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

如题所述

虽然秦岭造山带陕西段主要金属矿床的研究程度较高,资料积累丰富,但在运用新的成矿与勘查理论对其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同时,由于基础地质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矿区原有的认识显然与不断新发现的地质事实相悖,需要不断探索、提高改进。另外,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整体地认识不同的地质作用,但对凤-太、勉-略-宁、柞-山及小秦岭等秦岭造山带重要矿集区的整体研究不够,而且对同一矿集区缺乏从其成矿系统及矿床成矿系列角度的深入研究; 更缺少对其成矿地球动力学的探讨。在工作区典型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与勘查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如何更好地开展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和靶区优选是当前进入寻找隐伏矿阶段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的突出难题,而这方面以前的研究工作重视不够。目前,以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为指导,切实运用新的成矿预测理论和勘查方法技术,有效地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加强找矿预测,实现找矿突破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勘查找矿方面,经过50多年的系统勘查工作,秦岭造山带的多数区域地质工作程度已经相对比较高,地表露头矿、浅部矿及易辩认矿基本找完,找矿勘查工作已进入攻深找盲阶段,地质找矿的难度加大。对于老区隐伏矿找矿,理论创新进展不大,山区环境的深部找矿勘查方法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因此,制约老区找矿重大突破的关键问题是攻深找盲勘查技术问题,针对某一类型矿床的有效勘查方法技术组合研究少。

其次是受传统的找矿勘查理念和规范、规定、习惯的束缚,找矿思路局限。目前地质基础理论和成矿理论应用研究停滞不前,野外地质找矿技术方法陈旧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地质勘查迅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传统的地质勘查长期遵循从地表到地下、由浅部到深部、由已知到未知、由稀疏到密集等基本找矿勘查原则,但是老区找矿勘查进入“攻深找盲”阶段之后,传统的找矿勘查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隐伏矿床的找矿发现; 由于传统思维束缚,勘查单位往往不敢对于隐伏矿床远景区域大胆设计工程验证,致使找矿思路局限,只是在地表和浅部找矿,一般孔深在600m以内,800m深的钻孔极少,要么重型工程投入不足,要么工程设计过于分散,影响了深部隐伏矿床的投资和重大找矿突破;再次是对物化探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异常综合分析解译水平有待提高。

在综合研究方面,研究区内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产学研脱节,科技创新能力差。一方面生产单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少有问津,另一方面学术研究、科学研究仍方兴未艾,科研工作滞后于找矿勘查,一些科研工作刻意追求创新,人为的标新立异成果层出不穷,多数科研成果一时难以服务于找矿勘查实践,找矿认识脱离现实、滞后于生产,生产急需的矿山深部找矿勘查及低缓物化探异常快速评价方法技术没有实质性进展,明显制约了地质找矿的深入和重大突破。

2)多学科基础地质研究较薄弱,不能为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和理论指导。目前找矿勘查面临的工作区域和矿区构造解析、沉积盆地分析、岩相古地理恢复及岩浆演化等方面的难题仍未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勘查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3)对矿集区、矿床的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找矿方法等研究不深入,对矿带(矿床)的整体理解不够; 成矿理论上需要提升和创新,造山作用与金属矿床的定位机制等问题没有突破。

岩相古地理条件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背景是控制成矿环境、决定成矿区划和成矿(带)分布的重要条件。而在成矿区(带)已经被找矿实践所证实的情况下,矿床、矿体的就位条件则更重要的是依赖于中、小型构造及地层岩性条件。但对于秦岭造山带陕西段典型金属矿床而言,相关大型构造研究较多。例如,商-丹缝合带、凤镇-山阳断裂等,而中、小型构造研究较少,这不利于矿床的勘查定位。

此次研究以秦岭造山带陕西段为重点,运用区域成矿学、成矿作用地球动力学、成矿系列(谱系)和构造-流体-成矿系统等新理论,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研和资料综合研究,分析总结金、铅、锌、铜、银等典型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模式,研究探讨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控矿因素,总结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型,确立区内有效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找矿预测和优选靶区验证,为该区的勘查选区和找矿突破提供服务和支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1
虽然秦岭造山带陕西段主要金属矿床的研究程度较高,资料积累丰富,但在运用新的成矿与勘查理论对其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方面比较薄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