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健康向上的古今中外作品

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古今中外作品,摘记的,650字左右就行了

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米兰昆德拉是我一见钟情的作家,其作品非常有深度):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 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 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 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正是提出了这一问题。她看到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 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 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区分实 在幼稚简单,至少有一点难以确定:哪一方是积极?沉重呢?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他对吗?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2、《沉思录》(以下的这段是我此本书中最爱的): “树叶,一些被风驱散在地上的树叶----而这就是人类。” 你的孩子们也是树叶,那些仿佛他们配的上称颂和赞扬的人,或者因相反的诅咒、暗中的谴责和轻蔑而呼号的人,也是树叶。同样,那些将获得名声并把它传到今后的人也是树叶,因为所有这些东西就像诗人所说:是从春天产生的,然后风把他们吹下,然后树叶又在它们原先的地方长出新的叶子。所有事物都只有一个短暂的存在,而你却避免和追求事物,仿佛他们是永恒的一样。再过一会儿,你就将合上你的眼,那为你上坟的人不久也要被人哀悼。 3、《道德经》(这是我很隆重推荐的一本书,很值得我们好好的去领悟,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有这样好的文化,可是我们却没有传承下去,想来是有点让人痛心的,所以我强烈建议爱读书的人一定要读读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伟大思想):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张晓风的散文集(张晓风的作品读来让人心里涌现一阵阵的温暖,里面有爱,有大爱,有博爱,有小女子的温柔,也有大女人的热切,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其中我个人很喜欢的有她的散文《地毯的那一端》、《步下红毯之后》、《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矛盾篇》之一、二、三等,还有《张晓风的国学讲坛》,这里就不摘录了,因为比较零碎,但她的东西很多我认为都是经典,是值得收藏、阅读的。 5、《菜根谭》(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不妨读读这本书,对提高自身的内涵很有帮助,也是修身养性的佳品):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本然。 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6、《庄子》(我最开始喜欢庄子,还是源于于丹的《庄子心得》,我不是很喜欢读古文,因为觉得读起来太费解,但庄子的思想我还是很喜欢的,所以读庄子一定要买一本译文译的比较好的书,这对领悟大家的思想,陶冶自身的情操非常有帮助):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很多人都知道相濡以沫,却不知道庄子的还有下句,不如相忘于江湖,这也是今天对庄子的误解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但每个人读书的口味都不尽相同,我个人比较偏爱淡一点的和深一点的比较哲一点,希望你会喜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15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 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以上文字是《活着》的书评 余华《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