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文化寓意或含义

速度!!!

火寓意着光明、热、温暖、热烈以及热情,同时也寓意着破坏与毁灭。另外火和水都代表洁净、消毒,比方说在没有消毒药水的情况下,用来挑刺的针必须先过火以免伤口感染。

古代人们理解大自然,尝试为自然现象分类、总结时往往认为火是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元素。古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物质是由空气、水、泥土和火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组成的。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之一。五行相生相克,其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火克金。

扩展资料

火,一个矛盾的象征体,它可以取暖,照亮一切,也能带来痛苦、毁灭和死亡。它常象征圣洁专的家庭生活,属因为在古罗马有让贞洁的修女照看圣火的习俗。

火是人类能自我创造的唯一”要素”,因此它象征人和神的共同点.它还是灵感和圣灵的象征。在古墨西哥,点燃一堆新火作为新年的开始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火的意思是,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1、火是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除此之外,火还有多种含义,既可以指五行之一,也可以指中医名词。另外,以火命名的作品也很多,比如鲁迅的杂文、歌曲名称、文学著作等。
2、控制火提供热光是人类早期伟大的成就之一。早期的人类从自然界产生的火源中保留火种。后来学会使用钻木取火或者敲击燧石的方式来主动获得火。
3、学会用火使人类能够移民到气候较冷的地区殖民。火被用于烹饪较易消化的熟食、驱赶野兽、热处理材料、等等。考古学研究显示人类在一百万年前就能有控制地用火。
4、燃烧木材是最早生火的方式。树木自古提供人类需要的很多能源,故称柴火。不同的树木造就不同的柴火。
5、《调鼎集·火》列举各种木柴烹煮: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
6、茅柴火:炊者饮食。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糠火:砻糠火煮饮食,支地灶,可架二锅,南方人多用之,其费较柴火省半。有伤物命。
第2个回答  2020-09-24
火,汉语常用字[1],读作huǒ,最早见于甲骨文[2],其本义指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焰,后引申为产生光焰的爆炸或射击、怒气、中医学上的燥热之气、热烈的、红色的等含义。[3]
“火”也常用来做汉字偏旁,在上下结构的汉字中作偏旁时,“火”被写成“灬”。[3]2019年11月20日,“汉语盘点2019”活动启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通过监测语料库,推荐国际字“火、墙、商”。[4]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5])
中文名

拼音
huǒ
注音
ㄏㄨㄛˇ
字码
仓颉F;郑码UO;五笔OOOO
部首

火,象形字。火的甲骨文字形(图1、图2)像物体燃烧时光、焰迸射之形。金文火字由火苗的象形加两点构成,两点表示火苗中有东西向两旁散发,整个字是向四周发光发热的东西的示意图,由此产生火的含义。战国文字(图3、图4、图5)将火形拆成了四笔,但还保留了一点光、焰上冒的样子;其后的小篆(图6)与战国文字一脉相承,楷书写作火,一直沿用至今
火中者。
又火䑕。《山海经》:火山国,其山虽霖,雨火常燃,火中白䑕,时出山边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又姓。《明纪事本末》:火济,从诸葛亮南征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正字通》洪武时,翰林火原洁。
又《广东通志》:古人一年四时改火。今琼州西鄕音谓一年为一火,火音微。东鄕人谓一年为喜,或为之化,乃喜之变音。
又叶虎洧切《诗·豳风》:七月流火,八月萑苇。按:唐韵正:火,古音毁,转声则为喜,故灰字从火得声。而左传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庙,曰:譆譆出出,鸟鸣于亳社。如曰譆譆,则为火之徵也。是直以为火当读作毁,非止叶音矣。
第3个回答  2012-10-07
五行之一,人类使用火是人类发展的真正转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07
五行之一,人类使用火是人类发展的真正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