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得不好,偷改卷子分数。经常撒谎,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孩子考得不好,偷改卷子分数。经常撒谎,该怎么办

先把你的脑袋改改,别一天到晚抓住分数说话。
我是20年教龄的老师,自己孩子从小到大从没问过考多少分,孩子学习很自觉,还跟我是好朋友
现在上大学,什么心思都愿意首先跟我商量。
秘诀只有一个,永远替孩子着想,不把自己意愿强加于孩子。

跟孩子得沟通,他改分数,说明有自尊心 ,撒谎是因为害怕家长责骂。家长应该多跟孩子沟通,不要总是看重分数。我们小时候也会有因为考不好而受到家长打骂的时候,想想那时你的心情,就能理解孩子了。

孩子考不好,该怎么分析卷子找原因

分析错题,题错了肯定是知识点没搞懂,根据这个知识点多做题

近期孩子们刚刚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后我们除了要关注考试分数外,还有什么更需要我们去认真挖掘呢?一次认真的考后试卷分析,是比单单的知道那个考试分数更加具有有意义的,那么考后如何进行试卷分析?
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和选拔。除了中考、高考、竞赛类考试以外,其余几乎都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所以,考后试卷分析其实是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试卷分析才是真正收获的手段。因此,考后试卷分析应该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
但是,有些高中生只盯着考试分数,对试卷分析不重视,或根本不会分析,致使考试的检验功能不发挥作用。这是很坏的习惯,因为不会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人是不可能进步的。事实证明,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十分重视考后试卷分析,而且都有一套分析的策略和方法。下面是考后试卷分析的一般方法,希望能给高中生一些启发。
试卷分析有策略
所谓考后试卷分析,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所以,试卷分析要讲究以下四个策略:
1.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⑤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上述问题逐步由低阶发展到高阶。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2.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要点有三: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阶形式。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4.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对此,学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将做详细探讨。
稳扎稳打九字诀
考后试卷分析,学生要牢记九字诀:马上写,及时析,经常翻。
马上写:首先,学生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请教老师或同学,详细写出正确过程和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充齐全。
及时析:及时写出对试卷的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两步:①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②在纠正错题的基础上,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学生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正弄懂弄通,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学生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但关键是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学生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经常翻: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贴上在一起,要注意储存。积累多了,可以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亡羊补牢不二过
通过考后试卷分析,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收获:
1.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所谓查漏补缺,就是找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充完善,让知识的吸收全面化、系统化、有效化。在试卷分析过程中,通过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对比,学生要重点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而巩固这些知识点,除了复习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做好对知识的精细加工,做到举一反三。
有效巩固薄弱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英语学科可以制作单词卡片,然后将考试中拼错的单词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复习,提高记忆效率。还可以建立各个学科的“错题本”,尤其是较弱的学科。“错题本”不仅可以汇总错题,还可以将老师讲过的一些典型的、思路巧妙的、对自己有所启发、让自己有所领悟的例题整理上去,但要记住,平时要及时整理和总结,多看、多思、多问。这样可以快速弥补知识上的漏洞。一本或数本“错题本”记满以后,可以再重新整理,自己会做的可以删去,不会做的可以保留,如此反复,直至完全掌握。
2.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
考试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在检验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劣和与应试能力的强弱。学生在考试中往往集中暴露粗心、做题方法不对、不会审题、检查不细等方面的不足,弥补这些不足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要端正考试的态度,不能只关注分数,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步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要把考试当成检验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机遇。比如,学生平时学习不够踏实认真,容易浮躁,考试时看到自己会做的题目就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轻心,最终失分。这个问题反映出学生学习习惯与态度不好,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需要在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个优秀的学生要具备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与复习;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积极融入课堂学习,并做好笔记;多动脑,勤动手;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独立完成作业并经常反思。而培养这些好习惯,有以下几个步骤:①逐渐培养自己对各个学科的兴趣。②心里要清楚什么是好习惯。③坚持不懈地强化训练,让自己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
3.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
一般来说,只要平时学习努力,做到考前认真复习,都会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同学分数不低,但很有可能是靠投机取巧或吃老本得到的分数;有的同学学习明显比前期努力了,但还是没有考好,这时也不要灰心,而要继续努力,慢慢储备知识,做到厚积薄发。所以,如果考了高分,不要只是一味高兴,而应和自己的努力情况对比,找老师点评试卷,弄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这样,可以让自己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下去。
学习如同长跑,贵在持之以恒。长跑是耐力的比拼,开始跑在前头的,未必能笑到最后,一开始落在后边的,最终不一定是失败者。
4.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最简单的是纵向比较,就是拿本次考试的成绩与上次考试的成绩对照,看是否比上次有进步。不仅从总成绩上比,更要比到细处,具体到每科,细化到每科的知识点。如语文考试,上一次“基础知识与运用”失分较多,这次通过努力失分减少了,这就是一种进步。
另一种是横向比较,即拿自己的成绩跟班、年级各档次分数线比。举例来说,语文、数学满分150,而自己语文考110分,数学考98分,哪一科考得好?不好判断,因为没有参照物。这时可以把各档次分数线作为参照,通过对比,帮助自己找到相对处弱势的学科,及时补救,预防偏科。
对比,既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及时给自己打气,这样才会有信心和勇气继续进步。所以,进行试卷分析时,一定要把亮点找出来,要把进步找出来,要把劲头找出来,把考试当成学习的助推器,让自己更加优秀。

