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猿的南方古猿

如题所述

(一)
在遥远的非洲南部,人们发现了另一类古猿的化石,叫做南方古猿或南猿。这是一种新类型的古猿,是从原始古猿过渡到人类的类型。近几十年来,南方古猿这类动物的化石在非洲东部某些地区也陆续有所发现,而且材料更加丰富。现在所知道的南方古猿包括几个不同的种。有的身体粗壮,脑子比较大;有的身体比较矮,脑子比较小;有的带有类人猿的特征比较明显;有的明显属于人的类型。它们都离开了森林,活动于开阔的地带。它们生存于距今大约550万年前到130万年前。
由于南方古猿的类型有好几种,彼此差别有的还比较大,因此现在对它们在人类进化中的确实位置,存在意见分歧。有的认为它们是人类进化中的旁支,以后绝灭了。有的认为至少其中有一种是直立人的祖先。特别是在东非发现某些南方古猿化石的地方,也发现一些粗糙的石器,因此有人把这种南方古猿叫做“能人”。
(二)
“能人”的发现表明至少有一些进步类型的南方古猿已经开始能够制造工具了。不管怎样,现在一般认为至少这些已经能够制造很粗糙石器的进步类型的南方古猿已经是真正的人类,应该看做是一种猿人。为了跟像“北京猿人”这种猿人相区别,有人把南方古猿中的进步类型叫做“早期猿人”,把“北京猿人”这种猿人叫做“晚期猿人”。
一些南方古猿具有不平凡的特征。例如,人的眉嵴不突出,现代类人猿的眉嵴很突出,南方古猿的眉嵴虽然有些突出,但是不像大猩猩的眉嵴突出得那么厉害。更重要的是:南方古猿在颈以下的构造,基本上跟人的相似;颈以上的构造,基本上跟类人猿的一样。
比方说吧,南方古猿体高可以达1.5米以上,从骨盆的构造,从脊柱跟头骨的连接方式,可以知道它们是直立的,用两脚走路的。这是人的特征。这表明南方古猿的手足已经分工,有了进行劳动的必要条件。
可是它们的脑量一般只有450~550立方厘米,比黑猩猩的脑量(350~450立方厘米)大一些,比人的脑量(1200~1500立方厘米)小得多。它们的臼齿和前臼齿也都很大。这些是类人猿的特征。
这就是说,在从动物向人进化的过程中,手和脚的变化在先,脑子的增大在后。这样的材料表明直立行走和劳动首先出现。这显然支持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论点。
(三)
现在知道,南方古猿的身体构造是跟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的。从发现的材料看来,从它们生活的地区可以知道,它们已经不是森林动物。它们生活在树木比较稀少的开阔地方,过的是地面上的生活。这就是说,它们的骨骼构造是跟它们的直立行走的生活相联系的。
由于直立行走,它们就有了自由的虽然还是原始的“手”。有了这种“手”,它们可以利用天然物体例如树枝和石块来寻食和御敌。有了这种“手”,它们开始制造粗糙的工具。在这个基础上,就逐渐过渡到能够制造原始石器的早期猿人了。有理由可以把“能人”看作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会不会用火,现在还不能肯定。虽然在那里已经发现过用火的痕迹,但是没有能最后确定这是早期猿人的遗迹。他们多半沿着湖滨河岸生活,就在水边泥地上过夜。
露西
在科学中,露西(Lucy)是1974年11月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阿瓦什低谷发现的南方古猿阿法种(英语: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的古人类化石的代称。露西生活的年代是320万年之前,被认为是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人类,曾所知人类的最早祖先,直至1992年由柏克莱加州大学人类进化研究中心主任Dr. Timothy D. White所带领团队发现440万年前始祖地猿阿尔迪纪录才被打破。[1]
1974年11月24日,美国骨人类学家唐纳德·约翰逊,伊夫·科本斯和蒂姆·怀特在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低谷发现一具古人类的化石。根据当时庆祝发现而播放的披头四乐团的一首歌《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将她命名为露西(Lucy)。 露西具有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根据骨盆情况推算生过孩子。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
露西化石目前保存在阿迪斯阿贝巴的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 现在要问:能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观察南方古猿的头骨和牙齿,认为这种古猿跟某种原始古猿有血统上的关系。有人认为它们大概是拉玛古猿的后代,是由某种拉玛古猿进化而来的。同时,南方古猿的头骨和牙齿又跟北京猿人(就是直立人)的头骨和牙齿有一些相近。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表示南方古猿中的早期猿人代表从某种古猿发展到直立人的一个过渡阶段。
(一)
