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

如题所述

清明一指节气,一指节日。作为节气的清明,春暖花开,绿草如茵,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春光明媚,生机勃勃,正是种瓜种豆、植树造林的好季节。《岁时百问》中解释清明:“万物竞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

作为节日的清明,与节气时序的体现不同,节日包含了风俗礼义。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流行汉代。据历史记载,西汉以前的山西、内蒙一带,人们要在农历二月吃一个月的冷食,寒食节之后即是清明节。唐宋时,寒食节减为清明节前一日。也有史记载清明禁火寒食是纪念介子推。(这里就简略不述,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介子推查阅)。

清明节大致始于周朝,至今已逾2500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沉绽出独特的清明习俗。如:禁火寒(冷)食、踏青春游、折柳插门、上坟扫墓等。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各地不同风俗。

为何要在清明祭祖?中国人自古以来以宗族为基础,以家族为中心,抚今追昔,光宗耀祖,对于宗庙、祠堂、祖坟的祭祀,历来被看作头等要事。清明扫墓有传盛于唐朝。唐明皇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曾下令:寒食(清明)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应允,使之永为常式。旧时,每逢清明,人们不仅祭拜自己的祖先,还祭拜历史上的名人,如上关帝庙拜关帝等。扫墓,也叫祭墓,其活动包括为墓添土、献花,竖立墓碑,剪除杂草杂木,修剪墓地树枝,在墓前焚纸钱祭拜祖先。人们选择清明节上坟祭祖,为的是在万物复苏蓬勃向上的日子,缅怀祖先的优秀品质,沿续家族的传统信念,告诚后人不忘先辈,子子孙孙,生生不息,万代香火不断。

生不忘恩,死不忘本。我们的民族也是感恩的民族。清明上坟祭祖,缅怀逝去的亲人,追思祖上先人的丰功伟绩,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体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0
  一、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习俗而流传至今。清明祭祖本来源于寒食节祭祖,因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日子相近,所以将两者合二为一,也将寒食节祭祖的习俗保留下来,这就是清明节祭祖的原因。
  二、清明节简介: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30
清明节前扫墓,是先人们时代传承的传统民俗,清明节要提前祭祖,主要的原因是清明节前是寒食节。
第3个回答  2019-07-30
清明节前扫墓,是先人们时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民俗,也是怀念故去人的一种方式。
第4个回答  2019-07-30
清明节就是祭祖的日子,也是怀念已故祖先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