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是如何领工资的?领工资方式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古代和现在当官领工资主要区别有三点:

第一,工资不是按月发放,而是一年或半年发一次,因为当时交通不便,按月发放成本过高。但也有特例,比如晋朝就采取过按月发放的办法,当时叫做月凤。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都是官员自己给自己发工资,靠抢。

第二,不是纯粹现金发放。在古代,官员工资通常以银子加实物结合的形式发放,就是发一部分钱,发一部分粮食,例如大米或小麦。清朝俸禄也叫俸银,嘉璐、奉旨、前路指粮食,所以合称俸禄。晋朝县令每月发放大米15钱,2500个,一年下来总待遇大约等于400胡大米。唐朝则是银子、大米、不皮等混在一起发。除此之外,也有发石岩的,寒冬发叹,酷暑发病,总之,路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最可怜的是明朝,官员工资低到离谱,如清官年息只有53袋,相当于2.5万元,好在有田产,每年收租二三十两银子,你说他穷吧,他还爱取7000买三个切,三四百两银子,约20万人民币。十年工资没了,跟明朝官员一笔。北宋官员幸福得像花儿一样,不仅有工资,连吃饭喝茶买东西都给补贴。如包拯,除了薪资以外,加上各种补贴,差不多有1万块,折合成人民币就有400万元。

第三,不是本地发放。我们今天直接在单位领工资,但古代县衙里并没有财务出纳,官员在县衙里是领不到工资的。在古代京城官员直接到国库领工资,地方官员到各省的省库区里,就是省一级的国库。无论国库还是省库,都不仅仅是放钱的,还是储存粮食和各种物资的。那有人要问了,古代给官员直接发钱不好吗?为什么要发各种食物?首先,朝廷当年从农民手上收上来的税,相当一部分就是收的粮食,官员归根结底也是需要买米呢,干脆直接给你发米就好了。不过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原因,通货膨胀就是其中一个,一两银子上半年还能买到100斤大米,下半年往往只能买96斤大米了,这样发放就可以小通胀。

最后,为了领工资,难道官员每隔一年或半年特意跑省库一趟吗?有的偏远县城离省城几百公里呢,确实,有的官员真得特地跑省城一趟,有的则是趁闹省城办事顺便领工资,也有官员贿赂收买讨好省库工作人员,让他们托人或嘱托驿站人员把工资带到地方面交,免去舟车之苦。其实这件事上也有反向贿赂,简单来理解就是出纳与现历史铜像在老家有父母兄弟姐妹,需要县令关照,出纳会主动给地方官员把俸禄送上门,特意讨好地方官员。总之,古代官员领工资难,不是没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5
古代官员领工资不用直接去京城领取俸禄,可以在当地政府领取。
与现在领工资的区别:第一,工资不是按月支付,而是按年或每半年支付, 因为当时交通不便,按月支付成本太高。第二,不是单纯的现金支付,古代官吏的工资,一般由银子和食物组合而成的形清国的俸禄。
第2个回答  2022-03-16
刚开始这些官员是需要自己家中的人将俸禄全部拉回去,而现在领工资只需要等到公司财务将钱打到银行卡中,随后员工自行查看确认即可。
第3个回答  2022-03-15
古代官员每个月会发放俸禄,会有上面的官员送到自己的府邸上面,领工资的方式与现代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是实物,另外一个直接打到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