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说大学没有上晚自习,那为什么,很多人每天晚上7点以后都到教室,9点才回来呢?

如题所述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上初中和高中时,晚自习是紧张又欢乐的时光,正在经历的学生希望可以早点结束,毕业后的人很怀念。
充满回忆的晚自习
老师在时学霸埋头读书写作业,有些人表面在看书,心思却飞走了。
老师不在,学霸仍然低头学习,一些同桌之间开始讲起悄悄话,声音越来越大班长管不了,教室内一片声音。
此时老师站在门口,说出那句经典的话:整个走廊就你们班声最大!
过了多少年,再回忆起晚自习的画面,心中还是很有感触,当同学们因为上晚自习太累,会有人安慰:大学就没自习了。
可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大学仍然有上晚自习的规定,可能是整个大学阶段,也可能只要求大一新生。
不少今年上大学的学生都问了同样的问题:说好的上大学轻松呢?为啥还要上自习?其中的好处很少有人懂。
为什么上大学后还有“晚自习”?
1)避免学生产生懈怠心理
刚刚计入大学的孩子们,会有一种终于可以“放飞自我”的心态,经历了紧张的高考,难免对学习有些懈怠心理。
但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需要通过学习变得更优秀,否则很快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
让学生们在一起上晚自习,互相带动起学习气氛,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习惯,哪怕学得少也比什么都没做要好一些。
2)同学之间可以熟悉彼此
上了大学后会发现,看似接触的人多了,但大家更喜欢各忙各的,开学很久后才能认全班里的同学。
白天上课时大家都在听课,没有精力注意周围的人,而一起上晚自习可以让同学之间更快熟络起来。
这样可以扩大同学社交范围,同时凝聚这个班级的集体力量,毕竟在大学还是有很多集体活动和比赛的。
3)方便学校管理
大学时可能会遇到下午只有一节课的情况,学生会有很多时间外出做其他事情,到了晚上很不安全。
而晚自习结束后距寝室关门时间已经很近了,学生懒得离开学校太远。减小了夜晚外出的危险性,方便老师和学校管理,也保证了学生安全。
仍然要珍惜大学的晚自习时间
不要把大学的晚自习看作是对自己束缚,当真正利用这个时间做了有意义的事情,就会知道其中的好处。
大学晚自习可以做的事情比高中更多一些,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就不会觉得太压抑。
★ 努力不停歇
觉得白天的知识点没学会,可以利用晚自习复习、深入研究,或者预习下一部分内容,基础掌握牢靠后,学习后面知识更容易。
要知道在大学中,仍然很多人在没有晚自习,或者下了晚自习后,选择去公共自习室,或在寝室继续学习着。
★ 全面发展
大学有时间学习其他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考一个冷门或者热门的语言,一些资格证,都可以在晚自习时间学习。
★ 充分利用时间
如果学的知识点都会了,也没有其他任务要做,也别浪费时间,可以写日记、手账记录大学生活。
或者带一本有积极内容的课外书,把跟书本挂钩的事情都在晚自习做好,这样回到寝室后也能更早入睡。
大学后的知识更加深奥,知识面也变得广泛起来,学习知识、提高自己、顺利毕业仍是主要的事情。
团子妈心里话:
学无止境,上大学虽没有高中的紧张感,但不代表可以完全放松,不管不顾。
【今日话题】你觉得大学有必要上晚自习吗?
#大学生活大揭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8
每个大学不一样.我晚上9点10分才下课,你说的那种情况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虽然考上了大学但不表示在学校就轻轻松松,毕业也是问题,继续深造也是个问题,我见过很多虽然图书馆关门了回到寝室拉下帘子继续学习,一学就是凌晨。
第2个回答  2021-12-09
大学虽然没有晚自习,但不少课程和专业需要学习、复习、钻研,再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比较自律,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第3个回答  2021-12-09
大学生已经都是成年人了,所以大学没有太多的老师监督,学习主要靠自觉。晚上没有开自习课,但大家同样都参加晚上的学习。
第4个回答  2021-12-09
没有规定你非上晚自习,可上学你得学习及做功课吧,不是听课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