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遵亲是做什么的

如题所述


王遵亲
王遵亲,土壤学家。长期致力于盐渍土的发生、演变、分类及改良利用研究。率先在国内进行水盐运动规律和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及其预测预报研究;在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及综合治理工作中成功地应用机井群开采地下水灌溉压盐,降低地下水位,继而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井、沟、渠相结合的灌排工程,在防治土壤盐碱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中文名:王遵亲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泰安市
出生日期:1923年7月9日
职业:土壤学家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代表作品:.《山东广北地区农民的盐土改良》
个人简历
1923年7月9日生于山东省泰安市。
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
1950-1953年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研究实习员。
1953-1956年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土壤及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助理研究员。
1958-1960年前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进修。
1960-1961年中国科学院土壤及水土保持研究所(北京),助理研究员。
1961-1965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土壤盐渍地球化学研究室主任等。
生平介绍
王遵亲,1923年7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城北近贤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其父在北伐战争中阵亡,而被送到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读书,1937年小学毕业,正值日本侵略中国,抗战爆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他辍学二年,倍受失学无依的痛苦,后靠国家公费及亲友资助,先后读完了初中、高中并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50年8月,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1953年该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1950-1952年,在李庆逵、席承藩教授的领导下,先后参加“苏北滨海盐渍土”、“内蒙古、东北地区橡胶草土宜”、“江苏云台山农场的勘查设计开垦”等野外调查和制图,并进行了室内化学分析。学习并掌握了野外工作的方法和每一项研究工作形成的全过程,并为今后从事盐渍上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3-1954年,他负责组织和参加了山东省打渔张灌区的土壤调查工作,任调查队队长,负责完成了“山东打渔张灌区滨海盐土的形成条件及改良利用”的报告及各种图件,为滨海地区建设灌区、发展引黄灌溉和改良盐碱地提供了科学资料。他组织编写了《中国盐渍土》专著,该书融理论性、资料性和生产性于一体,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王遵亲先后负责和参加编写8本专著,发表论文、报告120余篇,其中《中国盐渍土》、“中国土壤盐渍分区图”、“中国盐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等权威性著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引用。由于这些系统性研究成果,他在我国土壤科学领域内创立了土壤盐渍地球化学分支学科,成为这方面公认的奠基人,并在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他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获国家和院级特、一、二等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其他荣誉奖16项,其中居第一名次的6项,其他荣誉10项。
技术成就
盐渍土形成和性质
王遵亲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提出盐渍土中的盐和碱是干旱、半干旱和漠境地区及沿海地带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活跃而复杂的地球化学特点,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土壤退化方面,构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土壤盐碱化问题,需要采取多学科有关理论和综合手段进行研究和防治,因而在土壤科学中应建立一个独立的土壤盐渍地球化学学科分支,其任务是研究土体和水体中盐类的来源、迁移和积累规律及其与盐渍土形成和性质的关系,研究植物耐盐碱性的机理,研究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措施及其理论依据。在他长期努力下,我国的土壤盐渍地球化学学科得以建立和逐步完善起来。
他根据丰富的研究资料,首先将土壤现代积盐过程细分为海水浸渍影响、地下水和地面渍涝水双重影响、地下水影响及地面径流影响4种,并阐明了各自的盐渍特征。研究证明,在淡质和低矿化度地下水条件下土壤也可发生盐渍化,从而纠正了只有地下水的矿化度达3克/升以上才能引起土壤盐渍化的传统论断。
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有3种原因
他认为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有3种原因:
(1)大规模自流灌溉引起浅层地下水位上升,超过其临界深度;
(2)土壤心、底土有盐分累积层,其盐分因下渗水的溶解而活化,向地表累积;
(3)用矿化地面水或地下水灌溉,又无调控措施,致使盐分在土壤表层累积。
呈斑块状分布的原因
他揭示了盐渍土在微域地形上呈斑块状分布的原因是:
(1)微域地面不平,相邻地段的土壤表层温度和湿度出现差异;
(2)层状沉积物土体中有埋藏不深的滞水托盐层;
(3)局部存在高矿化度的地下水穹。
他还阐述了残余盐渍土的积盐特征和分布规律,并指出残余积盐有成土过程产物和地质过程产物之分。
王遵亲发现,在黄淮海平原发展大规模机井灌溉的情况下,当低矿化度的地下水或淡质碱性地下水中含残余碳酸钠时,如不采取预防措施,土壤有可能发生次生碱化。草甸草原的超载放牧可加剧土壤碱化的发展。他率先提出了土壤碱化有现代碱化、残余碱化和次生碱化之分的论点。
在盐渍土分类分级方面,他率先区分出潮盐土和潮碱土(即“瓦碱”)两个新亚类,并论述了它们的形成过程与草甸盐土和草甸碱土的区别,提出了土壤盐碱化分级的数量指标及其依据。
根据对镁质碱化盐渍土的形成条件和盐渍特性的研究,他提出其改良途径和方法应不同于钠质碱化土壤,并指出过去改良利用失败的原因。
在山东、河南、江苏等地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他应用土壤研究所研制的土壤盐分和水分传感器,建成了具有特色的土壤水盐动态模拟地下实验室。根据蒸发—人渗条件下层状结构土体的水盐动态长年观测结果,揭示了粘质土层水盐毛管运行缓慢的机理,纠正了国外认为粘质土情况下引起土壤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深度为最大的论断。
通过田间模拟试验,阐明了耕层熟化和植物覆盖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率先提出抑制土壤返盐的熟化层厚度和熟化度的物理、化学性质指标及其作用机理。
根据土壤—地下水体系中水盐运动规律的多年观测,他提出了我国各生物气候带在不同土体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下防治土壤盐碱化的地下水临界深度数值范围。
主要论著
1王遵亲.《山东广北地区农民的盐土改良》.土壤通讯.1955(11):15~16
2王遵亲等.《山东打渔张引黄灌溉区滨海盐土的形成及其改良利用问题》.土壤专报28号.1955:55~108
3王遵亲等.《河网化与排水种稻是改良华北平原地区盐渍土主要途径》.科学通报.1961(4):11~16
4王遵亲等.《山东聊城土壤盐渍化防治区划及措施》.土壤学报.1964,12(1):1~22
5王遵亲等.《山东聊城盐渍土的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土壤学报.1963,11(4):343~360,等等。
主要贡献
在熊毅教授的指导下,他率先提出了水利措施和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最先成功地应用具有特色的机井群开采地下水灌溉压盐,并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从而在防治土壤盐碱化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继而发展成用各种形式的井沟渠相结合的灌排工程措施与多样性农业生物措施相配套的综合防治旱涝盐碱等自然灾害的技术体系,在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土壤碱化防治方面,他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指导思想,利用工矿企业“三废”如磷石膏、亚硫酸钙和风化煤等及农村有机物料进行改土试验,取得明显成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在承担国家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和综合治理开发的科技攻关任务中,他取得了突出成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合理利用和调节水资源方面提出的方案及其依据,深得广大有关人员的赞许,并在水利部“引黄入淀济京”调水计划中列为优先考虑的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