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能力

如题所述

一、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并作为一种普通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应用题则是数学中的重中之重,掌握它,可以解决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的定性认识学习应用题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做到相互理解,视界融合,全息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的方式为:分组交流、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自选学习方式、情境教学……
二、 疏通解答应用题的思维。
教科书的知识需要掌握,但教科书不是目的,用教科书来教才是真谛。要通过师生的思想、情感、言行来表现,才能加快解答应用题的思路。
1、在快乐中寻找应用题的已知条件。
应用题中已知条件是用一些文字叙述一件事情,由这些事情的叙述而提出两个以上的条件,它们所求问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解题的依据。那么怎样才能依据条件寻找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思路呢?可以先开展分组交流,小组内“交头接耳”口里讨论着、手指划着题目中的条件,再组织各组代表交流发言,对说错的要引导正确方法;对说对的要给予表扬、赞许。这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表现在围绕学生的学习上进行的。
2、从直观的线段中寻找数量关系
从线段图中寻找数量关系,就是把应用题的已知问题来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特别对小学高年级的分数应用题,尤其应该这样,它更直观、形象、便于思考,便于师生交往,相互沟通。如:
一根铁条,第一次用去它的1/5米,第二次用去2/5,还剩2.8米,求铁条的长?
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第二次用去2/5

第一次用去1/5米 还剩2.8米
共长?米
针对上图,让学生在教室里一片“乱哄哄”地开展交流,交流后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激发学生要听课清楚,再请没有专心听讲的同学站起来说一遍,老师说:“××,你没有听清楚吧!老师猜对了吗?这样间接的批评,能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使师生的距离近了,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3、让学生轻松地从已学的概念或公式中找出数量关系。
从概念、公式中寻找数量关系,就是让学生透过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反思、收集、探究,就是再发现、再加工,拓宽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如质数概念、表面积概念、圆的体积公式等等。如一种长方体纸盒,长2.5米,宽1米,高0.8米,做这样的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硬纸板?这个纸盒的容积是多少?
这题首先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第一问题求纸盒的什么?第二问题是求纸盒的什么?它的公式是什么?怎样求?让学生理顺思路,学生表达,再设疑质疑,合作探究,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继续展开议论,营造和谐的相互学习氛围。
三、 让学生亲身体验。
教室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重要场所,野外更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途径。现在有许多资料表明,一些发达国家的课堂可以设在田野里、大树下、小河边……这样让学生便于操作,亲身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探究。如:
在一条长1000米的路旁植树,每隔2米植一棵,共能植多少棵?这类题目要关系到加“1”的问题,让他们动手植,亲自在数一数,为什么要加“1”,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再遇到这类问题就能很快做得正确。
再如:一块地比另一块地高出5米,把高的这块地往洼的地上填土,高的地挖掉几米,则两块地就一样高了。没有亲身体验的人,肯定会充满自信地说,挖5米嘛!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去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一时明白,也很快会忘记的。只有学生亲身去体验,才能增强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