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史上有哪些丧心病狂的战术呢?

如题所述

1945年4月16日凌晨5时30分,法西斯德国首都柏林外围的奥得河防线,堑壕里的德军士兵在经历了30分钟“惨无人道”的密集炮击后刚刚抬起头来,他们惊恐的发现眼前白芒芒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而这个时间天还未亮,原本应该是漆黑的阵地前方,照射来万缕强光,使他们只能听见苏联红军坦克的轰鸣声,却根本睁不开眼睛,更无法瞄准射击,许多德军士兵目眩眼花当场就精神崩溃了。

他们作梦也想不到的是,对面苏军一共使用了140架防空探照灯,以20米的间距一字排开,在炮火准备完成后突然全部打开,整整1000多亿度电光瞬间照射在德军阵地上,留下了世界战争史上一次最震憾的奇观,而这个“丧心病狂”战术的发明者正是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元帅,他对此曾经回忆道:“这是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可以说,我一生从未有过类似的感受”。

奥得河,是横亘在柏林以东的一道天然凭障,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哪怕军事常识匮乏的人也清楚,奥得河防线是柏林的咽喉所在,一旦奥得河被苏军突破,柏林市区就会马上遭到攻击,因此这是一个攻守双方都态势明了的战局。为了守住这道防线希特勒拼凑了一个“维斯瓦集团军群”。

这个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居然是第三帝国党卫队领袖希姆莱,在最高统帅部的陆军将领们看来,让希姆莱带兵作战简直是笑话,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说,充分证明了希特勒对奥得河的重视。

德军在奥得河与柏林之间建立了绵密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一系列建有数条散兵壕的防区区组成,主要防御地带多达五条堑壕。同时利用湖泊、运河以及沟渠等天然障碍建立守备支撑点,所有居民区全部构筑环形防御,“维斯瓦集团军群”一切领导职务也都交由党卫军的将军负责,德军最高统帅部解散了预备队,将所有的步兵、坦克兵、炮兵和专业兵种的后备部队和军事院校学生,全部补充到作战部队,摆出拼死一搏的架式。

(苏军装甲部队开往柏林)

正因为如此,朱可夫也清楚对奥得河的进攻是德军意料之内的事情,苏军的前进道路上必将困难重重,如何使进攻的组织更具突然性是困扰他很久的问题。按照苏德战争中苏军的惯例,在大规模进攻时通常是在清晨进行炮火准备,因为步兵和坦克需要清晰的视线,德国人对此也非常熟悉,所以朱可夫决心一反常态,在天亮前两小时发起攻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一方面,苏军准备了规模巨大的炮群和弹药投送量,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主要突破地段上,每公里正面集中的76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密度达到270门左右,朱可夫总共调来了14628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1531门火箭炮,进攻首日的计划炮弹倾泻量为1970000发,总计2450个车皮,大约等于将10万吨钢铁砸在德军阵地上;另一方面,为了给苏军坦克和步兵照射目标,同时惊吓和震慑敌人的心神,朱可夫冥思苦想出了探照灯战术。

(希姆莱视察党卫军部队)

在战役准备期间,朱可夫亲自试验了探照灯战术的效果,方面军各兵种首长参观后一致同意。进攻当天在炮击过后,数千发五彩缤分的信号弹在空中升起,根据这一信号所有探照灯一起照向德军阵地,事实证明,德国人在那一瞬间已然懵圈,最初还响了一阵机枪,随后陷入一片寂静,被猛烈的炮火和耀眼的灯光完全压制,朱可夫见状命令缩短炮火准备时间步兵立即发起冲锋,到黎明时分苏军已经攻克第一线阵地。

这已经不是苏联人第一次使用非常规“丧心病狂”的战术了,在之前1943年11月解放基辅的战役中,瓦图京大将也曾命令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夜间投入战斗,并要求所有红军坦克前灯大开,拉着刺耳的警报器,以机枪和大炮一路狂扫着快速推进,参战的德军将领梅伦廷形容这是“令人畏惧的场面,防御者要经得住这一切,就必须有健全的神经”。

(朱可夫在前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我觉得,有探照灯战术,就是将数千发五彩缤纷的信号弹,弹在空中升起,然后在那一瞬间以及蒙圈,随后陷入一片寂静,被这猛烈的炮火和耀眼的灯光完全压制住,再就是毒气弹战术,还有就是使用140架防空探照灯等。
第2个回答  2020-12-03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采取自杀式攻击,不惧死亡,一直向前冲锋。
第3个回答  2020-12-03
勾践的敢死队战术。勾践命令300多名越国的死囚冲锋到吴军的阵前,然后让这些死囚高喊着维护越国的口号,随即便拔剑自杀。
第4个回答  2020-12-03
我觉得毒气战是最丧心病狂的一种战术。它会使身体遭受巨大的痛苦。违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