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青女是神话故事里的什么人物?

如题所述

此诗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霜月》中的一句,全诗是"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诗中注释称,青女,是传说中主管霜雪的女神,是霜的象征,而诗人用她表达了一种精神,耐冷的精神。

中国文献中也有诸多关于青女的诗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诱 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於时青女司寒,红光翳景。” 唐 杜甫 《秋野》诗之四:“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清 姚鼐 《问张荷塘疾》诗:“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黄花未吐枝。” 郭沫若 《东风吟》:“青女相欺又几时?眼前百卉竞芳菲。” 2.借指霜雪。 唐 寒山 《诗》之一一五:“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宋 王安石 《红梨》诗:“岁晚苍官纔自保,日高青女尚横陈。” 元 张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转严。”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秋思》词:“霜讯下银塘,并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 3.喻指白发。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繁华易陨,恐青女又侵青镜。

而在李商隐的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深秋时节,已经听不到蝉鸣,万里长空时时传来大雁寒冷中凄切的叫声。百尺高楼,月光如水,和天边连成一片。这是现实的景色,澄澈空灵。而现实的环境是美妙离奇想象的摇篮,会唤起诗人脱离尘俗的意念。青女和素娥两位仙女不怕寒冷,在霜月中争比彼此的美好姿容,是诗人的幻想,也寄托了诗人不惧寒冷和高标绝俗的情怀。诗人运用想象与神话典故,创造出清幽而又瑰丽的意境。

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现实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一面的自然流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4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据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感慨之余,就题了一首诗在令狐绹家的厅里。

     意思是说:曾经跟你一起喝酒聊天,一起看寒冬里绕着台阶生长的白菊。你已经去世多年,没有了你的消息,我独自一人对着酒杯陷入回忆。我不愿意和当年的汉朝的人一样去种植苜蓿,可怜的楚国人只能望江兴叹。有人官至郎君,我却无缘再看到。

     这首诗委婉地讽刺令狐绹忘记旧日的友情。令狐绹回来看到这首诗,既惭愧又惆怅,于是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终生不开。后来又有人说,这首诗使令狐绹恼羞成怒,很想铲除题诗的墙壁,但由于这首诗里有出现了他父亲名字令狐楚的“楚”字。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诗人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

      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的自然流露。诗中寓情寄兴的手法,小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第2个回答  2019-09-14
青女是神话故事的青蛇美女,但是并不移动是真实存在的。
第3个回答  2019-09-13
青女是神话故事里的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
第4个回答  2019-09-13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