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如题所述

如何评价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是一个描写田园风光的词。看完之后,我们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生活之美。第一首词写在一个晴朗的夏夜,有一轮明月。以蝉、蛙等山村特有的声音,表现出山村、农村特有的味道。

1.诗的下一部分表现了在云淡雨轻的夜晚,多云转晴的天气,突然出现的老地方游玩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在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第一首词用自然景物和自然好词中的细微意象描绘辛弃疾的心理活动和心境变化。字里行间没有典故,也没有生僻的词语,但是读起来很轻松,和谐轻松,简单易懂,灵活生动,有乡土气息,有生活气息。

2.第一句是“明月不吓喜鹊,半夜清风吹口哨”。风、月、蝉、喜鹊都是很常见的场景,但经过辛弃疾的打磨,就不一般了。鸟儿绕着歪歪斜斜突兀的树枝飞来飞去,初秋的月光一下子把它们照醒了。嗖的一声,喜鹊惊飞,枝头不晃。习惯了盛夏的蝉鸣,在凉爽的夜风中突然重逢,情绪完全不同。清风明月中,只剩下一个行者,这样的场景是如此的安静。

3.然后两句:“旧时茅店林边,路转溪桥。”带着转折的意思。词人依稀记得,原来在密林边上的社庙附近有一间茅草屋,恰好是避雨的地方,怎么现在看不到了?就在我着急的时候,路转弯了,我走过小溪上的小桥,毛甸真的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具有“意料之外”和“意料之中”的双重含义,引人深思。它巧妙地描写了诗人从怀疑到喜悦的复杂心理变化,类似陆游的名句“过了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词虽然表现了乡村宁静祥和的生活,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爱国爱民的心依然若隐若现。作为一个同样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吴克玮的国家,温克安的国家,他不同于范仲淹那种“身在庙堂之上,忧其民,远在江湖之上,忧其君”的矛盾心理。在他的意识里,他更加豁达洒脱,有一种“来什么歌就唱什么歌”!当然,这种“安全感”并不是指狭隘的个人安全感,而是全球所有人的广义安全感!这种对独特感受的洒脱理解,不正是蕴含了一种高明的人生哲学吗?管鲍的话是愿意抛砖引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5
我觉得代表了辛弃疾他一贯的边塞风格,另外,这首词也写了辛弃疾在黄沙道路上行走时多么的坎坷,代表了他的痛苦。
第2个回答  2022-08-05
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里面有许多关于环境的描写,最后一句话,给人一种特别开朗的感觉。
第3个回答  2022-08-05
通过作者晚上在黄沙道上行走都能够表现出来作者的无奈之感以及被流放的心情。尤其是月亮更能够衬托出自己的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