我国地区辽阔。在远古时期,我国南部由于气候温暖,有广大的森林地带,那里也生活着许多古猿。
1956年和1957年,我国先后在云南开远县小龙潭煤矿发现10枚古猿牙齿化石,最初认为属于森林古猿,定名叫开远森林古猿。估计它生活在距今800万年前。后来经过研究,认为其中有一部分牙齿应该归属拉玛古猿,它生活的年代在距今1000多万年前。最近又在云南禄丰县发现了大批古猿化石,包括1枚拉玛古猿头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的拉玛古猿头骨,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1968年和1970年,在湖北巴东县和建始县也发现几枚牙齿化石。据研究,它们属于南方古猿的类型。
(二)
顺便提起,解放以后,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多次到广西考察,他们在地方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人民群众的协助下,调查了200多个山洞,并且作了重点发掘,获得了许多古生物化石,其中有一种巨猿的牙齿化石。
我国科学工作者根据比较丰富的材料进行研究,注意到这种牙齿比现代人的牙齿大得多,但是有些特征跟人的相似,例如臼齿的齿冠咬合面的纹理少而简单,跟人的臼齿比较相近。不过它的上下颌的犬齿发达,有分化;它的整个牙齿的结构明显地具有类人猿的性质。因此我国科学工作者确定这些牙齿的主人是巨猿,不是巨人,并且认为它们不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它们可能是猿类发展中的一个绝灭的旁支。
以后,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湖北也发现了巨猿的化石。这表明,巨猿在我国的某一地质时期有广泛的分布。
这些材料表明,人类也好,类人猿也好,都像其他生物一样,进化的路线往往是复杂的。在进化中,总有一些分支。直线发展是没有的。
(三)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广西还采集到一些有趣的牙齿化石。这些牙齿的主人既不是巨猿,又不是人,大概是跟南方古猿很相近似的动物。
这就是说,在我国的南部和西南部曾经发现了许多类人猿的化石:从拉玛古猿到南方古猿,几乎各种类型都有。这表示这些地区过去曾经是古猿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可能就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四)
从以上关于原始古猿和南方古猿的材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人类的确起源于动物。这动物不是别的,而是跟现代类人猿有血统关系的古猿。
想来作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的古猿,它们的智力和生活方式,跟现代类人猿相差不远。它们是群居的动物。它们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适应新的习性,其中有一支或几支逐渐朝人类方向发展。
猿人是人类的开始。先出现的是早期猿人,以后是晚期猿人(就是直立人)。猿人是古猿向现代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在我国发现的晚期猿人化石有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
北京猿人最早是1921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1929年发现了第一个头盖骨。蓝田猿人是1963—1964年在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蓝田猿人跟北京猿人相近,比北京猿人更原始些。
还有,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两枚门齿化石,据研究,认为也是属于猿人的,就叫元谋猿人。不过他比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都更原始,经过测定,他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
有人认为他可能属于早期猿人。70年代,1975年和1976年,又在湖北郧县和郧西县发现了猿人的化石材料。1980年,在安徽和县也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化石、下颌骨和牙齿等,经鉴定,他生活在距今30~40万年前,比北京猿人稍晚。1981年,又在山东沂源县发现猿人头盖骨、牙齿、肋骨、肱骨、股骨等,生活年代大约距今40~50万年前,跟北京猿人相近。
国内和国外所发现的古猿和猿人的材料都表明:人类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而且进化途径相当复杂。在那里,有主流,有分支。这是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