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学校史

如题所述

北洋大学校史具体如下:

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校、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由国家定名为天津大学。

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批准、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 “北洋西学学堂” 成立,1896年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自创办之始,就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例如,除汉文课和部分外语课外,其余所有功课都由外籍教习担任,要求学生外语基础好;教科书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语授课。

学生实验所用的各种器具、设施都从美国进口等等。当时,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被誉为 “东方康奈尔” ,它的教学计划、讲授内容与方法、教科书、教员配备,成为后来其他各地兴办新式大学的模式。

办学理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视野,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愉悦学生身心,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秦淮外校学生外出参加活动时,在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自主管理表现出的水平与能力“就是不一样”已成为社会各界对我校学生评价的赞美流行之语。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洋大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31
1895年10月2日,清光绪21年阴历8月14,北洋大学在天津建立。时值甲午战后,中国 败于日本,朝野激奋,深感兴学救国,刻不容缓。北洋大学就是在这种国情和要求之下诞生的。这种兴学救国、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北洋人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北洋大学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在早期的建校之时,其课程设置与教学等皆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蓝本,毕业生自第一届起即可直接进入美国各最著名大学之研究生院。尤以抗战之前的北洋大学,乃是属于世界著名大学之林。 然而,北洋大学成立之后的漫长历程中,她却几经沧桑、屡遭磨难、校址几度迁移、校名数次变更,饱受战争的颠沛流离之苦。但因历届校友师生之艰难惨淡经营,终使母校克服重重困苦,其崇高荣誉维系于不坠。此期间之艰难历史,一直为后人所怀念,更实属国内之罕见。 本人整理本贴期间,尤对以下的几件事件留下深刻印象:其一为李书田先生为维护、恢复“北洋”校名所作出的持久努力,感人至深;其二为北洋法科的丧失,使得北洋的政治外交人才,无以为继,实属极大之憾事;其三为52年之院校调整,北洋大学分崩离析,而且失去了弥足珍贵的“北洋”校名,海内外校友无不扼腕叹息。

1895年,时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先生上奏朝廷,奏请设立一所新式学堂,光绪皇帝准旨。10月2日,在天津创办了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另见一名称天津大学堂)。北洋大学自始即以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为蓝本,设有法科、矿冶、土木、机械等科,修业4年。盛宣怀首任督办。18-96年,盛宣怀又在上海创立了南洋公学,因而乃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庚子(1900)年间,因义和团和庚子战役等原因,北洋大学亦陷入战乱,校舍被八国联军征占,被迫停课停校。庚子之后,积极浓厚的兴学空气激动了北洋政府当局。总督袁世凯、天津海关道蔡树堂等皆主张北洋大学堂应立即复校。袁命蔡由津海关库存银拨60万两作为复校经费,选定天津西沽武库为校址,立即兴工建造。蔡主张应先奏明朝廷,而袁世凯称上奏朝廷迟缓需时,应先建后奏,责由其负。于是乃有北洋之复校,并起用正式校名北洋大学堂。

当时袁世凯关心教育,急切希望培植专门人才,为期急求功效,意欲立即选派学生留学美国。总教习丁家立博士曾建议应稍侯一、二年级学生稍有基础再行选派,但袁认为刻不容缓,则将入学仅二年之第一班学生全班20人于1905年春送往美国,并派丁博士随行监督。该班的大多数同学进入了哈佛大学。一年后袁又送第2批学生集体赴美。这先后两批学生绝大多数均属于未完成学业而直接赴美留学者。此外,袁世凯还资助了赴日本留学者数批。

上述的早期留学人员,大多数在民国期间归国,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其中包括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名医学家刘瑞恒、名数学家秦汾、盐政名宿钟世铭、朱庭祺、马泰钧等,名银行金融家钱永铭,名冶金学家温宗禹、蔡远泽等,名法学家赵天麟、冯熙运等,军事家温应星,交通名宿刘景山,工程教育家罗忠忱,师范教育家李建勋、齐国梁等。

