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的钢筋有哪几种?

如题所述

板主要有受力筋、分布筋、支座负筋。

受力筋一般分布在板的受力方向下部(悬挑板相反)。

分布筋布置在不受力方向下部,和受力筋组成钢筋网(双向板没有分布筋,都是受力筋)。

支座筋布置在板的支座处,伸出支座1/3跨截断,对于防水要求高的,就通长布置了。

扩展资料:

一、梁与板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1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③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⑤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

二、长度的确定

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3)钢筋砼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10mm;预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护层厚度可按梁考虑。

(4)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钢筋的弯钩长度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45°、60°三种,其弯起增加值是指钢筋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7

板主要有受力筋、分布筋、支座负筋。

受力筋分布在板的受力方向下部(悬挑板相反)。

分布筋布置在不受力方向下部,和受力筋组成钢筋网(双向板没有分布筋,都是受力筋)。

支座筋布置在板的支座处,伸出支座1/3跨截断,对于防水要求高的,就通长布置了。


扩展资料:

一、钢筋的类型:

1、分布筋:一般用于板内,与板内受力钢筋垂直。

2、构造钢筋:因构件在构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装过程中的需要而配置的钢筋。

3、弯起钢筋:主要在构件端部起着抗剪的作用。

4、拉结钢筋:是构造上为了满足连接构件间稳定性需要而增设的钢筋。

二、钢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16

2020-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视频精讲-001-002-4-板钢筋介绍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板主要有受力筋、分布筋、支座负筋。

受力筋一般分布在板的受力方向下部(悬挑板相反)。

分布筋布置在不受力方向下部,和受力筋组成钢筋网(双向板没有分布筋,都是受力筋)。

支座筋布置在板的支座处,伸出支座1/3跨截断,对于防水要求高的,就通长布置了。

钢筋的类型:

1、受力筋:承受力或压力的钢筋。
2、架力筋:一般在梁中使用,与受力筋、箍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
3、箍筋:一般用于梁柱中,用来抗剪和组成钢筋骨架。
4、分布筋:一般用于板内,与板内受力钢筋垂直。
5、构造钢筋:因构件在构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装过程中的需要而配置的钢筋。
6、弯起钢筋:主要在构件端部起着抗剪的作用。
7、拉结钢筋:是构造上为了满足连接构件间稳定性需要而增设的钢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2-13
一句话说不清楚的,大概跟你说一下吧。
楼板配筋是为了抵挡楼板由于恒荷载和活荷载以及其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房间中部的楼板会产生正弯矩,也就是底部弯矩(此时楼板下部受拉),房间四边也就是楼板的支座处会产生负弯矩也就是上部弯矩(此时楼板上部受拉)。
楼板下部配上抵挡正弯矩的下部筋,和在楼板支座处配上抵挡负弯矩的上部筋。一般下部筋是通长配的,就是从一边支座拉到另一边支座。上部筋是从支座边算起伸到板内四分之一跨度(因为楼板跨中一般是不存在负弯矩的)。钢筋的画法是底部钢筋是粗线带斜钩,斜钩为向上(X向正筋)或向左(Y向正筋);上部钢筋是粗线带直钩,直钩为向下(X向负筋)或向右(Y向负筋)。上部筋的粗线下要标明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一般为四分之一跨度)。
这么累全是手打的,给个最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