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本生产管理类的好书籍,

如题所述

  《一看就懂的生产管理法》一看就懂的生产管理法提供的解决方法也都来自生产一线,极具有效性内容比较专业,但作者的讲解通俗易懂,且结合大量企业实例,许多案例是作者在企业管理和企业顾问实践中所亲历的。因此,作者对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把握得更为精准
  内容简介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也是生产管理中最为实用的工作和管理技巧,每天都被全世界最优秀的制造企业运用于生产管理实践。同时,PDCA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其他领域。 本书结合具体的案例,详细介绍了PDCA循环的内容、操作步骤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应对技巧,能很好地结合企业实际,极具实践指导作用,简单易学,操作性强。
  《图解生产管理:5S推进法》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是对生产现场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修身。如果没有员工素质的相应提高,“5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5S推进法(图解生产实务)》的作者越前行夫是一名具备丰富企业指导经验的专家,“5S”就是他指导内容的一部分。本书结构清晰明了,首尾两章分别介绍了“5S“的定义、意义和推进前景。中间的六章则依次对“5S”活动的准备工作、整理、清扫、整顿、清洁和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每一章又分别对主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提出了很多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和典型意义的事例。而每一小节又辅以生动有趣的图画,不仅加深了读者的理解,也增加了本书的亲和力。

  作者简介
  越前行夫:越前改善实践舍代表。木村5S实践舍顾问。早期从山武辞职后,创办了“越前实践舍”,目前对大约30家公司(中小企业、中坚企业、上市企业)进行5S、IE改善、JIT生产的指导工作。
  《图解生产管理:生产管理》
  日本的加藤治彦的这本《生产管理(图解生产实务)》系统地阐述了日本的制造业强大的原因。但是日本也是经历了长期的经济滞涨时期,怎样摆脱困境一直是日本企业界追求的目标。而深入理解本书对于经历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并正处在经济复苏发展时期的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本书从十一个方面阐述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光有技术领先就能处于不败之地,先进的管理技能更加重要,就像加藤治彦在书中说的:对待日本的制造业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看待,既可以说其比较强大,但另一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或许能成为日本复兴的一个巨大契机,而对于我们是不是应该主动抓住这个机会呢?
  内容简介
  日本制造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了一个“神话”,行了艰巨的企业重组和技术重组,大力推进所谓“工厂改革”,目前日本仍是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特别是中间产品和机械设备等的世界制造基地。如果说对于一国的经济来说,金融是血液,制造业是肌肉,那么,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日本经济可说是血液循环不畅,而肌肉依然发达的经济。本书以图解的方式简单易懂地介绍了在生产现场的注意事项以及生产现场的员工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我们的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有颇多类似的地方。然而我们的企业有多少是真正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有多少是在意识到质量问题后敢于召回产品,甚至停产停销,而不是佯作不知,继续生产和销售? 我们的媒体有多少敢于揭发披露企业的问题,真正为消费者充当监督员,而不是为了诱人的广告收入而默不作声? 中国企业如果不彻底改变现有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就会和现在的机会失之交臂,眼睁睁地看着“韩国制造”取代“日本制造” 。

  《生产管理(工具箱)》
  超级实用的生产管理工具大全,囊括各类工作规范、流程、方案、制度和表彰。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产企业的工作内容为出发点,从生产组织与岗位说明书、生产订单管理、研发与工艺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物料管理、车间作业管理、生产品质管理、5S推行管理、生产设备管理、仓储作业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生产人员招聘管理、生产人员培训管理、生产岗位绩效管理、生产岗位薪酬管理、生产管理的实用模型等16个方面,对生产管理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提供了各环节中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工作表单,是一部能让生产管理人员拿来即用的全方位的工具书
  《优秀班组长生产管理方案》
  内容简介
  本丛书对广大班组长实现由技能型向管理型、由平庸型向优秀型、由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有所基础,对玫组长开创美好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它不仅可作为班组长的工作指南,同时也可作为班组长的培训教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6
百Q度Q搜 “社Q会Q纵Q横Q学” (删Q) 有Q专Q门Q的Q章Q节 分Q析Q很Q透Q彻
第2个回答  2012-06-09
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