1914年3月,辛亥革命,除旧布新,北洋大学堂更名为北洋大学校,不久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

1918年,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蔡以德法大学编制,夙无工科,而北京北洋两大学,近在咫尺,法工两科相互重复,于是建议教育部自该年起,北京大学工科预科毕业生,全部升入北洋大学工科。北洋大学法科预科毕业生,全部升入北京大学法科。于是从次年起,北大工科和北洋法科,同时全停,北洋此后专办工科。“此一变动,影响北洋非细,论者惜之”。就北大而言,其工科也仅仅在此前刚刚开始,原工科学生人数也是极少,因此几乎无所谓工科的损失,但其法科从此成为国内翘楚,而北洋的学科设置也从此日益成为工科之专门,再无任何杰出政治外交人才之诞生。

1919年,北洋众多学生因参加五四运动没有考试,最终与校方相持不下。赵天麟校长辞职,直隶省派冯熙运任校长。冯令全体学生立即复课,而且每人必须写悔过书,否则全部开除。时校友孙越崎所在矿冶一年级班不到30人,只有两人写悔过书,一个因其爱人受公婆气,若自己被开除,不仅回不了家,其爱人将为此更加难过;另一同学则因是省财政厅长的侄子。 由于90%以上的同学拒写悔过书,冯熙运命令对同学停水、停电、停伙食。孙越崎与另一同学则到北大。时蔡元培已走,教务长蒋梦麟表示同意北洋同学到北大去,而且去多少,要多少。于是北洋本科同学大都转到北大。孙越崎也同时转去,并终在北大矿科毕业。在北大和北洋调整法科和工科后,北大原已停办工科。但因接受上述被开除的北洋学生,北大又恢复工科,等该批同学完全毕业后,北大的工科又行停办,没再招收新生。

1928年夏天,天津陷入战区,北洋大学停课。12月初,北平大学区成立,将北洋大学改称为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2月26日,茅以升出任院长。此为“北洋大学”校名首次丧失,并且一失便是17年之久。

1929年3月31日晚,校内一座主要建筑教学大楼,突然起火,因救助不及,竟然全部烧毁。此后茅以升为筹得钱款重建大楼,四处奔波。经辛苦努力,终于从“中比庚款”中筹得10万元得以解决。 1929年4月,南京大学院取消,恢复教育部,校名再次改称为:“北洋工学院”。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平津岌岌可危。南京教育部令天津的北洋工学院、北京的北平大学及北平师范大学内迁西安,三校合并,校名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由于陆路交通断绝,一般平津学生都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日军百般搜查捕迅,才得以到达挡当时的安全地带天津法租界及英租界。然后乘英国客货轮离开天津经大沽口入渤海,抵达山东的龙口或青岛上岸急奔西安。 由于原三校在西安均无分校,无奈只得借当时已二迁其校的东北大学(即基本上今日的西北大学校址)的部分校舍而开学。在东北大学校门左边悬东北大学的校牌,右边则挂着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牌子。西安临大是临时联合性质的大学,当时三所学校无论名义上还是实体上都仍然存在。开学时除了给学生发西安临时大学的校徽之外,也继续发三校各自的校徽。

1938年1月,日寇侵占太原后南抵风陵渡,西安受到严重威胁,国民政-府教育部又令西安临时大学南迁陕南。师生于2月下旬由宝鸡徒步爬秦岭通过双石铺、张良庙、褒姒铺而到达陕南的褒城。在褒城停留些时日安排各院系所在地。此时(3月)教育部又令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本部设在城固县城内的考院和文庙。 此时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三校的名称仍然继续保持。当时的西北联合大学设有工学院、理学院、文学院、师范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和农学院。

数月之后,即1938年8月,教育部陈立夫部长再令西北联合大学所属各学院独-立,分别成立各自的院校。医学院、农学院及师范学院都分别独立为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及西北师范学院。工学院独-立,即由原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已与三迁其校的四川三台东北大学工学院,及在甘肃天水的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为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联大的其余院系在城固原址改名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由原四校的院长李书田(北洋)、张贻惠(平工)、王茂春(东工)、张清琏(焦工)及胡庶华组成,李书田为组长。

