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刘备【500字】

快点,急!一定要500字左右

我眼中的刘备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东汉末年战争纷起,群雄逐鹿,直到三国归晋的过程。当我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传奇人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说到故事中的刘备,有些人可能觉得刘备只会哭只会跑,没有多少真本事。但在我看来,刘备是一位绝世英雄,并非无能之辈。

首先,跟曹操和孙权比起来,刘备的起步异常艰难。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便在朝廷任职,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最后建立了魏国。孙权较大程度上仰仗了父兄基业,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继而执掌家业,最终成为吴王。反观刘备,他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父亲刘弘去世较早,少年时期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苦,二十八岁时仍然一事无成。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刘焉、刘恢、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多次寄人篱下。但是刘备百折不挠,从不灰心丧气,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在敌友之间周旋。身为草根平民的他却能在乱世中以微薄的力量抗争强大的势力,坚韧不拔,终成一方霸业。

其次,刘备以仁义当先,热爱百姓。自万世佳话桃园三结义开始,关羽和张飞就跟了刘备一辈子,关羽还来了一个千里走单骑,就因为刘备重义。刘备在长坂战时,不顾自己的危亡,带着百姓一起撤退,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管理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与民

秋毫无犯,深得百姓的爱戴。

再者,刘备极其注重人才。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的就是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落空,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便和关张二人在台阶下等候了一个时辰,直至孔明醒来。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当了刘备的军师,自此命运的天平就开始向刘备倾斜,刘备才能咸鱼翻身。除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也是为刘备所用,组成了五虎上将,威震四方。这些文武奇才之所以能够忠心辅佐刘备,是因为刘备唯才是举、礼贤下士。

煮酒论英雄时,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见曹操对刘备的认可。刘备不只是英雄,更是一位贤德之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刘备在临终时对刘禅的告诫,这做人的道理也让世人铭记于心、千古传诵。

这就是我眼中的刘备,一位胸怀远大、仁义当先、求贤如渴、宽厚爱民、百折不挠的真英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在三国所有的诸侯中,刘备的出身最为卑微,虽然也是刘邦之后,但那只是血统而已。“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这是《三国志》的原话,从中就可以看出此时的刘备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显赫的背景,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相反,同时的曹操、袁绍、袁术、公孙瓒等人都是名门望族。在现实社会中,除了个人确有才能之外,再有良好的背景,这对以后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刘备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所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刘备是今日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说明年少的刘备应该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这其实特符合现实之规律。蒋介石、毛泽东等现代伟人,小时候也都是如此,或许有一些牵强。的确老人都认为顽皮的孩子比文静的孩子有出息。刘备之所以会成功,当然除了自身的原因,也需要得到有益的帮助。他的第一次重要帮助,来自于中山商甲张世平、苏双。他们赠给了刘备重金,这是刘备起家的资本。“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起初的刘备在官场之上也是极为坎坷。凭借平息黄巾军功,刘备得到了安喜尉的小官。但是,由于没有任何背景,当这种小官也不是件容易事。朝廷派督邮到各地视察,刘备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亲自去拜见前来视察的督邮,遭到了对方的拒绝。因为年轻,也因为没有做官的经验,刘备直入馆驿,“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弃官亡命。”在《三国演义》这被被写成是张飞所作所为,其实这本是刘备的作为。从此可以看出刘备当时也是血性中人,有点像水浒里的草莽之徒。当然,刘备的晚年时又犯了这种快意恩仇的脾气。
人是在成长中成熟的,刘备也不例外。刘备杰出之处,就是重情义。这是其他人所不及的,这一点对于刘备来说是唯一的途径。这一点可从关羽的始终不弃就可以得到验证。《三国志.关羽传》如此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这里所说的就是刘关张三个人的关系。也正是如此,才能看出三国中最识人、最善用人者就是刘备。后来,关羽为曹操所获。关羽始终不忘刘备,白马坡斩颜良之后离开曹操寻找顾主。刘备若是没有超人的人格魅力,我想关羽、张飞这一代名将是不会轻易跟随终身的。特别是这种人才若是在曹操的手下,必然早就飞黄腾达了,没必要跟随一无所有的刘备颠簸流离,居无定所。
刘备的军队人数不多,但是极有战斗力,这也是他的资本。曹操攻打徐州之时,徐州牧陶谦求救于田楷,田楷带着刘备一起救援。刘备所辖的士兵不过千余众,这在当时是极小的势力。但是就是这支部队跟随刘备屡建战功。陶谦病逝前曾经对糜竺言道:“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从这也看出了刘备之能。第一陶谦如果故去,首先继承这个位置的应该是自己的子孙,刘备不过外姓之人。第二刘备若没有超人的才能,作为一个多年的边疆大吏怎么会轻易的将这么丰厚礼物拱手相让。其实,我蛮佩服陶谦,这个人虽然历史上匆匆几笔带过,但是他很好的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禅让制度。世袭制应该彻底根除。陶潜在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日后的刘备。刘备从小小的平原相,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接受徐州的时候,刘备显得格外冷静。他没有喜出望外,其实天上真的掉了一个馅饼。刘备辞让,推荐袁术。刘备的好友孔融极力反对:“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或许刘备只是故意推辞,随后刘备顺水推舟,坐上了封疆大吏的位置。从此,刘备摆脱了以前的寒酸。当然从此,刘备也迎来了多灾多难。先是袁术,后是吕布,都对徐州虎视眈眈。吕布反复无常,根本不讲道义,非但不报刘备的大恩,顺便背后偷袭,夺了刘备的地盘。在曹操的帮助下,刘备讨还了公道。
但是,曹操早将刘备看作日后的对手。曹操采用了明升暗降的手法,剥夺了刘备的权力。在许昌,刘备成了笼中之鸟。一日,曹操宴请刘备。两个人说到兴起之时,曹操言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为数。”刘备听了大惊,手中的筷子掉落到地上。刘备绝对是三国里最杰出的英雄。他心里明白,如果有一丝的闪失,必将招来杀身之祸。所以此时的刘备极力装做胸无大志之徒,蒙蔽曹操的视觉。时间长了,曹操的确中了刘备的大智若愚之计。刘备一旦离开许昌就是龙归大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04
我是一个诸葛孔明的崇拜者,我崇拜他战略和智慧,凭着对他的崇拜我阅读了著名的《三国演义》。但是感觉过于演义话,于是我又阅读了正史《三国志》,两本书结合起来使我对其中的很多人物有了更加全面和独特的看法。