孩子又偷东西又撒谎,我该怎么办

良好的教育一定要养成,造成这种原因因素有很多
为什么偷?是不是平时没有满足他的一些需求,要什么玩具舍不得买
还是因为定时比较溺爱,他感觉怎么都没事
实在不行可以适当的通过责罚(适度打一顿)

当孩子撒谎时,我们该怎么办?

楼上有点话多了,其实小孩撒谎也是有原因的。
你先试探一下:我不会打你骂你,你可以说真话吗?(要用慈祥的口气)
不过我觉得人难免会撒谎,不过搞清楚原因了之后慢慢教导是最有效的。千万不能对小孩子施暴,会对小孩子心里造成阴影,还可能会讨厌家长。(我经历过,还是历历在目)
撒谎是本能,小孩本能的觉得父母会生气,所以引发出撒谎一事。
耐性 *** 会有结果的,不过不能磨灭小孩子的天性

孩子好喜欢撒谎该怎么办呢?

你想办法让他知道撒谎的危害,他就不会撒谎了

孩子总爱撒谎还爱偷钱,父母该怎么办?

心理学的专家分析,小孩撒谎、有偷摸行为,一般出现在2~7岁左右,普及面达80%以上。包括我们成人,童年时代都有过这种行为。下面是几条建议:

第一,避免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责打孩子。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所做所为,很简单,不一定有意识和目的性。不同的教育,会导致不同的后果。发现有撒谎、偷摸行为,不要一律打骂,要说清楚这种行为的危害之处,会给别人造成什么伤害,让孩子理解后,勇敢地承认错误。

第二,不要造成孩子说谎的理由。家长一开始摆出严厉的态度,孩子见势不妙,为本能地保护自己“不挨揍”、“不挨骂”,逼急了只能说谎。动不动用“良心”、“道德”来谴责孩子,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伤害孩子自尊,从小埋下心理自卑的阴影。

第三,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孩子学父母的样是最快的,当着孩子的面说谎话,孩子马上就记在心里。孩子问妈妈,送给妈妈的奶油蛋糕吃了吗?妈妈说吃了。孩子一看并没吃,妈妈怕戏言孩子,把不情愿吃的奶油当着孩子的面全吃了,同时说明没吃的理由,这样会及时消化孩子心中的疑团。因此,家长言传身教,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不可小视。但那种对孩子撒谎、偷摸行为不管不问,甚至还称道的做法不可取,后果很严重,也很危险。

发现孩子撒谎,我们该怎么办?

