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的速度单位节是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将地球一圈分作 360度, 1 度再分60分, 1 分为之 1 海浬
1节=1海里/小时=1.852km/h
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以海里/小时计算,简称节。是舰艇最重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之一。通常用计程仪测定水面舰艇的航速分为最大航速、全速、巡航航速、经济航速和最小航速。最大航速指主动力装置以最大功率运转时达到的速度;全速指主动力装置以额定总功率运转时达到的速度;巡航航速是舰船巡航时常用的速度,通常同型舰船规定一种主机航速作为巡航航速;经济航速指燃料消耗最小时的速度;最小航速指船舵能发挥操纵作用的最低速度。潜艇航速分为水上航速、水下航速和通气管航速(使用柴油机水下作业装置时的航速等

古代西方测算船舶的航速时,用一根长绳,等距离打上结,一头栓在船尾后沉入海中。当船航行时,绳子会因阻力而部分漂上海面,船速越快,漂上海面的部分就越长。水手根据露出水面的绳结的数量来测算航速。“节”作为航速单位由此而来。用现在的测速仪比较,一节大约为每小时1.852公里。

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船速。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砂计时器。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在绳索的等距离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有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

  海里是海上的长度单位。它原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

  此外,舰船上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长度单位也用“节”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中国舰艇的使用标志以2O米为1节。

  现代海船的测速仪已非常先进,有的随时可以数字显示,“抛绳计节”早已成为历史,但“节”作为海船航速单位仍被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6
早在16世纪的时候,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商业往来频繁,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对船舶的载重量及运输速度都有了要求,但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没有什么仪器设备可以用来测量船舶航行的速度。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了一个现在看起来“很土”,但当时却是比较好的办法,在一根很长的计速绳索上,每隔相等的距离打一个小节,在打了若干小节的绳索末端固定一块下缘镶有铅块的扇形木板做为浮体,在船舶航行时向海面抛出一拖有绳索的浮体,用当时一种叫做流沙计时器计时,·计算出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放出绳索的长度上有几个节,就可以比较直观地计算出船舶的航行速度,“节”就成了舰船速度的计量单位。
第2个回答  2015-08-17
刚才看错了,看成是纬线的1分弧度长度了,仔细一看是经度的1分弧度长度,看来现在眼睛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