同为桃李,民办高校的教师便没有公立高校的教师有安全感。回想曾经舍身救人的“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虽然当了五年多的老师,却一直是一个没有“编制”的临时工。没有保险,没有三金,寥寥千元的月薪。老师的形象不再那样高大,反倒显得有几分寒酸。

        据了解,北京目前有近5000万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白领,月薪过万早已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或单身奋斗或已娶妻生子,他们辛苦打拼唯一想要的,就是在这座城市有个家。然而不论是当初为了梦想背井离乡也好,还是为了谋求机会出来打拼也罢,不都是想在“大城市”落脚,有个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吗?

        随着户籍准入门槛的上调,房价的持续走高,想要在“大城市”落脚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然而编制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编制是“爱”,但更多的是“恨”。爱有多深,恨就有多切。

        得到编制的人或许不会爱,但得不到编制的人肯定会羡慕、嫉妒,最后由爱转为恨,转化为社会断层。阿马蒂亚·森曾在《身份与暴力》中这样写道,

        如果那些没有编制的群体收入低,没有保障,就会越来越孤立,越来越被忽略,他们就会恨,他们身上的暴力因此很容易一触即发。

        “编制”就像是一道无形的沟壑,让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让阶层对立越来越尖锐,让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财富的占有越来越不平衡,让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因为“编制”的存在变得如此之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因为“编制”的存在而变得步履维艰。

        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机会的社会,上升的阶梯不应只有一处,应该比比皆是。社会的每个成员的竞争机会也是公平的,上升的渠道也应该是多元的。

        “有编制扫大街也行”虽然表达了对编制无限的向往,却又夹杂着一丝极端与无奈。表述的是当前奇怪的就业环境,然而这显然是不成熟不健康的。这与公民的个人就业观并没多大关系,这是现实的社会,是制度的弊病,让年轻人不得不做出“有编制扫大街也行”这样哭笑不得的选择。

        然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就业观和人生规划,条条大路通罗马。编制未必是每个人“稳定”的唯一出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1

文:力姐

自媒体:力姐开讲(ID:lijiekaijiangle)

        今日,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事业编制”是他们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无独有偶,2013年上海招青浦区城管大队共计划招收城管队员60名,共引来数百人报名,按照面试3:1的比例,共有180人通过笔试进入了面试环节,其中包括2名博士、119名硕士,他们分别来自复旦、上海交大等国内高校,还有一名来自英国的海归。报名者多为85后。

        为什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新时代,仍然会有这么样“脑体倒挂”的趋势。除了东北地区工业发展较慢,大都市竞争氛围低,工作机会少这余,其实全国各地“就业梦就是编制梦”的现象非常普遍。

        究其原因不外乎于以下几个原因:

    安全感。有事业编的工作,旱涝保丰收,有假期、有五险一金、稳定,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是可以干到退休的。哪怕收入低一些,年轻时无压力,年老时心不慌。这与中国的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体制覆盖不到有极大的关系。除了带“编”的,所有的医疗和退体后生活均由自己规划和承担。对于普通人来讲,这是非常惶恐的事。面子。受中国传统的思想影响。学而优则仕。只在在体制内的官才是仕,只有体制内的工作才是正经工作。社会地位高,受人羡慕,受人尊敬,尤其在社会功能部门,被人求的感觉是中国人混一辈子的梦想。在中国人情社会里,办什么事情都需要“有熟人”“有门路”,在编制内的人,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成为资源人脉中心,所以编制内工作让很多人趋之若鹜。是“父母眼中的好工作”,是“相亲对象眼中的好工作”,是“同学聚会时炫耀的好工作”。压力。编制外的企业压力巨大,加班加点,升职加薪,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被炒了鱿鱼,从头再开始。自己创业,压力更是24小时如影随形。人都是追求幸福,逃离痛苦,这种看不到未来,掌控不了自己的压力让很多人花大价钱选择稳定的“体制内”

        这些人进入了体制后,真的就“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吗?收入低,工作乏味,价值感降低又成为问题排在这些人面前,一系列新的社会性问题又出现了。

        其实,编制内外就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当信息爆炸,机会遍地的当代中国,读了一辈子书,国家培养的中流砥柱,如果仅仅为了稳定、安全感、有面子这样的诉求,去“扫大街”,做城管,是不是国家的相关体制、家庭学校的教育、莘莘学子本人都要深深的思考。除了个体的职业、生活,这或许还会关系到国之命运。

        世界已进入人工智能阶段,中国的国民还处在马斯洛的安全需求个这层面,我们如何去跟世界强国竞争?!

为您助力职涯规划,职场技能,职场攻略。微信公众号【力姐开讲】ID:lijiekaiji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