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雷曼兄弟这家超过150年的金融“巨鳄”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季节,终于支撑不住,落得个“破产申请”惨淡下场,让国人对大洋彼岸的“次贷危机”重新评估。受该事件影响,昨日中国银行股大面积跌停,招商银行也在跌停之列。今日,招行发布了持有雷曼兄弟债券的公告,所持债券即使全部损失,也仅仅影响每股收益0.0324元/股,实质性影响很小。但心理脆弱的投资者是否会理性对待,还得拭目以待。
  “雷曼兄弟面临破产!”——这一消息对全球股市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然而其带来的影响或许才刚刚开始显现!
  继昨日华安基金公司公告旗下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受到雷曼兄弟事件影响之后,今日招商银行(600036,收盘价16.07元)也发布了受累于雷曼兄弟的消息,公告称,公司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共计7000万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昨日银行股的齐齐跌停,这一不利消息的发布,又可能被市场所放大。
  实质性影响有限
  今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公告同时称,公司将对上述债券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审慎原则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
  700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相当于4.77亿元,这一数字对招商银行的影响会有多大呢?
  如果招商银行对持有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计提10%的减值,那么损失将会为4770万元。按照招商银行总股本147.07亿股计算,那么影响每股收益将仅仅为0.0032元/股;
  如果招商银行对7000万美元计提50%的坏账准备,那么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也只有0.0162元/股;
  即使作最坏打算,对这7000万美元进行全额坏账计提,那受到的影响也不过仅为0.0324元/股,这一数字与招行今年中期每股收益0.9元相比,显然所占比重是相当之小的。
  因此,民族证券分析师认为,招商银行虽然对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债券没有计提相应减值准备,但这一事件即使作最坏打算,给招行带来的实质性影响也相当有限。
  市场可能反应过度
  “实质性影响有限!”这是业内人士对招商银行受累雷曼兄弟事件的评价,但市场会理性对待吗?
  昨日,受下调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银行股几乎全线跌停,但与其他银行股全天不小的波动相比,招商银行算得上是表现最弱的一只股票。
  昨日,招商银行大幅低开5.32%,之后很快就被大额卖单打到了跌停板上。虽然上午还几度打开跌停,但午后就被牢牢封在了跌停板上,收盘仍有超过千万的卖单封在跌停板上,显然空方的力量是相当强大。招商银行作为机构的重仓股,昨日被牢牢打到了跌停板上,这充分显现了机构的态度。
  今日,招商银行再度发布受累雷曼兄弟的公告,这会对昨日跌停的股价“雪上加霜”吗?业内人士认为,招商银行作为银行股的龙头,昨日的走势相当“疲软”,而近一个月时间内,机构减持的迹象相当明显。因此,如果没有机构的介入,而这一不利消息完全有可能被市场放大,而导致的结果自然就是股价继续下跌。因此短期内,对银行股仍然需要谨慎,不宜盲目介入抢反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6
非常形象的解释哈
首先,经济是个整体概念.
公式:经济=金融+财政
金融:货币和信贷的总和; 财政:国家的收支.
所以金融危机比经济危机来得小得多.
(世界上只发生过一次经济危机,你知道是哪一次吗?)
解释:国家收支:
国家的税收和支出
支出包括:福利,公共等.(如国家收支出现问题,则人民生活意味破产)
所以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财政危机
(现在许多学者也认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但是我反对这看法.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金融危机一般都会造成经济危机.如"黑色星期五"事件,的确造成许多国家的经济危机.但我再次强调,世界经济危机只发生过一次.
但世界金融危机就发生过不只一次了.)
知道美国金融危机有多严重吗? (我抄袭的,太妙了)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 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
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
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
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
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
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
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
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第2个回答  2021-01-12

08年次贷危机最终恶化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第3个回答  2018-09-28

很多人为了自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就会办理很多张的信用卡,如果每个用自己能还得起钱的话,就还能好一点,但是如果这中间有一点差错的话,就会导致自己的生活有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是个人的金融危机。

第4个回答  2013-11-26
过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