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陈炯明的前因后果。

想了解了解孙总理东征陈炯明的前因后果。

陈炯明阴谋叛变

1909年12月,陈炯明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工作。武昌起义后,广东同志亟谋响应,陈炯明赶赴惠州组织起义。起义军占领惠州后,陈炯明拥有广东纪律最严明、战斗力最强的一支起义军,这也是当时广东唯一一支真正从属于同盟会的军队。二次革命时,陈炯明在广东宣布独立,失败后转赴南洋,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被孙中山任命为援闽粤军总司令。

1920年10月,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又任命陈炯明为陆军总长兼内务总长。经过辛亥革命与二次革命,陈炯明逐渐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但自从陈炯明当上粤军总司令之后,由于野心膨胀,他开始酝酿叛变。

孙中山多次督战讨伐

1922年3月,孙中山撤销陈炯明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内务总长等职,只留陆军总长一职,最终导致“六·一六”事件的发生。1922年6月16日凌晨2时,陈炯明军叶举部4000人围攻总统府。孙中山先得密报,于当天凌晨1时秘密转移至永丰舰,并立即拟电报,号召各军讨伐陈炯明。孙中山在“永丰”舰与叛军相持50余日,于8月9日离粤赴香港,于8月14日到上海。陈炯明发动叛乱的倒行逆施,给广东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孙中山联络了驻在福建的许崇智、李福林各部,驻两广边境的杨希闵、刘震寰各部及驻湘、粤、桂边境各部及江西一带粤军,准备讨伐陈炯明。

1923年: 35天瓦解陈炯明势力

从1923年1月8日起,讨伐军只用35天时间就瓦解了陈炯明势力。1月16日,讨伐军占领广州,陈炯明退据惠州。1月下旬,陈炯明见大势已去,通电下野。5月,陈炯明及其旧部得知将获得北方直系军阀和港英当局支持后,再度叛变,公开对抗广州政府。陈炯明部叶举、洪兆麟进入惠州城,设总司令部于百花洲,推陈炯明为总司令。

从5月至11月,为东征陈炯明叛军,孙中山多次亲临前线督战,惠州飞鹅岭、葫芦岭、梅湖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赴东江前线巡视

5月16日,孙中山赴东江前线巡视,慰劳各军;20日调西、北江两路军队集中石龙,直捣叛军巢穴惠州,刘震寰部占领博罗。同时叛军林虎向潮、汕许崇智军进攻,因许部黄大伟降敌,林虎于25日攻入潮安,进占汕头,许崇智军向揭阳退却。

26日,孙中山令滇军杨希闵、刘震寰围攻惠州,陈炯明叛军一部拉出后方,于30日占据博罗,进窥石龙。

30日,孙中山率蒋介石、杨希闽赴石龙督战,组织滇、桂军分两路进攻惠州、博罗,叛军溃退。

登上虎头岭视察阵地

6月5日,孙中山偕程潜、朱培德、蒋介石等由石龙赴博罗前线视察阵地。第二天,他作出了3日内发动总攻惠州的部署。7日,孙中山由博罗赴惠州前线白沙堆阵地视察,登上虎头岭,视察惠州城北门阵地,慰劳刘震寰部。8日,孙中山下令联军总攻惠州城。范石生部攻西门,刘震寰部从飞鹅岭攻惠州城,刘玉山部由西湖逼近惠州城,飞机多次投弹,孙中山一度亲临督战,但连续进攻3天都没有攻克。
赴梅湖山顶指挥炮手

7月,联军分3路总攻惠州城。孙中山因西江、北江已肃清,决定赴惠州前线督战。28日,孙中山由石龙乘船巡游东江,因飓风大作,抵博罗后即返石龙,召集高级将领开会商谈进攻惠州事宜。31日,孙中山顶风冒雨由博罗乘船来到惠州,指挥联军猛攻惠州城,他还亲赴梅湖山顶,指挥炮手发炮。

