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关于明代制作蛐蛐罐的王通和的资料?

如题所述

“蟋蟀草室”
“如意”
“大明宣德年叶氏监制”
“王通和造”

明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写道、制盆“出陆墓邹莫二家。”是说明代制作蟋蟀盆的高手出在苏州齐门外陆墓那个地方的邹、莫二家。
清人朱琰著【陶说】却说制盆名家出苏州陆、邹二家;中华书局出版【戒庵老人漫笔】,标点文中这句“出陆墓邹莫二家”,也标点错为“出陆墓、邹莫二家。”
这是他们不知道苏州齐门外有个地方叫做陆墓,他们将此地名错当了姓陆名墓,再把邹莫二姓当成姓邹名莫。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难怪。
苏州陆墓这个地方向设御窑,明清两代,专供京城宫阙中所用之金砖。这蟋蟀盆当时亦是贡品,尤其明宣德年制,谓之宣德盆,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不精致。当时甚而有戗金之作的蟋蟀盆,即在盆外壁绘以图案,嵌以金丝,其精美无与伦比。
最著归最著,一朝数百年间,名家当然不止此二家,林林总总,各朝皆有无数。但要找出这个叫王通和的老师傅,明代没有见到,却在清中晚期名家群中发现了他。
发现归发现,又不能提来当面问他:您生而有清,制而在清,怎么在作品上款之以大明宣德呢?
没有答案,只能自己想象:
一,见明代有一制盆大家叫做王同友;明末清初有一制盆大家叫做王孙监,清代前期有一制盆大家叫做王南林。或许皆王氏一门,手艺相传,衍延而至王通和。
二,王通和既然其祖在明季已誉满海内,辄以此夸耀,作品均称之初祖时,号曰大明宣德。
三,此盆叶氏监制,叶氏者亦不知何许人也。想此盆盖上刻花题“梅”字,则当时许有一大批制作,各花各形,各题“兰”、“竹”、“菊”等等无数。此款以大明宣德,或叶氏要求也未可知。
这不越弄越糊涂。
不过再想想,如是制假,他何不直接款以“邹某某造”、“莫某某造”、“王同友造”来得符合史籍记载,何必款以“王通和造”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我有这样一个罐,盖上一个冬字,不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