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可以见如来”出自何处?

如题所述

  “明心见性,可以见如来”出自《金刚经》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槃。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因为它是这一代时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注脚。现在我们只能择其精要者约略言之。
  在未讨论明心见性的内容与如何明心见性之前,首先让我们来把心性的轮廓勾勒一下,以便易于着手分析讨论明心见性的意义。
  那么心是什么?性又是何物呢?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嗔,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集合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要详细谈它的形象和内容,法相宗《成唯识论》说得很清楚,它可以分为八大心王和五十一心所。这里为了节省时间和篇幅,不详细说它了,请读者自己去研读《成唯识论》吧。
  心既如斯,性又是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原。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古人比为色里胶青,水中盐味,虽不可目睹,但事实上确实在起作用,在佛经上它有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只因众生迷而不觉,不知有此妙体,无始以来,只与生灭和合,变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与波,不是两回事。现在世界得以飞跃前进,全靠自动化,而自动化又靠热能,无有热能,即无动力;无有动力,一切都是静止的,死的。同样,我人之所以能思考、工作、创造发明等,也靠体内的动力,而这动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虽不能眼见,但确实在起一切作用,犹如电虽不能目见,而一切照明、发动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但宗下常两者混用,称心为性,称性为心,我们只要洞悉它们的底蕴,搞清它们的分野,也就不至为之混淆惑乱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楼主您好!

末学以为您这段话有误解。浅见如下供参考:
先看这段经文:《金刚经(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首先,您所理解的“见如来”,可能是指:“见到佛的庄严报身”: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
可是,上面经文说了:“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如来”,是指“如来法身”,如来法身无形无色无相,怎么可能“见”呢?因此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这样就知道,这里的“见如来”是指“见如来法身”:因为如来法身是“非身相”的。见到这个非身相的如来法身,才是真见如来。

那么,什么是“如来法身”呢?我们来看释迦牟尼佛悟道时说的第一句话: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再看《华严经》的一段话: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综上可知:如来法身与一切众生的真心是完全没有差别的。只不过其中的净染有差别,比如墨水与净水,水性无差别,净染有差别。

禅宗所说“明心见性”,明心,就是触证到自己这个无形无色无相的真心,也叫做“如来”“如来法身”“如来智慧德相”等等几十种称呼。见性却有两种含义:一是“眼见佛性”;二与“明心”等同。

综上,明心见性,就等于“见如来法身”,已经是真见如来了。不必在真见如来之后,还去见虚妄的身相。所以,您这句话不会有出处,因为已经成为“头上安头”。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明心见性”是禅宗的重要理论,从字面上来说是两个动宾结构,“明心”,即“使心明”;“见性”是“使性见”,印度佛教经典没有这个词,这个词是集佛、道、儒家理义的中国禅学名词。至于“明心见性,可以见如来”。这话也没有什么经典。“见如来”乃《金刚经》中有云:”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明心见性,可以见如来”的含义也就是心明性见后可以证悟到如来真实法体。
第3个回答  2012-11-16
“明心见性”是中国古汉语的两个使动宾结构,“明心”,即“使心明”;“见性”是“使性见”,印度佛教经典没有这个词,这个词是集佛、道、儒家理义的中国禅学名词。至于“明心见性,可以见如来”。这话并没有什么经典。“见如来”倒是《金刚经》: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第4个回答  2015-09-26

    出自梦入神机的龙蛇演义,

    “不闻不见 觉险而避”跟孙禄堂或者易经有点关系,至于后半句“明心见性 可以见如来”应该是梦入神机编的.

    跟金刚经有关。至于对错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