今天早晨,我在厨房忙碌著给叮当准备早餐.叮当在客厅沙发上看图画书. 十分钟后,我出来,我看见叮当从卧室出来,还随手关了卧室的门. “当,你去卧室干吗呢?"我觉得有点纳闷. “我什么都没干,我来关门!"当有点紧张地回答我.虽然我纳闷,但是还是没细想,张罗着他们赶紧用早餐. 他们自己吃,我去卧室收拾床铺,一床的睡衣啊,凌乱的被子,一穿乱飞的枕头啊,海宝啊,其实都是叮当两人的! 突然掀开被子发现了一本的书,而且有一页被撕下来了,“躺"在旁边. 马上意识到刚才当当进来卧室的问题了,肯定是这个小子把书弄破了然后把他们藏在被子里.这么小不点点就会开始隐瞒自己犯下的错误了?这怎么了得?这么小就会说谎啦? 本想马上去问正用餐的当当,为什么要跟妈妈说谎?一想,孩子之所以会撒谎,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躲避我的批评与处罚.于是我决定等孩子用完餐好好跟他沟通. 对待孩子,我一向很严厉,我从不宠爱孩子!也许是我过于的严厉,导致孩子要用这种方式来选择逃避批评与处罚!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淘气会使爸爸妈妈不高兴的,所以撒了个谎。马上意识到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想我还是假装不知道的好! 听到谎言怎么办?这么大的小孩子因为说谎就受到惩罚,不仅没有任何意义,也许还会有负作用。事实上,我们对诚实和正直的长篇大论,对孩子来说,只是耳边风;我们的惩罚也不能使他知道问题的所在。相反,他只知道他又淘气了,而且将来他肯定不愿意让你知道这些淘气的事儿。所以,更加关注他的不良行为效果会更好一些。 叮当用完早餐,我把当当单独抱在膝盖上坐沙发上,拿着那边已经撕破了的书跟当当说:“妈妈刚才在被子里发现了这本书,可是能已经被撕破了一页,妈妈现在呢想请当当帮妈妈一起修好它!" “妈妈,我们拿胶布把它修好吧!"当当开始表现的很有兴致. “可是妈妈呢没有弄明白,到底是谁把书给弄破啦?是不是墙壁上的小松鼠呢?还是书里那个黑爪子的大灰狼?妈妈呢想看看谁这么聪明把书撕破了还给藏在被子里了?"我循序渐进地引导当当把事实说出来. “妈妈!是我把书撕破了,然后藏在被子里的!"耐不住我的"引诱",当当终于承认了刚才自己做的"坏事" “哦,原来是当当干的啊?但是这样做是很不对的!妈妈知道你是怕妈妈不高兴,所以不想告诉妈妈真相。所以刚才当当跟妈妈说去关门了,没干什么.当当如果不小心把书撕破了不能藏起来,要跟妈妈说,可以帮妈妈一起把用胶布给它粘好,我相信当当以后会更小心的不会把书弄破,而且也不会跟妈妈说谎了对不对?"我直接"乘虚而下". “嗯,我会小心不把它撕破了,我帮妈妈一起把他修好!"当当当即开心地喊道. 事情圆满解决,事情虽小,但是诚实是做人最起码的基础.但是如果不重视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对孩子实行诚实行为的教育要坚持以下五项: 1、大人要为宝宝树立诚实的榜样。不要轻易给宝宝承诺,对宝宝的承诺一定要兑现,不能让孩子认为你在骗他。 2、满足宝宝合理的愿望和要求。过分的限制和严格,容易导致宝宝说谎。 3、通过讲故事让宝宝知道诚实的重要性。比如“长鼻子”,“狼来了”的故事。 4、建立基本的生活游戏规则,让宝宝学会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玩具坏了要告诉妈妈,让妈妈来修请妈妈帮忙修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