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你在农村吃过的好吃的,在城里再也没有吃过?

如题所述

     人总是会习惯性的贬低一个捧一个,农村和城市,本应该是互助共进的同战线双方,因为经济与差异与就业机会等差别出现了高低之分,年轻人争先涌进城市,农村出现老龄化。城市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特色鲜明,闻名远近。其实农村也有很多城市里吃不到的美食。

     最典型的就是农村的婚宴,由当地会做饭的村民掌勺,八碟四碗,咸甜分半。上菜是有规矩的,不成文到大家都默认遵守,宴席由八个凉菜开始,八方四海共聚一堂,然后是四大海碗汤菜,两咸两甜,酸菜鲶鱼、大盘鸡、玉米汤、银耳八宝……前边所有具体菜色都会因厨而异,不变的是最后一道蜜枣粳糕,甜而不腻,是对新人生活甜蜜的祝福,也祝吃宴席的宾客粘住财富,日子和和美美。常理上粳糕就是结束,也有一些会坐一道豆芽炒肉,咸香下饭,每人拿个馒头夹菜带回家,寓意沾沾喜气把好彩头带回家。

     风葫芦,失传的美食。食材普通易获得,每个农村家庭都会有一个人由此厨艺,我曾跟着哥哥学过,看似简单,火候下料不好掌控,常常会失控,再加上现在好多人因困难选择拔丝丸子,所以很难在餐桌上见到它了。风葫芦外形与拔丝丸子相似,但色泽更加金黄,有糖没有丝,外酥里嫩,金黄色外皮香脆可口甜淡适宜,内里鲜香软糯,和蛋挞心味道相似却没有那么软,比蛋挞耐吃不易发胖,长大后几乎没吃过更何况城里,很多人听都没听过。

     麻肉,顾名思义,让嘴唇变麻开始跳舞的肉。由猪肉做成,先切成鹌鹑蛋大小块状,裹面粉或者淀粉在适当的油温里炸成半熟捞出备用,花椒八角大料等爆香用高压锅把香味融入肉、木耳、大葱、蒜粒、油炸豆腐等之中,想吃时只需要拿出来放入锅中大火加水烧熟,配馒头吃特别美味,吃完将馍泡进汤汁又是一大碗,什么羊肉泡馍通通靠边站。

     煮饺,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农村食物,原理同饺子但是做法简单更适合下地回来疲惫的农村人吃,我们家一下雨就会吃它。外形扁扁的,面皮里裹着一层平铺的胡萝卜或者韭菜,滑不溜秋,撒上油烹辣椒面和农家自制柿子醋,就着小镇特色米醋调制的酸黄瓜,11岁的小侄子一顿饭能吃20多个。

     后边两个我有在姐姐家试着做过,我做的成品图片如上味道自行想象,不得不承认还是在村里做的最好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5

我的家在北方,北方大多数都种植大麦,而麦子通常都是制作成面或者米,在城市中很少有人会吃到麦子刚长出来的样子,不过真的特别好吃,小的时候就经常在农村,因为父母在城里工作,顾不上我,所以我的童年基本是在农村中度过的,在农村里,玩的东西自然比不上城里,但是吃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

就比如麦子,他们都是把成熟的麦子拿来很多,然后用火来烤,因为麦子的形状,被烧了之后,里面的果实依旧附着在麦杆上面,烧焦的麦秆用手一撮就会碎裂,然后用嘴轻轻的把烧焦的部分吹掉,就会露出里面的果实,通常是搓一下吹一下,这样子,等最后只剩下了果实,就可以直接食用了,吃起来软软的,不用调料也特别的香。

还有一个菜叫做泥鳅拌豆腐,小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泥鳅,因为平时只有下雨的时候才能见到泥鳅,而且滑滑的不好捉,大人们拿一口石锅,把泥鳅和清水放进去里面再放一块豆腐,然后用炉子在底下加热。

水慢慢的变的沸腾,泥鳅会受不了水中的温度,而豆腐的热传递效果明显没有清水的高,所以豆腐内部是凉的,你就就会自己往豆腐里面钻,来寻找安全舒适的位置,水温逐渐升高,豆腐内部的温度也会跟着升高,最后,豆腐熟了,豆腐里面的泥鳅也都熟了,然后再配上酱汁,简直不要太好吃。

还有大豆,我们平时吃的大豆都是油炸之后更加香嫩,而大多数都认为大豆是属于比较坚硬的食物,其实不然,大豆在农作物长成熟之后其实是软的,皮也是软的,小的时候跑到一片种植大豆的地里就会摘一些放进口袋里,边走边吃,绿色的,会有甜味,硬度大概比苹果差不多,非常好吃,小时候不知不觉养成了一个喜欢吃大豆的习惯。

农村在逢年过节时会去烧月饼来吃,一开始我以为月饼都是圆形的,可是自从见了农村的月饼,我当时不知道用什么心情来形容了,小的时候经常吃,但是不知道那个叫做月饼,就是北方人所说的馍馍,一层面一层馅的那种叫做千层月饼,里面有很多味的馅,我记得的就只有玫瑰,总之别看农村的月饼和馍馍差不多,味道是真的好,因为我妈妈是农村的,所以经常有人在快过节之前就花钱想要买我们家的月饼,而且那个价格一点也不比包装精美的超市月饼便宜。

