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小丑,是最成功的反派,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角色的?

如题所述

不得不说希斯·莱杰塑造的小丑形象绝对是一个极为经典的形象,很多人都觉得小丑是一个疯子,他所做的一切一点都不为自己,他不在乎金钱,就想让世人觉得是英雄的蝙蝠侠也会杀人!或者说就是想让蝙蝠侠的英雄形象在世人面前毁去!(看过电影的都知道蝙蝠侠说过自己永远不会杀人,而小丑一直认为蝙蝠侠是在以恶惩恶!)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希斯莱杰在拍摄《黑暗骑士》前自己进入精神病医院,来感悟那种真正的疯狂的人的心理,还有各种行为!单说这种敬业程度,现在的影星有几个人可以做到!不得不说说希斯莱杰拍摄的小丑形象,完全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境界!他不会让人猜到下一步他会做什么,整个一个疯言疯语的“神经病”。也正是这种表演,真正的让希斯莱杰成为“小丑”的代名词!
最后希望在天堂的“小丑”可以无忧无虑,希望天堂没有忧虑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4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蝙蝠侠》三部曲系列一直被影评人称作超级英雄类型电影中的巅峰作品,尤其是第二部《蝙蝠侠:黑暗骑士》,曾一度长期占领ibmd排行榜之首。《黑暗骑士》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就是塑造了小丑这一角色。

这一角色成功的原因大致有二:一个是角色设定好,另一个是演员诠释得好。 

先说演员,希斯莱杰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据说为出演这一角色他曾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六周来揣摩小丑的心里,而他在《黑暗骑士》中的表现确实令人敬佩,至今还有人坚持他的自杀是因为在这部电影中入戏太深。

再来看角色设定,小丑是一个极端的无政府主义者,热爱制造混乱,他绝非单纯是一个罪犯,他有着自己所信仰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并以此成功阻碍了蝙蝠侠想要培养一个城市的光明骑士的计划,诱使邓特走向和他一样的极端。他是个对心理学研究造诣极高的人,擅长制造考验人性的生死困境,行动看起来毫无逻辑但其实一切净在掌握之中。

蝙蝠侠和小丑在整部影片里的关系并非同其他超级英雄电影里的正反派一样是正邪对立的关系,他们之间有很多的共性。小丑在狱中与蝙蝠侠的对话中曾说道“我并不想杀你,你的存在让我变得完整。”确实如此,二人都想要改变现有的制度。

小丑作为一个极端无政府主义者是想通过制造混乱让一切从新来过来达到目的,而蝙蝠侠则是至始至终坚定的现在秩序一头,希望通过内部重建来达到目的。《黑暗骑士》故事的主线就是蝙蝠侠希望能有个像邓特一样的人作为光明骑士用法律用制度来拯救现今腐朽的城市,而非是自己这样一个法律外的力量作为黑暗骑士永久地去守护这个城市,他不杀小丑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当然可惜的是最后邓特被小丑设计堕落,蝙蝠侠只能背起杀掉“光明骑士“的黑锅,鲜少再现身。

小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蝙蝠侠这一角色更加丰满,小丑就像是他的阴暗面,蝙蝠侠走的是以暴制暴的道路,虽然本人因为有着顶尖的自制力与良好的道德水准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并没有通过司法途径去贯彻正义,可以说这种行为也是“违法的”,小丑的存在就是希望让群众看到蝙蝠侠的这一漏洞,从而让超级英雄身败名裂,让人们对于正义彻底绝望,通过混乱去瓦解社会。