1939年1月中旬,西北工学院内发生学-潮。其原因事先为其他三校的学生联合而与北洋的学生对抗,并与李书田激烈对恃,最终将李书田轰走。追根求源,学-潮的基础其实是四校领导人间的分歧所致。李书田不顾其他院校的历史情况及考试制度和规章,硬性地以北洋工学院的考试规章作为西北工学院的规章。学期结束前,李书田擅自决定,两科不及格者要留级。其他三校的学生哗然,北洋学生则公开表示赞成。于是双方发生冲突。

李书田与北洋同学在此情况下,知道裂痕难以弥合,对于北洋母校名称,总萦记于怀,想乘机恢复。北洋工学院的学生本来也已对教育部拆散西北联大,取消历史悠久的北洋工学院非常不满,于是在1939年3月,由北洋学生会率领北洋学生徒步进入四川,欲图在川恢复北洋。到达四川广元后,准备顺嘉陵江而下直抵重庆,但重庆教育部派曾养甫及时赶到,令当地断绝水陆交通,于是北洋学生被迫在广元停滞近两个月。期间全体学生仍日夜钻研功课,孜孜不倦读书,但复校运动最终仍然搁浅。

曾养甫与学生协商数天,最后接受了北洋学生提出的两个条件:分地上课;1939年夏毕业的学生仍然发给北洋工学院的文凭。此后,北洋学生同意回到城固附近的七星寺上课。

因此从1939年8月以后,原北洋工学院的教师虽然大部分留在西北工学院任教,但却没有北洋的学生了。 李书田在四川恢复北洋工学院的的愿望失败后,坚持不随队回西安。他带领部分原北洋工学院的教职员,南下至西康省西昌开办了一所国立西康技术专科学校对恢复北洋的努力坚持不渝。李书田自称在西昌为自汉武帝设置越隽郡之后,“首于斯地奠立农、工、医高教机关之基础,”同时欲筹备建立贵州农工学院(现贵州大学)。

1941年10月下旬,中国工程师学会及各专门工程学会在贵阳举行联合年会,各地北洋校友到会者极众,便立即举行北洋校友临时大会,一致主张复校,盛况空前。然而,教育部仍有所困难。经李书田提议,先私立复校,筹款办学。推定筹委曾养甫、孙越崎分任正副主委,李书田为筹委兼总干事,李书田与茅以升分任私立北洋工学院正副院长。1942年夏天,李书田辞去贵州农工学院院长职务,专事私立北洋工学院之筹备,茅以升同样极力协助。至临近招生时,又提议请设为国立。李书田于是专门向国民政府行政院及教育部接洽。

到1943年3月下旬,由校友陈立夫提议,教育部提请行政院会议通过,将浙江省立英士大学(抗战期间为纪念爱国人士陈士英先生而成立)改为国立英士大学,其中工学院划出独立,仍设土木、电机、应化三系,并以北洋校友捐款补助该院,故定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校址在浙江泰顺县百丈口镇。抗战以后,该院学生赴天津北洋大学,设备仍留还英士大学,并恢复英士大学的工学院。此为在政府不准增加预算单位的不得已情况下,使北洋得以复校之非常途径,获得全国校友的体谅。

同年(1943年)2月,李书田受国民政府特派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5月回到西安住所。考虑到西安仍无国立高教机构,以及建设西北在交通、水利等方面的需要,虽然北洋已在浙江泰顺复校,但李书田仍然请准教育部在西安筹建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10月底即首次招生,报考者千余人,但只录取108人。 1945年6月6日,教育部又突然电令北洋西京分院归并西北工学院,同时浙江泰顺北洋工学院,也奉令归并英士大学。陕、浙、渝三地校友师生,于是同起护校。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教育复员,北洋经教育部准于复员告一段落时复校。

