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会以话剧演员为傲,却不以舞蹈戏曲演员为傲这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话剧演员更考验演技和功底。

“话剧能够让演员直接跟观众进行交流,你可以通过观众的反应修正你自己的表演,和你一起塑造人物,这一点非常厉害,你哪个地方演得对,哪个地方演得不对,观众都能即刻反馈给你。鼓掌也好,笑也好,倒好也好,嘘声也好,哭声也好,都是来修正你的表演,帮助你塑造人物形象。你在电视和电影当中,是享受不到这一点的。”

话剧舞台是单一的,场景的变换非常有限,演员负责表演的同时,还要负责空间。你的一举一动和舞台空间有一种相互拉伸的关系。

其实徐峥最早也是一名话剧演员,94年上戏毕业,1998年出演话剧《股票的颜色》获得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

那时候徐峥还没有拍电视剧和电影,主攻话剧来的。那时候听说中国有句话,如果你去上海,不能错过的事情里面,就包括要去看一下徐峥的话剧。可见他的话剧的影响力之大。

徐峥在荧幕上多以喜剧形象示人,而在话剧《兄弟》里他却饰演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流氓暴发户:“李光头”。剧本改编自余华著名小说《兄弟》,他在舞台上曾一口气骂出二十几个“王八蛋”。

拍电视剧是一种消耗大于积淀的过程,有时拍多了就自以为会演戏了,而演话剧每天在排练场都会有新的收获,卸下一切包袱,只专注于表演本身。我觉得舞台是初心,它是对表演的热爱的初心。

大家怎么看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因为话剧是表演的最高峰,而影视作品是有后期的。 

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甚至演员的每一个表情,可以重复拍很多遍直到满意为止,也就是俗称的不断cut直到OK的过程;但话剧是即时表演的,演员在台上一举一动逃不过观众的眼睛,更没有NG、重拍一说,如果某一场戏某一句台词或者某一个表情错了,那就立刻成为了不可更改的历史,对一些责任心重的演员来说可能会是一生的心理阴影。

会有很多朋友喜欢拿影视和戏剧比较,其实可比性真的不是很大,这里单说电影和话剧,电影现在几乎成为世界上认可的一个新的艺术形式,但它的本质并不是表演艺术,而是影像艺术,一个导演所要通过镜头来表达的内容,可能远远超过演员的表演本身,当然,表演艺术是电影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些优秀的话剧演员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表演盖过影像本身。

而话剧,则是彻彻底底的表演艺术,特别是中国话剧长期以来遵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理论,西方相对重视的舞台设计在中国话剧中并不是主体,而且编剧、导演的想法基本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的,这其中包括肢体表演,台词,神态…甚至台词都可以细化为轻重读、留白…,对演员来说几乎是全方位的考验。

话剧里的多人话剧表演起来很复杂,对演员来说,除了自身的表演,还要与其他演员构建起整部戏的结构。而人少的话剧,如独角戏、对子戏看似简单实则难度更大,独角戏更是表演中难度最高的形式,演员以一己之力支撑全剧并不难,难的是一个人能吸引全场观众从头看到尾,能做到这一点除了有资深的表演实力外,还要能掌握观众的心理,把观众”钓“着走。话剧是戏剧的一种,而戏剧是有着悠久历史、流传于古今中外的艺术形式,合格的话剧演员是当之无愧的“表演艺术家”。

第2个回答  2019-11-23
现在的演员,他们所学的都是西方流传过来的现代戏剧,讲究的就是话剧舞台表演。舞蹈戏曲不属于现代戏剧,所以他们只以话剧为荣。
第3个回答  2019-09-23
可能是话剧对演员的要求更高些吧
第4个回答  2019-09-24
是因为人们关注话剧的热度比较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