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处的马牙槎在砌筑是有何规定?

如题所述

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的马牙槎都应先退后进。

每一马牙槎宽度一般为60mm,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当砌体太长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接缝马牙槎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砌筑。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以标准砖为例),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如果有梁时扣减梁的高度)X2(面)。

扩展资料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砌体施工要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构造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牙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7

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的马牙槎都应先退后进。

每一马牙槎宽度一般为60mm,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当砌体太长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接缝马牙槎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砌筑。

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假设构造柱是240X370,高度3米,留槎在24墙,双面留槎(以标准砖为例),那么计算公式是:0.24X0.37X3+0.24X0.06X3/2(如果有梁时扣减梁的高度)X2(面)。

组砌方法

(1)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的方法。

(2)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3)大放脚的转角处,应该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块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7

构造柱砖墙应砌成大马牙槎,设置好拉结筋,从柱脚开始,两侧的马牙槎都应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宽度一般为60mm,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当砌体太长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接缝马牙槎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砌筑。实际施工中是要算马牙槎的,不算马牙槎的话,就这根构造柱而言,就少算了14%的混凝土量。

分类

根据功能的分类,马牙槎还可以叫做接缝马牙槎和结构马牙槎。

接缝马牙槎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砌筑,一般墙体太长的时候,留马牙槎,方便后续施工。 结构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筑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保证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牙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符合规定:
墙体应砌成马牙搓,马牙槎凹凸尺寸不宜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过300mm,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对称砌筑;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
马牙槎(ma ya chá)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方法。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常用在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中,是指构造柱上凸出的部分。
马牙槎有大马牙槎和小马牙槎两种叫法。小马牙槎指砌墙时在留槎处每隔一匹砖伸出60mm,以备以后接槎时插入相应的砖。这种接槎属直槎,一般不宜使用,如果因特殊原因必须使用时,应在接槎处预留拉接钢筋。大马牙槎是用于抗震区设置构造柱时砖墙与构造柱相交处的砌筑方法,砌墙时在构造柱处每隔五匹砖伸出60mm,伸出的匹数也是五匹,同时也要按规定预留拉接钢筋。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第4个回答  2012-10-19
构造柱的马牙搓应该先退后进,每个马牙搓的高度不大于30厘米,并且上下皮需要错开砌筑最少三分之一的砖长以及最少15公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