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形势

如题所述

                           2009年四季度及2010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中国经济过快下滑的势头虽得到遏制,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基础尚不牢固,且外部环境仍然比较严峻。相比之下,资产价格上扬、通货膨胀预期和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短期内不会构成我国经济复苏的压力。   经济持续向好 政策仍然宽松  ——2009年四季度及2010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内需强劲使得中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回升的趋势已经明确,同比增速还会进一步加快。初步预计今年四季度GDP增速为10%,2009年全年GDP增速为8.5%左右;2010年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同时,预计11 月CPI 同比将转为正增长,预计2009年全年CPI增幅为-0.8%左右;2010年我国物价将重回上升轨道,初步预计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在4%左右。  展望2009年四季度及2010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我们认为,宏观调控将兼顾“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  一、货币政策将以微调为主,回归“适度宽松”  中国经济过快下滑的势头虽得到遏制,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基础尚不牢固,且外部环境仍然比较严峻。相比之下,资产价格上扬、通货膨胀预期和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短期内不会构成我国经济复苏的压力。货币政策仍需保持一定程度的宽松。我们对未来货币政策的三种主要工具的运用及变动分别有如下预判:  第一,央行票据和正回购等公开市场业务将是央行2009年内货币政策微调的主要手段。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总体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央行将会通过加大公开市场回收力度、加强窗口指导、加大风险提示等方式灵活动态微调,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同时规范银行信贷行为,堵住银行资金和信贷违规流入资产市场的政策漏洞,使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保证货币政策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既定方向上“宽松”,推动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增长趋于更合理的水平。  第二,2009年内基本不存在利率上调的可能,2010年上半年存在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不过即使上调幅度也不会很大。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在全球经济实现全面复苏之前,由于普遍的产能过剩,短期内通货膨胀不会成为经济中的重大问题;相对于西方主要国家,我国利率水平仍然偏高,在美国等国基准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利率水平可能吸引热钱流入,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此外,利率上调具有明显货币政策转向的意味,可能改变市场预期,影响经济复苏的信心。综合起来,我们认为年内不存在利率上调的理由。  虽然如此,明年利率上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其可能性和幅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经济复苏的情况,如果明年初我国经济如乐观估计所期进入正常的投资——产出周期,将会降低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二是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其中较大的变数是,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反弹,可能会形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三是资产价格水平,自去年年底以来,我国股市和房市快速上涨,股市累计涨幅近50%,房市平均价格已超过2007年的水平,市场信心和投资热情明显恢复,不排除继续上涨、再度出现一定泡沫的可能;四是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从目前已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也已出现明显的触底反弹迹象,明年有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在上述情形出现的情况下,利率可能做出适当调整,但幅度不会很大,估计明年上半年最多会有一次幅度为0.27%的利率上调。  第三,2010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先于利率上调,并成为一段时期内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基于与利率相同的理由,年内存款准备金率几乎确定保持不变。但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在利率调整之前,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就会适当上调。因为在经济回落时期,我国企业和居民消费、储蓄及投资决策缺乏足够的利率敏感性,利率调整的政策效果可能欠佳,存款准备金率则相对更有效率;另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改变投资者预期方面的影响要小于提高利率,主要是改变流动性供给的能力,是以低成本冻结流动性最好的手段。我们预计2010年二季度到年底前可能有1?3次调整。这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一定压力。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得以延续,并向民生和消费领域倾斜  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的搭配是传统有效的反衰退手段。面对本次危机中产能的普遍过剩,货币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加之前期货币政策执行中的过度宽松倾向,进一步刺激的空间已经不大,因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四万亿刺激方案的继续落实会进一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中央投资的1.18万亿中的大部分将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下发(图1)。按照原计划,2009年四季度将安排投资2075亿元,大于前三季度的水平,2010年将安排5885亿元,也大于2009年4875亿元的水平。这将带动地方政府投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会有进一步增长。但受财政赤字扩大及税收收入增幅下降影响,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张受到制约,预计明年大规模发行国债可能成为补充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消费和民生将成为财政政策关注的重点。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在此次危机中暴露无疑。今年采取的“家电下乡”、“家具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的举措成果明显。目前国内消费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刺激消费将是财政政策的重点方向之一,预计会有进一步的直接或间接消费刺激措施出台,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启动可能成为新消费刺激政策的重要依托。另外,中央投资中对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建等民生领域的倾斜也将会对消费形成有效刺激。  仍会有相关出口促进政策推出。外需不振、出口下降是拖累中国经济复苏的最直接原因,加上近期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我国出口复苏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为有效激活出口,促进经济回升,预计政府仍然会采取一些措施。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虽然去年8月以来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但目前仍有很多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低于17%。为保护一些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出口行业,预计这些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仍有一定的上调空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范围有望继续扩大,相关措施也将更加完善。但是受出口市场需求萎缩制约,出口恢复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不能对其效果抱太大希望。  