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什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成人之后到底咋样了?

如题所述

说起孔文举你可能不知道是谁,但一谈到《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你们一定知道说的是谁,孔融让梨,作为德育故事耳熟能详。

四岁的孔融与哥哥一起吃梨,自己拿了个小的,大人问他为什么拿小梨,他说我比哥哥小,当然该吃小梨。这个故事从小就被家长拿来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孔融自然因此成为了小孩们眼中的偶像,别人家的小孩。但为什么老师家长只给我们讲了孔融小时候的故事,对于他以后的故事只字不提呢?

我认为是孔融没有长成后人所想要的那个样子,与孔融让梨的期望不符。说到与我们期望不符的名人,历史上还真不少,除了孔融还有匡衡、司马光、李绅等,凿壁偷光的匡衡在晚年却被评为奸臣,写《悯农》的李绅实际上后期骄奢淫贪。与我们想要孩子们学习的谦让,勤奋好学等品质不符自然就不讲了。

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代世孙,又有四岁让梨的美名按理说是前途无可限量,可长大以后的孔融却狂妄自负,多次言语上得罪曹操,甚至在战乱中抛弃妻子,最终被曹操一不孝的名义杀掉了。

可以说孔融是一个故作姿态、虚伪狡诈之人。在建安九年,军阀袁绍之子袁谭率兵围攻青州城,此时城内的守兵仅仅剩下了几百人,形势万分危急。当时的孔融也在青州城内,为了维护自己“临危不惧”的名士形象,其选择故作淡定,饮酒作诗,拒绝上城督战,令守城士兵又气又恼。后来,在袁谭大军攻破青州之时际,孔融竟然在士兵的掩护下悄悄地逃离了青州城,无情地丢下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也是在这一次的战争中,他的孩子和妻子都被敌人残忍杀害

孔融自负于自己是孔门之后又有才气秉性,立志平定国家危难,但又才器初略思想空乏,所以没什么收获,他曾设立学堂,渴望像先祖一样广收学子,却在袁谭攻进北海时组织学生抵抗军队,最后输的一败糊涂。

在曹操进攻邺城屠杀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夫人女子众多被掳掠,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姬。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是出自于何典故。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这算是把曹操得罪惨在曹操北讨乌桓时,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不孝的名声应该是源于他的父母无恩论,原文翻译过来就是“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孔融又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这说法出自孔融可真是不敢相信!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 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了之于母,亦夏奚为?譬如物寄缻 中,出则离矣!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最后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

孔融最先以谦让孝顺闻名,可最后被曹操杀死后还冠上不孝的名义,实在是讽刺。老师自然是不会将孔融让梨的后传以及长大后的故事了,否则怎么解释他不孝的名义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9
因为这个人在长大之后,做了一些对社会上不好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适合给孩子们讲,对于孩子的思想是没有好处的
第2个回答  2020-09-29
孔融成人之后就没有小时候那么单纯了,他当了官,变得十分世俗,让人厌恶的地步。
第3个回答  2020-09-29
孔融在幼年时期很有礼貌,孔融让梨这个典故也一直流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狗血,是因为在孔融长大之后,对自己父母并不好,甚至可以说不孝顺。所以老师不讲后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