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如何给自己定位

如题所述

一、新课程中教师要建立全新的角色。
教师不单是要教教材,而是要读懂教材,理解编者的真正意图,转难为易。新课标的出现有助于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不单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在教学课堂中,更重要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教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课堂角色,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倡导者、引导者、鼓励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由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课堂上我们不单是教数学知识而已,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让他们学会在课堂上当主角呢?那就要教师想尽方法去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课程中教师要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内容需要教师转变新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进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倡导”,包括有效“讲授”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也包括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有效地“激励”学生。
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讲授也是必要的。教师清晰的有效讲授可以在师生的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与教师进行对话,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善于谈话的人只是提问,并倾听。有效的“激励”可得到学生的信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对于学生对给予鼓励的言语,您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
教师进行了“有效教学”,再结合“自主—欣赏”、“互动—合作”、“探究—创新”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新课程可以得到更好的实施。
三、新课程中建立新的课堂教学。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从钻研教材的角度讲,教师还应从教材的变动中深刻理解编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入。
学生对于故事比较有兴趣,所以我们可以进行故事情景的引入去吸引他们的注意,或是进行有效的“提问”,进行对话式的沟通,耐心地“倾听”,培养学生谈话沟通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常设置情景,例如故事的引入或是能吸引他们注意的挂图等,在引入的过程又需要他们去自主提问题,发现问题。
(3) 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自主—欣赏”。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要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到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培养自主学习者,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组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倡导建构性的学习,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4) 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互动—合作”。
“互动—合作”是以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为中心,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启发、指导及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会学习,尤其是帮助学生创新性人格和创新性学习生成,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主要评价为依据。
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参与教学,包括参与有关教学的决策、教学活动、对学习实施自我检查和评价等,有利于学生自我感觉、自我体验、自我意识的增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互动—合作”中,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团结合作,有利于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合作交流中,成员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尊重,虚心听取他人见解,有利用培养虚心和宽容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厌学情绪的消除,还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达到学习目标的兴趣,巧妙利用维护学生的自尊和树立学生的信心,并增强其集体荣誉感。
(5) 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探究—创新”。
探究中文顾名思义就是探索究源,教师要通过“探究方法的训练”来培养儿童探究的能力,按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课堂上设置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或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等多种方式提出问题,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对假设进行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然后师生互动研讨、归纳反思,最终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
“探究—创新”的教学策略用图示表示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与预测)—探究求证(搜集信息,验证假设)—互动研讨—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要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教学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探索活动,具备小组探究一些特点,要重过程又要重结果。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如教态、语言、板书、环境等,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依靠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严密,教学方式新颖活泼、灵活多样,也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前,我们必须走进新课程,而不是让新课程走进我,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要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就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为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容的事,根据新课程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你会有很多的收获,你也会越来越喜欢这份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