再赴惠州前线督战

9月,孙中山自石龙再赴惠州前线督战。11日,孙中山到惠州葫芦岭、飞鹅岭、梅湖。第二天,孙中山令飞机协助攻打惠州,他来到梅湖,亲自发炮轰击惠州叛军。由于要处理内外事务,孙中山于13日自石龙返回广州后于18日出巡博罗,又于20日赶赴梅湖炮台,他下令发射15枚炮弹攻打惠州,并于第二天在梅湖重炮阵地向惠州城亲自发射了6枚炮弹。他还登上惠州城的制高点飞鹅岭视察并指挥攻打事项,命程潜主持攻打,令飞机队助战。守军窥见后发炮轰击,未中。孙中山又决定改用鱼雷攻击。联军总攻惠州城,先在南门外挖地道炸塌城墙20余丈,消灭城上两连敌兵,但因遇增援敌军顽强抵抗,死伤甚多,未能攻克惠州城。25日,惠州城仍未能攻下,孙中山由惠州城郊白沙堆返博罗,于26日回到广州。

叛军退出惠州

11月,叛军到达广州北郊,粤、滇、豫各军虽节节抵抗,已难久支。谭延闿率部二万余人加入战斗,击退叛军,并乘胜追击,先后克复石龙、博罗,叛军退出惠州。

1925年: 彻底消灭陈炯明叛军

1924年春,国民党因改组和忙于建党、建军、建黄埔军校而对叛军无暇进攻。直至4月19日,滇、桂、粤联军再攻惠州,鏖战旬余未下。这时叛军内叶举派与林虎派争权夺利,相持不下。从此叛军无力向广州发动大规模进攻。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彻底消灭了陈炯明叛军。

陈炯明简介

陈炯明(1878-1933),字竞存,广东海丰人,中华民国时期广东军政首领、粤系军阀。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拥护孙中山南下护法,被任命为援闽粤军总司令。1920年所部发展到2万多人。8月,奉命率粤军回师广东,驱逐桂军。10月占领广州,任粤军总司令兼广东省省长。1921年5月广州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任内务总长兼陆军总长。1922年4月,因阻挠北伐被免去陆军总长以外的各项职务。1922年6月16日发动叛变,炮击广州总统府,企图杀害孙中山。1923年1月陈部被逐出广州,后指挥旧部盘踞惠州、潮汕、梅县一带,与国共合作的广州革命政府相对抗。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两次东征彻底消灭其残部。1933年在香港病死。

参考资料:http://www.hzcom.cn/pingcha/Article.asp?ID=22634&Page=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07
1925年2~11月,广州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苏联顾问、东江农工群众支持和帮助下,以黄埔军校校军为主力组成东征军,两次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作战。

陈原系广州革命政府陆军部部长,1922年6月背叛孙中山,发动武装叛乱。1923年1月被逐出广州,占据东江地区(今惠州、河源、汕尾、梅州、汕头)后,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支持下,勾结湘、赣、闽等邻省军阀和驻粤川、滇、桂军,伺机夺取广州,推翻革命政府。

第一次东征1924年冬,陈炯明乘孙中山应冯玉祥等人邀请北上,建国北伐军主力进驻粤北、赣南,留守广州兵力薄弱之机,将所部改称“救粤军”,自任总司令,以约7万之众分三路进逼广州。1925年1月,广州革命政府决定以留守广州的建国粤、桂、滇军和黄埔军校校军等共约5万人,组成东征联军,任杨希闵为总司令,率师讨陈。兵分三路:以滇军3万余人为左翼军,由石滩攻取五华、兴宁;以桂军6000余人为中路军,由罗冈围攻惠阳、惠州;以粤军和校军、铁甲车队等万余人为右翼军,由广州进取汕头、潮安。2月1日,右翼军由广州出师。左翼军和中路军亦相继出动,但阳奉阴违,暗与陈军勾结妥协。左翼军进至增城、博罗间停止不前,中路军围而不攻,惟右翼军视东征为己任,4日攻克东莞、石龙。14日,开始攻击有陈军4000余人防守的淡水城,至午将城郊守军击溃。次日晨,发动总攻,一举突破,歼陈军千余人。午后又击退从惠州、平山驰援的陈军4000余人。淡水一战为取得东征胜利奠定了基础。21日,在白芒花(今白花)击溃陈军6000余人的阻击,占平山。26日,陈炯明由汕尾逃往香港,所部迅疾向潮汕地区溃退。27日,右翼军占海丰。旋分三路向潮汕地区追击。3月3日,北路粤军一部在鲤湖附近与陈军7000余人遭遇,在当地农民武装支援下,激战数小时,将其击溃。7日,南路占汕头,中路占潮安,陈军残部退往福建。8日,“救粤军”总指挥林虎率万余人由罗经坝经河婆向普宁进攻。右翼军遂决定以校军和粤军第7旅从揭阳、锡场分两路回师两进,迎击林部。13日晨,校军教导第1团和粤军第7旅在棉湖、和顺间与林部主力6000余人遭遇,随即向其发起攻击,攻至和顺后,遭林部反击,第7旅被击退;教导第1团主力及莅临前线督战的蒋介石、廖仲恺等人被围,部队数度冲杀,伤亡过半,儿不能支。傍晚,校军教导第2团突破阻击,由鲤湖赶到和顺,加入战斗,直捣林部司令部,至夜歼敌大部,迫使林部全线溃退。右翼军跟踪追击,19日克五华,24日占梅县。林虎率残部退往江西。至此,潮梅汕地区为东征军全部攻占。4月20日,守惠阳、惠州两城的陈军投诚,第一次东征结束。