三、产业政策将更加突出“有保有压”  通过对不同产业实施差别化对待,产业政策在发挥一定直接刺激作用的同时,主要在中长期内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化解目前经济发展中过分依赖外部需求等重大缺陷,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产业振兴规划的落实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不同产业的受益程度会有明显差异。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表1)。随着这些规划的落实,相关产业都会得到一定发展。不过,对振兴规划的作用要区别看待。在纳入规划的十个产业中,既有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如船舶工业、装备制造业、汽车业、电子信息业和物流业),也有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如石化业、有色金属业),还有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甚至是夕阳产业(如纺织工业、钢铁)。因此,商业银行对于不同的振兴产业以及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都应该区别对待。  关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政策带来的业务机会。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中国政府决定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这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短期内很难取得明显成效,风险较高,而且部分行业(如风电、光伏等)已出现明显供大于求的状况。商业银行可密切关注其发展,但未必立刻参与。  “压”的要求可能重新被重视。2008年底以来,为实现保增长目标,客观上“保”多“压”少,延缓了相关产业的调整。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加之目前要求节能减排的国际压力增加,“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应逐步退出这些行业。  四、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步入落实期  区域发展规划布局基本完成,将步入落实期。在国际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实现保增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准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表2),广泛覆盖中国东中西部的主要地区。从最近国务院连续召开相关会议、强化落实的情况来看,区域发展规划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今年下半年开始将加速推动这些规划的落实,区域振兴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应该重点关注若干主要区域产生的带动作用。对区域经济规划的作用也应该理性看待。在区域规划“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受制于有限的资源,各区域的发展前景将会有明显差异,某些区域规划可能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进一步确立和明朗,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当前,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打下更为坚实牢靠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8
                           2009年四季度及2010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中国经济过快下滑的势头虽得到遏制,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基础尚不牢固,且外部环境仍然比较严峻。相比之下,资产价格上扬、通货膨胀预期和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短期内不会构成我国经济复苏的压力。   经济持续向好 政策仍然宽松  ——2009年四季度及2010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内需强劲使得中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回升的趋势已经明确,同比增速还会进一步加快。初步预计今年四季度GDP增速为10%,2009年全年GDP增速为8.5%左右;2010年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同时,预计11 月CPI 同比将转为正增长,预计2009年全年CPI增幅为-0.8%左右;2010年我国物价将重回上升轨道,初步预计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在4%左右。  展望2009年四季度及2010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我们认为,宏观调控将兼顾“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  一、货币政策将以微调为主,回归“适度宽松”  中国经济过快下滑的势头虽得到遏制,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基础尚不牢固,且外部环境仍然比较严峻。相比之下,资产价格上扬、通货膨胀预期和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短期内不会构成我国经济复苏的压力。货币政策仍需保持一定程度的宽松。我们对未来货币政策的三种主要工具的运用及变动分别有如下预判:  第一,央行票据和正回购等公开市场业务将是央行2009年内货币政策微调的主要手段。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总体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央行将会通过加大公开市场回收力度、加强窗口指导、加大风险提示等方式灵活动态微调,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同时规范银行信贷行为,堵住银行资金和信贷违规流入资产市场的政策漏洞,使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保证货币政策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既定方向上“宽松”,推动银行信贷和货币供应增长趋于更合理的水平。  第二,2009年内基本不存在利率上调的可能,2010年上半年存在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不过即使上调幅度也不会很大。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在全球经济实现全面复苏之前,由于普遍的产能过剩,短期内通货膨胀不会成为经济中的重大问题;相对于西方主要国家,我国利率水平仍然偏高,在美国等国基准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利率水平可能吸引热钱流入,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此外,利率上调具有明显货币政策转向的意味,可能改变市场预期,影响经济复苏的信心。综合起来,我们认为年内不存在利率上调的理由。  虽然如此,明年利率上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其可能性和幅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经济复苏的情况,如果明年初我国经济如乐观估计所期进入正常的投资——产出周期,将会降低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二是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其中较大的变数是,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反弹,可能会形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三是资产价格水平,自去年年底以来,我国股市和房市快速上涨,股市累计涨幅近50%,房市平均价格已超过2007年的水平,市场信心和投资热情明显恢复,不排除继续上涨、再度出现一定泡沫的可能;四是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从目前已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也已出现明显的触底反弹迹象,明年有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在上述情形出现的情况下,利率可能做出适当调整,但幅度不会很大,估计明年上半年最多会有一次幅度为0.27%的利率上调。  第三,2010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先于利率上调,并成为一段时期内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基于与利率相同的理由,年内存款准备金率几乎确定保持不变。但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在利率调整之前,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就会适当上调。因为在经济回落时期,我国企业和居民消费、储蓄及投资决策缺乏足够的利率敏感性,利率调整的政策效果可能欠佳,存款准备金率则相对更有效率;另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改变投资者预期方面的影响要小于提高利率,主要是改变流动性供给的能力,是以低成本冻结流动性最好的手段。我们预计2010年二季度到年底前可能有1?3次调整。