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职业技校招生难现象,你觉得应该如何纠正社会偏见?

大国工匠,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占据高中教育半壁江山的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将面临新的考验。记者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调研发现,这里的中职学生就业前景很好,可学校招生仍有困难。

我觉得其实问题可能出在目前的社会的看法上面,因为很多的人认为去上职业技校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觉得不想要去读书,但是如果社会可以改变这种偏见就只有提高职业技校的地位。

要解决中职生就业前景好但招生难的问题,要想让更多的上职高从事技术工作,光提高技工的工资待遇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再把他们看成“下等人”。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不仅工资水平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来不被看成是“低人一等”。近年,我国东南沿海频现“技工荒”,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量的从事电焊、水电、安装等工作的技工却涌向了国外,这种反差说明了目前“技工荒”在国外也同样存在,但我国的技术工人却不惜背井离乡去国外“打洋工”,证明了技术工人在国内和国外的待遇及社会地位有着很大的反差。

由于目前社会上学历崇拜等观念还没有破除,使得“中职生”这一群体的社会认可度,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但假如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得不到提高,继续认为他们只是一个普通工人,是“低人一等”,即使再高的的工资,再好的就业前景也不会让他们增加职业尊严感和社会荣誉感,也激发不了更多的人成为技术工人的欲望。因而,中职生“就业前景好但招生难”的现象,肯定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还有蔓延的趋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0

其实现在应该要纠正大家一个观念那就是,大家都觉得白领的生活十分的好,却看不起那些蓝领的生活,他们觉得蓝领就是那种拿着低工资,干着不好工作的人。

技术工人是遵循按劳分配规律的一个工种。中职生“就业前景好但招生难”的现象,应该让社会各界反思。如果唯文凭看人,把技工看成“低人一等”的观念不变,那么中职生就算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也会让技工仍然感到“脸上无光、有失体面”。所以,国家、社会和企业,不能只认为只要给“中职生”一个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要从制度设计等方面让技术工人有更多的尊严感。除让技工在身份上得到认同和尊重外,更要合力优化技术工人成长和发展环境,让技术工人有机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有空间实现个人的价值。如此,才能缓解中职招生难的问题,才能出现更多“中国制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21

现在比较普遍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大多数的家长心里是瞧不上技校的,认为不如正统的高中或者大学来的有用来的威风。这种心理形成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长久以来关于技校的负面新闻不断,导致技校在家长的心里地位一落千丈。另一方面也是确实技校自身的学校建设赶不上普通高中大学,本身自身的缺陷也注定了要落人口舌。不过最近社会上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很多的大学生本科毕业之后选择的不是直接社会就业,而是选择一些技校在踏实的学几年手艺。不知道这种选择对于大学来说是蒙羞还是讽刺,对于技校来说又是不是一种另一个意义上的提升。

面对社会上对于技校的偏见我认为需要先从技校本身的生源问题上入手解决。现在如果提起清华北大我们心中自然是一百个放心甚至骄傲,因为本身清北的自身实力以及录取分数线摆在那里,没有人会去质疑清北的生源。可是技校就不一样了,会去技校的学生几乎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本身文化课工地不够,就想着能实打实的学一门手艺谋生。这一点来看,技校的学生在没有受到多么高水平的教育的情况下,本身的素质就有所欠缺,这也是人们对于技校谈之色变的原因。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从学校招生上改善。以前都是班里垫底的差生才能去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门槛,提高招生的生源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