1946年春,教育部改聘王宠惠、王正廷、陈立夫、李石曾、凌鸿勋、茅以升、何杰、卢思绪等为北洋大学筹备委员,5月任命茅以升为校长。4月初,李书田率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师生回天津。此外,浙江泰顺北洋工学院、并入陕西城固西安工学院的原北洋师生、以及原北平工学院和土木专科学校也一并来到天津,北洋大学在天津西沽复校。

复校后,起初仅理、工两学院,前者先设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四系。47年春,教育部令停办化学与地质系。工学院则先后设立有建筑、土木、水利、采矿、冶金、机械、航空、电机、化工、纺织10系,其中土木、水利、采矿、冶金、机械、航空、电工为恢复原来天津北洋大学和西京分院原有各系,化工系为承袭泰顺北洋工学院之应用化学系,建筑与纺织为新增。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各地军-警采取联合行动,围-捕进步力量。8月20日夜间2点,天津的军警宪-兵将北洋大学围住,部分军警进入校内,按黑名单到各宿舍抓人。但因夜间按例停电,故逮-捕无法进行。电工故意拖延时间供电。由于学生的相互保护,使得整整一夜才被捕7人,被送至校门警车上。全校学生集合与广场上与军警对抗,并趁军车司机未来得及发动汽车时又将被-捕同学抢回校内,混与同学中间。经整整一天对抗,最终由校长张含英毅然出面担保,军方才解除包围。此后,黑名单上有名的以及其他有被-捕可能的同学被迅速转移到了解放区。

1948年冬,解-放军进逼天津,11月,教育部令北洋大学南迁,并汇来南迁经费。因学生自治会的宣传与斗争,南迁未获成功。12月,天津警备司令部强占校园校舍驻兵,学校被迫停课。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3月,北洋大学复课,并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刘锡瑛任主任。

1951年,高等教育部令北洋大学和河北工学院合并。两校合并时,关于校名问题产生了分歧,北洋主张仍用北洋大学,而河北工学院不同意,主张用一个新校名,北洋校友则坚持保持原北洋校名。刘锡瑛认为合并是中央决定的,不能因为校名问题产生困难,影响合并工作的进行,于是竭力说服北洋校友放弃北洋校名,甚至为此痛哭流涕。由此,“北洋大学”之校名,至今已一去52年,不复返矣。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理学院调入南开大学,航空系调入北京航空学院,矿冶系分别调入北京地质学院、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等校,后来,纺织系发展为今天的天津工业大学等等,原北洋大学的师生便分散到各个学校中去了。其他由原北洋调入系科支持建立的还有石油大学,武汉测绘等等.此后便不再有北洋大学的毕业生了。
第2个回答  2015-06-30
北洋大学有2个继承者:天大、西工大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北洋大学(Imperial Tientsin University Peiyang University)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1951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
1887年,英籍德人德璀琳(Gustav Derting)召集外国商人,要求赞助投资创办大学并得到响应。他的设想得到李鸿章的赞同,并答应拨给他一块地方做校址。他们在天津德租界的警察总部处后身东南一点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德国日耳曼式风格的楼房作为教学楼,开始招收高层次的中国知识分子入学。校名为呑纳学院(Tenney College),亦称为天津“博文书院”。
1892年,德璀琳在外国侨民中聘请了英国皇家学院毕业生丁家立于学院中创办补习班。数年后这个班学生的知识均达到了入学水平。
1895年10月2日,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在盛宣怀和直隶总督王文韶的参与下,125名新生入学呑纳学院,学院由此更名为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命名为“大学堂”的高等学校。
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
191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
1928年,北平大学区成立,改北洋大学为平大第二工学院。大学区制不久乃改为北洋工学院。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天津收复。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复校。此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理学院院长陈荩民接收“北平临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学北平部)四校师生先后返津参加复校。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茅以升任校长,公设两院十二系。
1951年9月,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教部令,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1903年2月创立)合并,为合并后的校名一事曾发生重大分歧,经刘锡瑛(北洋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力争,始改称天津大学,校址设天津老城南之七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