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问题

看了很长时间的日本和韩国的行政区划,对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有点疑问
府 具体是指一座城而不是一片区域?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省会城市,地位比较高?
郡 在郡县制结束以后代表什么?一座城还是一片区域?
请详细一点
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为什么州的范围会越来越小

中国的历史很长,所以同一个词,变化很大。
查了下百度百科,不够准确。
唐玄宗以前,府是指政斧机构,有一定独立性的。如《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说明府是独立性的,“开府仪同三司”“天策府”
一开府就意味着有相当的独立性了。

唐以后州作为一级行政区域,个人以为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一座城+周边的区域)
比较重要的州,称为府。地位高于普通的州。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城市。
明清府就多了去了。一般来说面积略小于现在的地级市,一府管三五个县。

郡 在郡县制结束以后代表什么?一座城还是一片区域?
个人以为郡县制是相对于分封制的,即地方官员全是中央派出,而不是来自地方自决。
从这个意义上讲,直到现在也没有取消。
隋代由于郡太多了,许多郡只辖一两州,所以干脆废止。应该说是面积相当于地级市(以前叫地区行政公署,并非一级政斧,而是省政斧的派出机构。现在成了地级市,是一级实政斧了,其实是违宪的,我国宪/法规定:地方只有省、县、乡镇三级政斧)

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为什么州的范围会越来越小。
州在早期不是一级政府,而只是一个地理名词(禹贡九州)或者说是监查区域(两汉)。
首长是刺史或州牧。后来由于官越封越多,州也越来越多,改朝换代时,干脆一次性的降级。
个人以为这是官吏膨胀造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4
首先,府在现在应该相当于地级市,是省与县的中间机构,府下辖县州。
郡县制时,天下分几个州,相当于省,郡县相当于市县也就是以后的府县了,此后郡就不在正式的区域划分中了。
对于州,最初天下分九州,郡县制时天下仍分为十几个州,相当于省级单位。从唐宋开始,行政区划改革,从郡县制过渡到行省制,唐时,郡改州,大州称为府,州的地位下降。宋开始,州直属中央,但州仍有直隶州与散州,直隶州隶属与京师或省,散州隶属于府。新中国成立后,只有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区保留州的划分。州的范围变小应该与分权有关,秦汉时期,州一级的权利越来越大,有独立王国的倾向,缩小州的范围,设置新的省级单位,并将权力划分几家,可以加强中央集权。
第2个回答  2012-10-14
秦汉时期是郡县制,汉武帝为了监察郡县,特地设了州刺史,州刺史开始没有实权,后来有了实权,为了区分,这样有实权的州刺史,改叫州牧!东汉末年刘表、刘璋等诸侯都是州牧,但是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由于北方人口迁入,设立了大大量的侨州,北方的少数民族,就是五胡,也设立了一大堆的州,这种情况一只延续到隋文帝时期!
隋文帝登基,看到中国的州郡县十分混乱,有的州辖多郡,有的州辖一个郡,有的州不辖郡,直接辖县,还有的两个州用一个地盘办公!隋文帝就省郡并州,就是撤掉了郡这个级别,实行州县制!但是每一个州还是对应着一个郡的名字!比如说雍州就是京兆郡!
到了唐代,皇帝也想对下方有些监察,设立了道这个级别,但是道,是虚级,和最早的州一样,没有治权,只有监察权!这时候的州还是只属于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但是唐朝为了尊崇首都的地位,在长安、河南、太原、荆州、凤翔、益州、等地设有府,益州和荆州不是同一时期设立的!这就是唐代的五京!西京凤翔府,中都京兆府,东都河南府,北都太原府,最早的南都是益州,后来改为荆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0-14
府、郡、县等行政区划在各个朝代有不同的含义。具体说来:
战国、秦、西汉是郡、县两级制;
东汉、魏晋南北朝是州、郡、县三级制;
隋、唐前期是州(郡)、县二级制;
唐安史之乱以后是、道州、县三级制;
宋代是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元代是省、路、州(府)、县四级制;
明清是省、州(府)、县三级制。
所以,府是一片区域,而不是单独的一座城。在秦郡县制结束以后,郡也是行政区域的一个名字,其也是代表的是一片行政区域。
州的范围越来越小,是为了分化地方权利以此来达到巩固中央的权利(或是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