第2个回答  2019-10-14

《蝙蝠侠黑暗骑士》这部电影中小丑这个角色,是一个疯子,他并不是想要表达什么,只是想破坏,毫无理由的破坏,他的背景成谜,他的身世成谜,甚至是他的目的都没有,直到蝙蝠侠的出现,蝙蝠侠的出现使得他扭曲的性格找到了一个宣泄点,名字上很简单,表面上的职业听起来像是会给人带来快乐的职业。然而,他并不简单,他只会给人带来噩梦。不管是谁,做坏事和杀人总要有动机,然而他没有。他还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过度阶段。随心所欲~~~  比如阿福一针见血地指出小丑的特点:有些人不为了钱,不为了权,他们没有动机,就是喜欢看着人间变地狱。他的口头禅"why so serious"——  特别舞台。对他自己就是嘲讽,他爱撒谎。一边说自己父亲杀了自己母亲,一边说讨厌  像他父亲一样伸张正义的老头。他的行为既匪夷所思,又恐怖至极。比如把一支笔插进一个人的额头,还说这是在表演把笔变没的“魔术”。  比如扮演尸体,突然袭击黑帮老大,收编他的手下,让这三个手下自相残杀。.比如  烧掉堆积成山的钞票就像一堆没用的废纸一样。当然这一切归功于  希斯莱杰的骨灰级表演。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甚至是呼吸,对角色而言都堪称完美,没有一丝一毫的累赘。比如他和黑帮对峙,时不时翻的白眼。比如他看见蝙蝠侠的拳头向他砸来时,不躲开反而不眨眼地迎向拳头,还带着狂笑……疯了、疯了!

第3个回答  2019-10-14

《黑暗骑士》之前的漫改超级英雄电影,漫画感很重,你几乎在电影里看不到什么现实世界的质感,诺兰的三部曲不同。诺兰讨厌超人,所以拍《蝙蝠侠》的时候基本都是把他按真实人类塑造的。

不过就算如此,蝙蝠侠依然是个英雄,在戏剧里英雄需要大魔王的衬托,可以说它们是相生相灭的。没有大魔王就不存在英雄。于是诺兰在《黑暗骑士》中选择了小丑来当这个大魔王。因为他在漫画里就是个不讲道理的存在,他的反叛与作恶纯粹是为了取乐,他是恶的化身。所以《黑暗骑士》里的小丑其实并没有漫画里的恐怖。

不过也得亏了希斯·莱杰精彩的表演才能让小丑这个角色更鲜活,他在电影里就是一个刺激人性黑暗面的毒药,他总能有各种办法触及你内心深处最黑暗的地方,并把他引出来。也就是说其实小丑虽然没有很大的武力,但是他的控制技能却是满级的。

《黑暗骑士》中最经典的还是那个动车难题,两船人怎么选择。他以一种近似哲学论证的方法一遍又一遍证明着人性灰暗地区的存在,作为这样一个疯狂的化身,《黑暗骑士》里的小丑,偏执癫狂也就再正常不过。而《黑暗骑士》里的小丑还有一丝邪魅的气息。真正的恶魔总是有种别样的魅力。而希斯·莱杰无疑注意到了这个事实,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下了功夫,让人们再也无法忘记他。

说实在的,之前饰演的小丑杰克·尼克尔森比希斯·莱杰的段位不知道高多少,但是他塑造的小丑依然欠缺了火候,原因就是他的小丑只是表面癫狂。并且他们还试图为小丑的恶找到起源。

这便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小丑就是存粹的恶,一个撒旦般的存在。所以在《黑暗骑士》中蝙蝠侠为了抓住他一次次触及自己的底线,终于在最后也跨了过去。启动一个能够监控全体哥谭市民的系统,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侵犯了民众权益的事实不会改变。

卢修斯在启动这个科技的时候心里也在打鼓。这与蝙蝠侠的坚决形成了鲜明对比。究竟为了抓住坏人而侵犯无辜市民的权益是对的,还是任由小丑兴风作浪,坚守程序正义是对的。电影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而小丑,作为一个恶魔他已经赢了。

第4个回答  2019-10-14

很多人称他为恐怖分子,说他疯狂,认为他是一个有计划的纯粹恶魔,但其实都不准确他只是一个毫无顾忌,喜欢操纵别人的想法的人。这就是“小丑”。

再说他最恶的同时,我也觉得他挺可悲的。这个小丑的笑声有时让人感到是被迫的。他的第一次笑,很滑稽,因为是假笑。真正的他实际的脸庞是充满伤疤的,但他将其扭成一张笑脸。他的化妆更像是一种面具,可以隐藏自己保护自己。

他表面上是为了钱和权,他想击败蝙蝠侠,但后来他的想法慢慢改变了。他与蝙蝠侠的相爱相杀中,逐渐离不开对方,而对方的真实身份对他而言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对方的存在。似乎慢慢的小丑的含义不再是逗人快乐,而是表达的一种以大笑的疯狂掩饰的忧伤,就像《X特遣队》里的小丑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