第二次东征1925年9月,陈炯明军余部共约3.5万人,乘国民党党军和粤军由潮汕地区回师广州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之机,复据东江地区,并勾结川军熊克武部(驻连山)和南路八属联军(邓本殷部驻高州),妄图进占广州。国民政府为彻底消灭陈炯明军,遂决定以国民革命军第1、第4军为基干,与攻鄂军、豫军、赣军等部队共约2.3万人,组成东征军,辖3个纵队。任蒋介石为总指挥、汪精卫为党代表、胡谦为总参谋长、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挥师第二次东征。10月1日东征军由广州出发,沿东江两岸向惠州疾进。13日向惠阳、惠州两城发起攻击,次日傍晚攻克两地,歼守城陈军3000余人,首战告捷,为彻底消灭陈军创造了有利条件。17日,东征军分三路东进:第1纵队为右路军,经稔山向海丰、河婆进攻;第2纵队为中路军,经平山新庵圩分向龙窝、蓝塘进攻;第3纵队为左路军,经石公神圩向河源进攻。22日,右路军攻占海丰;中路军在蓝塘以南之热汤与陈军主力万余人遭遇,战至次日,将其击溃。同日,左路军攻克河源。28日,右路军和中路军一部包围陈军5000余人于华阳东南之塘湖,经激战,将其全歼。至此,陈军已无力抵抗,东征军长驱直入,数日内攻克兴宁,收复潮安、汕头、饶平。随后又分三路追歼逃入闽赣边区之陈军残部,至11月底,陈军除七八千人投奔山东直鲁联军外,其余全部被歼,第二次东征结束。

两次东征取得彻底歼灭陈炯明军的胜利,为统一广东和创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第2个回答  2008-01-07
1909年12月,陈炯明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工作。武昌起义后,广东同志亟谋响应,陈炯明赶赴惠州组织起义。起义军占领惠州后,陈炯明拥有广东纪律最严明、战斗力最强的一支起义军,这也是当时广东唯一一支真正从属于同盟会的军队。二次革命时,陈炯明在广东宣布独立,失败后转赴南洋,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被孙中山任命为援闽粤军总司令。

1920年10月,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又任命陈炯明为陆军总长兼内务总长。经过辛亥革命与二次革命,陈炯明逐渐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但自从陈炯明当上粤军总司令之后,由于野心膨胀,他开始酝酿叛变。
1923年: 35天瓦解陈炯明势力

从1923年1月8日起,讨伐军只用35天时间就瓦解了陈炯明势力。
第3个回答  2008-01-07
陈炯明(1878年-1933年),粤系军事将领,中国军事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及著名的黄花岗起义。1917年帮助孙中山打响护法战争,对抗袁世凯。他在军事上支持和帮助孙中山在广东的发展。他在第二次护法战争期间与孙中山意见不合,他的部下不满孙“过河拆桥”对待陈,于1922年6月围攻总统府,意在驱逐孙中山离开广东。孙中山逃到永丰舰。孙于次年收买陈手下部将,陈于是遭到所有效忠孙中山的军队的讨伐,被迫离开广州。孙派人暗杀邓铿,并将责任推到陈身上。1925年他的残部被李宗仁等的桂系军摧毁,逃到香港,创建中国致公党,任总理,继续为中国的统一和富强而奔走。后病卒于香港。
第4个回答  2008-01-08
原来致公党是陈炯明创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