这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一定压力。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得以延续,并向民生和消费领域倾斜  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的搭配是传统有效的反衰退手段。面对本次危机中产能的普遍过剩,货币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加之前期货币政策执行中的过度宽松倾向,进一步刺激的空间已经不大,因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四万亿刺激方案的继续落实会进一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中央投资的1.18万亿中的大部分将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下发(图1)。按照原计划,2009年四季度将安排投资2075亿元,大于前三季度的水平,2010年将安排5885亿元,也大于2009年4875亿元的水平。这将带动地方政府投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会有进一步增长。但受财政赤字扩大及税收收入增幅下降影响,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张受到制约,预计明年大规模发行国债可能成为补充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消费和民生将成为财政政策关注的重点。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在此次危机中暴露无疑。今年采取的“家电下乡”、“家具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的举措成果明显。目前国内消费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刺激消费将是财政政策的重点方向之一,预计会有进一步的直接或间接消费刺激措施出台,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启动可能成为新消费刺激政策的重要依托。另外,中央投资中对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建等民生领域的倾斜也将会对消费形成有效刺激。  仍会有相关出口促进政策推出。外需不振、出口下降是拖累中国经济复苏的最直接原因,加上近期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我国出口复苏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为有效激活出口,促进经济回升,预计政府仍然会采取一些措施。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虽然去年8月以来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但目前仍有很多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低于17%。为保护一些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出口行业,预计这些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仍有一定的上调空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范围有望继续扩大,相关措施也将更加完善。但是受出口市场需求萎缩制约,出口恢复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不能对其效果抱太大希望。  三、产业政策将更加突出“有保有压”  通过对不同产业实施差别化对待,产业政策在发挥一定直接刺激作用的同时,主要在中长期内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化解目前经济发展中过分依赖外部需求等重大缺陷,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产业振兴规划的落实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不同产业的受益程度会有明显差异。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表1)。随着这些规划的落实,相关产业都会得到一定发展。不过,对振兴规划的作用要区别看待。在纳入规划的十个产业中,既有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如船舶工业、装备制造业、汽车业、电子信息业和物流业),也有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如石化业、有色金属业),还有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甚至是夕阳产业(如纺织工业、钢铁)。因此,商业银行对于不同的振兴产业以及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都应该区别对待。  关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政策带来的业务机会。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中国政府决定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这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短期内很难取得明显成效,风险较高,而且部分行业(如风电、光伏等)已出现明显供大于求的状况。商业银行可密切关注其发展,但未必立刻参与。  “压”的要求可能重新被重视。2008年底以来,为实现保增长目标,客观上“保”多“压”少,延缓了相关产业的调整。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加之目前要求节能减排的国际压力增加,“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应逐步退出这些行业。  四、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步入落实期  区域发展规划布局基本完成,将步入落实期。在国际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实现保增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准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表2),广泛覆盖中国东中西部的主要地区。从最近国务院连续召开相关会议、强化落实的情况来看,区域发展规划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今年下半年开始将加速推动这些规划的落实,区域振兴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应该重点关注若干主要区域产生的带动作用。对区域经济规划的作用也应该理性看待。在区域规划“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受制于有限的资源,各区域的发展前景将会有明显差异,某些区域规划可能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进一步确立和明朗,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当前,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打下更为坚实牢靠的基础。
第2个回答  2016-02-25
2012上半年,我国将呈现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双降”态势,经济运行总量矛盾会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更大。

经济政策和形势有以下几种:
1.如果2012上半年欧美债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主要发达经济体整体不出现二次衰退,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压力得到一定缓解,那么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同时我国把“调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则主要加大对表外业务的控制力度,会使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进入真正稳健状态。
2.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发达国家正在步入滞胀的泥潭,一方面,主要国家普遍面临主权债务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私人需求尚未接过拉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经济增长动力仍然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政策依旧宽松,甚至存在出台新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通胀压力相对较大。
3.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得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地方财政风险和土地市场交易趋冷对地方投资融资能力形成制约,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压力。
第3个回答  2012-06-30
政策不敢下猛药,怕通涨抬头,经济转型是个长时间的问题,短期不景气,还不能看到经济向好的迹象。
第4个回答  2016-01-24
真诚建议不妨考虑这样一个没有风险、 没有加盟费、没有压力、 合法、 倍增、 产品质量高、 产品价格还特别便宜、 销售额消费额永远累积、 产品还越来越便宜、 不伤己不伤人、 不愁人脉、 永远发展的生意, 可以微信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