  在《三国演义》的人物中,真正的*雄不是曹操,而是刘备。由于《三国演义》一书的作者从内心深处的抑曹仰刘观点,自然就把曹操描写成*雄。但《三国志》读了以后,就觉得刘备才是真正的*雄。曹操本来也够*雄的资格了,但有刘备在,他实在不应该’荣膺’*雄这一称号.看看刘备的一生:吞刘璋,迫刘表,坑吕布,骗曹操,懵袁绍,伐孙权,摔阿斗,嘱孔明,迎张松,欺袁术.无不体现其*雄的性格.

  刘备每逢遇到生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都不忘说一句,“我乃汉室宗亲”.要知道,在那时侯,人们的头脑中正统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外姓都可以纷纷割地称王,拥兵自重.“汉室宗亲”当然应该得到承认和更多人的支持了.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善于自我包装.还别说,这种包装有时还真管用,当初刘备在第一次见到张飞的时候,只这一句就把张飞给镇得服服帖帖,张飞一说,关羽也老老实实跟着干起了革命事业.后来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和进一步升为蜀汉皇帝时,这一条果然派上了大用场.

  三让徐州.徐州的陶谦本想巴结一下曹操,让手下保护路过的曹操的家属,护送一程,谁知手下不配合,半路上杀了曹操的老爹和全家,你想曹操能就此罢休?发誓杀尽徐州所有的百姓.这时候接手徐州,曹操岂不迁怒于他?那不是代人当靶子?以刘备当时的千把人手,他绝对不想也不敢和曹操的几十万大军作对.再说了,徐州乃四面受敌之地,对于急于找块根据地壮大力量的刘备来说,徐州并不是理想之地.于是就发生了陶公祖三让徐州的故事.

  刘备受到吕布的攻击,投*曹操.刘备胸怀大志,又怕曹操看出来,就每天在后园浇水种菜,以为韬晦之计.可曹操还是看出了他的“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有一次同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竟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的话来.以曹操的英雄,尚不敢居刘备之先,野心一下被识破,刘备竟吓得筷子都脱手掉到了地上,就在这时,外面正好响了个炸雷,好一个刘备,从容地拾起掉在地上的筷子,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听了,一笑了之,竟再不疑刘备.

  曹操擒了吕布,是用是杀,还在犹豫.这时候最着急的是刘备,刘备深知,以曹操驾驭手下的本领,完全可以控制住吕布,如果二人联手,他的野心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了.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精彩的一幕:吕布被绑缚在地,趁曹操出去的一会功夫,吕布向当时曹操的座上客刘备求情,刘备点头答应.一会儿,曹操回来,问刘备吕布怎么处理,是用还是杀? 刘备说: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这二人都是吕布先认作干爹而后又亲手杀之, 曹操当然知道. 那吕布听了刘备的回答, 气得破口大骂: “是儿最无信者”. 而曹操上了一当, 还以为刘备是为他好呢.

  刘备和曹操打仗, 赵云在长坂坡于百万军中舍命救得阿斗, 血染征袍, 精疲力尽的赵云将正在怀中熟睡的阿斗双手递给刘备, 刘备接过阿斗, 却一下摔在了地上, 并说: “为汝这孺子, 几损我一员大将”. 赵云一见, 忙跪在了地上, 哭着说: “云虽肝脑涂地, 不能报也”. 刘备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抚慰赵云呢? 实在是没有办法, 当时的刘备不像曹操, 他没权没势也没钱, 除了摔阿斗, 还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对赵云进行感激和奖励. 其实, 刘备这一着的用意, 就是后来的普通百姓也都瞧出来了, 不是有句歇后语叫做”刘备摔孩子------买人心” 的吗?

   刘备被曹操击溃后, 要到荆州依附刘表, 刘表不顾手下将领的极力反对, 接纳了刘备.刘备初到刘表处时, 还规规矩矩, 小心翼翼, 刘表也一度认为刘备是个至诚君子. 后来有一次刘表请刘备喝酒, 刘备喝得差不多的时候, 失口说出了刘表的碌碌无能, 言外之意, 他要是有刘表的荆州九郡之地, 将会大展雄才. 根本就没把刘表放在眼里. 刘表听了, 不仅非常不满, 而且也开始提防刘备了. 最后只得把刘备派到外地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