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现在如果有人说你太“二”了那就是一种损人的话,意思就是二愣子或太傻太白痴的意思。
1.数词。一加一所得。《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
2.序数。第二。《墨子·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适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 唐 韩愈 《春雪》诗:“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巴金
《探索集·春蚕》:“我写作一不为吃饭,二不为出名。”
3.副。与“正”相对。同“ 贰 ”。《礼记·坊记》:“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
郑玄 注:“卜之日,谓君有故而为之卜也。二当为贰。唯卜之时,辞得曰:君之贰,某尔。”
4.再次;两次。《南齐书·礼志上》:“醴则唯一而已,故醴辞无二。”《宋史·吴璘传》:“此
孙膑 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
5.倍;加倍。《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胜之国,带 河 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 秦 得百二焉。” 司马贞 索隐引 虞喜 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 秦 地险固,一倍於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 秦 兵当二百万也。‘ 齐
得十二’亦如之。” 顾炎武 《日知录·史记注》:“古人谓倍为二。‘ 秦 得百二’,言百倍也;‘ 齐
得十二’,言十倍也。”《韩诗外传》卷四:“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今君授币也卑,臣敢不跪乎?”
6.并列。《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德侔往初,功无与二。”《宋史·杨存中传》:“ 杨存中 唯命东西,忠无与二,朕之 郭子仪 也。”
7.两样;不同。《荀子·富国》:“故曰上一则下一矣,上二则下二矣。”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每先期输直,不二价,而人无异辞。” 清 顾炎武 《与人书四》:“《诗》三百篇即古人之韵谱。经之与韵,本无二也。”
8.谓分成两样。《高子遗书·语十九》:“ 朱子 正欲一之,反谓其二之,惑之不可解久矣。”
9.怀疑;不确定。《吕氏春秋·应言》:“视 卬 如身,是重臣也;令二,轻臣也。” 高诱
注:“二,疑也。臣见疑则不重矣。”《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将军 张卬 拔劒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 宋 宋祁 《宋景文杂说》卷下:“任贤而二,五 尧 不治。”
10.二心;不遵从。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若纵怀二,奸乱必渐。” 宋 范仲淹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11.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指阴、阳或天、地等范畴。《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河上公 注:“一生阴与阳也。”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夫占变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阴阳之数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之生也,诞授命世;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李善 注引《易》:“‘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12.古人认为偶数属阴,因以“二”指地数之始,或指卦中的阴爻(--),或指臣道等。《易·系辞上》:“天一,地二。” 孔颖达 疏:“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也。”《汉书·律历志上》:“地之数始於二,终於三十。”《后汉书·杨震传》:“《易》曰:‘无攸遂在中馈’” 李贤 注引
汉 郑玄 曰:“二为阴爻。”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二,言所为;五,不言所为。二,臣道也,以任事为忠;五,君道也,以任人为大。二胜其任,则五可无为。”
13.东北方言,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愚笨,口语中拥有独特的语意。
例:1、数学课上,老师问:“题都做了没有,答案是什么?”同学:“二!”老师:“我才‘二’呢!,这题都能算错,你说你有多‘二’吧!”
2、数学课上,老师问:“题都做了没有,这个所求集合是什么?”同学:“一、二、四!”老师:“寻思啥呢一天天的,算个题总得把你自己带上,哪来的‘二’,就‘一’和‘四’!”

参考资料: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7

    [数]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two]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 [twenty]。如:一百二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 [two hundred]。如:八千二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 [two thousand]。如:四万二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second]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

〈形〉

    两样;有区别 [different]。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不专一;不忠诚 [be double-minded;disloyal]。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第2个回答  2019-03-06

“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

第3个回答  2012-11-07
生活中,私下我们也时常会以“二”来评价身边某些人,做事莽撞,头脑简单,做作。
http://baike.baidu.com/view/3745176.htm
第4个回答  2012-11-08
生活中说的就是某人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