第2个回答  2017-09-25

我小时候就在农村长大的,有很多味道到了城里就变味了。我记忆最深的是大土锅炖出来的食物,不管是什么,都很入味,就比方说土豆炖豆角,城里的就炖的水了巴嚓,但是大土锅炖出来就特别的收汁,像饭店压锅做出来的食物,那土豆炖的黏黏的,汤也是黏糊糊的,一泡饭,真的可以造两大碗。

还有就是灶坑烤玉米烤土豆,农村起火烧菜,底下要往灶坑里面添柴,把土豆和玉米放在里面,烤的糊了,那味道绝了。但一定要看住翻面,要不一不小心就得吃胡巴的了,每次吃完烤玉米,手都特别黑,和邻居小孩开玩笑,抹一脸的灰。我记忆最深的是在院子里支张网,然后等麻雀撞上去,等小鸟扑腾累了,我就站凳子上把麻雀摘下来,然后也放到灶坑里面去烤,那烧家雀儿的味老香了。

现在城市的发展,让美食翻山越岭,足不出户就可以尝到各地的美食,但却少了么些味道。我在农村吃的那些美味,在城里根本吃不到。因为城里面不具备这样的工具,大土锅和灶坑都被人们看做是落后的象征吧,不用这些东西又怎么烧出我喜欢的味道呢?最近发现城里的烤玉米也不用煤炭炉子了,全部都换成电烤炉子,不能说不好吃,但味道变化挺大的。我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味道消失,这也是比较遗憾的地方。但我现在回我姥家,还得吃烤玉米和土豆,这玩应戒不了。

第3个回答  2017-09-26

城市正在扩张,农村正在渐渐减少,随着农村越来越少,我们觉得失去的也越来越多。有很多好吃的,我在城市里却再没吃过。

竹筒饭

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叫这个什么,但是比较像竹筒饭就把它叫做竹筒饭了吧。四川的乡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都会有一片自己的竹林。竹林里有我们的宝藏,大人用竹子做扁担,竹篓,挖竹笋。我们就用竹子做竹筒饭。

砍下足够长的竹子,只取中间大小合适的部分。把里面洗干净,再放些水,米,红薯,腊肉,豌豆苗,香肠,盐,味精……用一个大红薯堵住口。

到山上用镰刀挖一个坑,一排排把我们的竹筒摆好,到山上找来干柴。生上火开始准备我们的美食。有时候火过猛,竹筒会被烧破,主人开始着急,别的人就哈哈笑竹筒的主人。

做好之后,用镰刀划开,用竹子削成筷子,就可以开吃了。做好的竹筒饭保持着菜和肉的原味香,更混进了一股竹子的清香。这味道至今难忘。

烤红薯

虽然城市里也有烤红薯,但始终找不到小时候到山上自己烤的味道。记得烧好之后还要在土里捂一会儿,但很多时候还是夹着生,可吃起来还是觉得香甜。在家里,大人也会在做饭烧柴的时候给我们烤上一些红薯,这些通常能完全烤熟,这些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红薯。到后来吃到的,就只有烤箱烤出的红薯能与之媲美。

烤龙虾

总觉得自己和城市的小孩不是一个时代的QAQ。小时候嘴馋,经常自己找东西吃。当时有一年,家外面的小河里突然出现了很多龙虾,这简直是我们的福音。我们拿着桶,竹棍和线,线系在棍子上,另一头拴好田螺肉。扔到龙虾旁边等着它上钩,那年我们钓了很多龙虾,还买了很多,我记得好几斤才卖30块钱,那也算是我的第一笔收入呢。剩下的,一部分炒着吃了,剩下的我们生着小火烤熟吃掉了。

记得当时很多东西都会被我们烤着吃,最难过的记忆是,有一次我在竹林的抓到一只可以飞的昆虫,我们通常用来玩。当时家里有人告诉我这个东西烤着好吃,我就把它给烤了,烤熟了特别香,然后我就真给吃了,想起来就觉得难受。

当年甚至差点听信他们的谗言,把蚱蜢烤着吃了,还好他们提前暴露,不然我就真的吃了好多虫子。

在农村有很多美好的记忆,现在家里占地搬走了,小时候回不去了,乡村似乎也回不去了,留下的就只有记忆了。

第4个回答  2017-09-26

我很小的时候其实就是从农村长大的,因为很特殊的原因,所以,我被放到了姥姥家,姥姥家是农村的。

其实我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农村是很穷的,说实话没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但是确实有记忆很深刻的东西。

其实小的时候虽然说家里很穷,但是长辈,肯定多多少少都会给你零花钱,然后让你去买点小零食吃,比如什么辣条,小石头,那个时候真的就是感觉很好吃,有一点儿钱就立马会跑去商店,去买吃的,那样就会觉得很满足。

但是其实我觉得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最想念的东西应该还是野菜。野菜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吃,只是那个时候我记得我的姥姥,真的很喜欢吃野菜。

一到野菜萌生的季节,她就会拿着一个筐子去打很多野菜回来,会给我们做很多的菜。那个时候甚至有的时候觉得野菜是苦的,因为小的时候真的不懂那么多的东西,但是后来慢慢的长大了,我就会发现,野菜只能存在我的记忆当中了。

有的野菜真的是再也找不到了,自从进入到城里以后,真没有再吃过野菜。

我觉得我现在很想念野菜蘸酱的味道,因为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很多人都会都会吃,葱蘸酱,但是其实野菜蘸酱其实也是另一种特殊的美味,我觉得到现在我最想念的应该还是那种感觉,希望以后有机会的时候,我还可以再品尝一次,我觉得那会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