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以及观点

关子教育的起源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以庸俗进化论的观点阐明教育的起源,如利托尔诺、斯宾塞等,他们认为动物界亦有教育;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定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有教育,甚至在高等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他们把教育看作是生物现象,其结果必然把动物的本能和人类社会现象的教育混同起来;也有人以心理学的观点去解释教育的起源,如孟禄,他把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认作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确有模仿的因素,但它并不能构成教育的起源。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活动的需要。在我国公认的观点则是:教育起源于劳动。肯定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为从猿转变为人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因而劳动必然是教育产生的最初的本源,教育起源于劳动。由于教育起源于劳动说是从劳动创造人直接套引和推导出来的,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了人"?这一命题。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命题是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里提出的。恩格斯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前原写有"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的字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页)。但是,许多人往往不从严某种意义上去理解,而只作简单;片面地解释;于是就出现了逻辑上的混乱:人怎么是由劳动创造的呢?动物从事不从事劳动呢?是不是在人类出现之前由于猿从事了劳动因而创造了人的呢?
  有人这样解释:古猿从直立行走、手脚分化开始,就能够从事劳动。有的则认为,古猿从事的是萌芽状态的劳动,等等。
  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写于1876年,发表于1896年。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已经确立,关于人与猿的比较研究增多了。达尔文在其《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1871年)一书中提出人类起源于第三世纪末期类人猿。达尔文学说的许多观点被恩格斯所接受。
  达尔文是有卓越贡献的。他系统地论证了生物进化论,推测人类由某种古猿发展而来,从而在科学的意义上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是,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达尔文学说在某些方面并不完全科学。达尔文学说提出,没有两个生物的个体是完全相同的。同一种物的不同个体,彼此间总是存在区别和差异,有的微小,有的显著。这种差异或区别就是变异。生物所以发生变异,一个因素是生物的遗传性,即生物的本性,另一个因素是生活条体的影响。生活条件发生变化,引起生物习性发生了变化,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和某些器官不经常使用或不使用。常使用的就发展,不使用的就退化,这就是获得性。达尔文认为获得性能够遗传,这包括形态构造,生理过程、本能习性和心理作用等方面。达尔文解释获得性之所以能够遗传,是由于生物体的各部分甚至各细胞都会产生出代表自己特性的"泛生子"的物质颗粒。这些颗粒会自己分裂组成生殖细胞。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获得性也影响了泛生子颗粒,后代个体的发育受到这些颗粒的控制,获得性使得到了遗传。思格斯以达尔文学说为依据,插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这些猿类,大概首先由于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手在攀援时从事和脚不同的活动,因而在平地上行走时就开始摆脱用手帮助的习惯,渐渐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509页)在这里,达尔文有关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对恩格斯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现代生物学,特别是细胞遗传学已肯定,达尔文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迄今为止,在多细胞生物中还没有关于获得性直接遗传的证据。在生物体里也找不到达尔文所说的物质颗粒--泛生子。现代科学已证明,遗传依靠的是遗传物质,即基因。遗传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里的染色体上。一切性状的形成,主要依靠遗传物质或遗传基础,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所谓获得性是一定环境条件所引起的具有适应意义的一定变异,这是一种适应性的变异,是个体发育的产物,而遗传物质或遗传基础一般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获得性是不能遗传的。生物进化不是由于获得性遗传,而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和重组,导致遗传信息改变的结果。其所以称为突变,因为它的出现是偶然的,事先不能控制,一般很少发生,发生的方向不定。遗传物质由于突变和重组所产生的变异才会一代代遗传下去。如人和黑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但人类的染色体是二十三对,黑猩猩的染色体是二十四对。不仅染色体数目不同、结构不同,细胞质里的遗传基础也有变化,因而产生出人与黑猩猩各种性状的差异。生物进化除了遗传基础发生变化的原因外,还由于环境的定向的影响。达尔文把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的淘汰叫做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基本上是正确的。自然选择只是个比喻,并不意味着真是有一个什么自然力量在那里进行有意识的挑选。这是说,生物经常发生不定变异,自然环境,生活条件使得有利于生存的变异保留下来,不利于生存的变异逐渐被淘汰,经过性状分歧导致形成新种。当然这是一个极其缓慢、极其漫长的过程。从现代遗传学观点看来,从猿转变为人大致可以这样解释:古猿的遗传基础由于种种原因发生了变化,因而性状也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古猿手脚分化的程度可能高些,大脑容量可能大些等等,而另一些古猿则较差。在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如天气变冷、森林稀疏等)的情况下,前者较能适应因而被保存下来并得到发展;后者不能适应,或转移他地,或趋于绝灭。这样经过漫长的岁月,人就从古猿中分化出来,形成新种。从猿到人必然经历一个由猿进化到亦猿亦人再进化到人类的发展过程。手亦经历一个从猿手能够使用工具逐渐进化到人手能够制造工具的过程。最初是利用未加工的石块、木棍和骨头作为天然工具,以后是有意识(朦胧的意识)地去从天然物中挑选合用的工具;然后在偶然的活动中用碰击等方式制造简单的工具,到了直立人阶段,如在北京人文化中所看到的,已经会制作种类较多的石器,而且对于不同质地的石料会选用不同的制作方法。人类从偶然制造工具,发展到经常制造工具,以至达到依赖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作为生存的主要手段。
  现代生物学修正了达尔文学说,是否影响恩格斯关于劳动是区分人和动物的本质特征这一结论的科学性呢?并不影响。恩格斯的下述论断被人类学、考古学证实是正确的:"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9、513、517页)。达尔文亦认识到人类与动物有着许多重大的区别,但他不了解劳动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不认识人类的意识作用已经在本质上不同于动物的心理活动。恩格斯比达尔文正确的地方就在于强调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08页)。因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只有从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的意义上去理解才是正确的。
  肯定劳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特征,肯定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否能够直接推导出劳动是教育的起源呢?如果教育不起源于劳动,那末,教育起源于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