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技术的现有移动IP技术存在的不足与改进

如题所述

1.解决移动节点在子网间漫游时在寻径上却存在如下不足
考虑一个漫游至外地网的用户A,正与用户B进行通信,根据以上寻径方式,用户A的数据必将按照传统IP寻径方法,以某种最佳寻径方式达到用户B;而从用户B发出的数据,由于目的地址是用户A,数据必将先到达用户A的归属代理,在由归属代理传到外地代理,最后才到达用户A。这显然不是最佳路径,特别是当用户A漫游到用户B所在的归属网时,这种寻径方式的传输延迟很大,对实时语音、图像等会造成极大的损害;也增加了网络负担,数据包在网络中运行的时间大大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不足,可以引入一种新的代理——通信代理,它是与移动节点通信的IP节点的路由器。新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三个代理都发送代理通告报文声明自己的存在,不同的是,通信代理针对的是本范围内的所有用户。用户B要发数据给用户A,他并不知道用户A已移动,仍向用户A所在的子网发数据,被本地代理截获,本地代理一方面将该数据包转发到外区代理,一方面分析源地址,向数据包源端反向发送一条消息,该消息包括用户A目前的状态,如它的关联地址等等,用户B收到本地代理发来的消息后,得知用户A已移动,则向通信代理进行登记,告诉其关于用户A的关联地址,请求建立通信代理至外区代理的通道,建立成功后,由于这是通信两点直接建立的,所以路径最佳,然后用户B把发往用户A的数据包发给通信代理,通信代理截获后由隧道发往外区代理,再由外区代理发给用户A。示意图如图3。
通过这种改进,大大减小了时延,更好的满足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中对于传输和寻径时延的要求。
2.由于采用了IP隧道封装技术,使得封装后的数据包大于源路由数据包,这样不但增加了路由上的负担,还必然的增加了消息处理时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数据包的包头进行合理的设计或是对包头进行压缩。
3.移动IP节点的成本要高于有线IP网的节点成本,而目前Internet上的大多数设备和ISP不支持移动IP业务。增设外区代理、归属代理、通信代理都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且技术含量更高。
4.移动IP的接入对Internet网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Internet网中的防火墙检验每个数据包的源地址时,当发现数据包的归属地址与外区网的网络地址不一样时,会阻截IP隧道数据包。
5.IPv4和IPv6。在安全性方面,在移动IPv4中必须依赖自己的安全机制,通过静态地配置“移动安全关联”来完成这些功能,增加了负担。移动IPv6使用IPSec来满足更新绑定时的所有安全需求(发送者认证,数据完整性保护,重传保护等),也就是说移动IPv6的安全性是建立在IPv6的安全机制之上的,这样对移动IPv6就可以省去很多用来应付安全性的工作。IPv6在解决路由的低效性、入口过滤等问题方面也较IPv4有自己考虑的解决的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